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便被賜死,臨終遺言廣為流傳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詩》

白居易在《後宮詞》中所寫下的“可憐紅顏總薄命,最是無情帝王家。”可以說是深刻地道出了古代帝王家的孤寂悲涼。古代帝王間的政權爭奪可謂是殘酷,為了做那高高在上的天下第一人,在權力地位面前,甚至會不顧血脈親情,和睦在帝王家中有時顯得很奢侈。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很多朝代皆是如此,除了處理內訌還要抵禦外敵,可見坐在那高位之人揹負的東西之重。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便被賜死,臨終遺言廣為流傳

在帝王家,有的皇子生下來便成為了傀儡,有的從小就被教導要文武雙全,養精蓄銳只為一朝奪得天下,他們雖然身份高貴,有數不盡的榮華富貴,但是卻享受不到普通人的快樂。皇子間的爾虞我詐,互相殘害成為了家常便飯,本是同根生的親兄弟也要“煮豆燃萁”“相煎太急”。歷史上的劉駿之子便是如此,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便被賜死,而臨終遺言卻在民間廣為流傳。備受寵愛,成禍害之索

這位生在帝王家中的少年,10歲便被下詔賜死,他就是劉駿與其表妹殷淑儀之子劉子鸞。說起劉子鸞就不得不提他的父親劉駿。劉駿是南朝宋的第五位皇帝,靠著南征北戰贏得了民眾的愛戴,後太子劉劭殺父上位被他一舉拿下,奪取了皇位。上位期間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都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在其統治末期卻大肆濫用民力,過度削弱宗室力量,奢侈無度,一昧享樂終是引發了宗室內鬥,其統治地位岌岌可危。劉駿更是將表妹納入後宮,為避免口舌,將其改姓為殷,後冊封殷氏為淑儀,並生下一子劉子鸞。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便被賜死,臨終遺言廣為流傳

因為劉駿對殷淑儀十分寵愛,所以他對他們的兒子劉子鸞也是寵愛有加,五歲便被封為襄陽王,北中郎將。殷淑儀死後,劉駿甚為悲痛,追封其為貴妃,大量使用民力只為厚葬殷淑儀。對於他們的孩子劉子鸞,他更是愈發疼愛了,八歲便將其封為宰相。這樣的寵愛對於其他皇子來說是不公平的,尤其是這種寵愛已經威脅到了太子的地位。據歷史記載,劉駿一度想要廢除太子,將劉子鸞扶上位,但是此舉遭到了朝中各大臣的強烈反對,之後劉駿才得以作罷。只是這樣的舉動卻引發了太子的強烈不滿,這種不滿很快便牽連到了劉子鸞身上,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飲鴆而亡

公元464年,劉駿病死在宮中,天下從此易了主,太子上位,而劉子鸞也再沒了依靠。可憐他生在帝王家,小小年紀就得承受殘酷的現實,兄弟相殘的戲碼終是上演了。劉駿的寵愛成為了劉子鸞之死的導火索。太子上位以後,為除心患,所以快刀斬亂麻,將10歲的劉子鸞賜死。本來太子就不是什麼宅心仁厚之人,他生性便是冷酷無情,心胸狹窄,早年間受盡劉駿的冷眼,對劉子鸞的不滿更是強烈。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便被賜死,臨終遺言廣為流傳

太子劉子業生於公元449年,早年間成為了劉駿平叛劉劭被壓下的質子,其忍受的迫害也是可想而知了。當年平叛劉劭時,劉子業被宋文帝劉義隆扣下,受盡歧視迫害,險被害死,好在是最終劉駿成功了,他也化險為夷安全了。劉駿登基以後便立長子劉子業為太子,只是這少年時期受的迫害早已埋藏在他心尖,心理上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留下了陰影,所以生性殘暴陰暗。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便被賜死,臨終遺言廣為流傳

被封為太子之後,他也常常被劉駿斥責,與劉子鸞被寵愛有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其心變得更是偏激冷酷,暴戾無常。他對劉駿的不滿也逐步轉向對劉子鸞的不滿,所以劉駿死後,他便馬上除之而後快。就連劉子鸞的兄弟姐妹們也被連帶著一同賜死。

他5歲封王8歲拜相,10歲便被賜死,臨終遺言廣為流傳

結語

而劉子鸞深知自己難逃一死,所以臨死前倒也淡然,被賜下鴆酒時只說一句便是道盡了心酸——“願身不復生王家!”短短七字便可見其中淒涼,從一個十歲的帝王之子口中說出更顯心酸,真是映照了那句話最是無情帝王家,而這句臨終遺言也被世人所廣為流傳。

參考文獻:《後宮詞》

圖片源於網路,如若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