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皇帝”李憲為何會心甘情願的將皇位讓給唐玄宗李隆基?

李憲是唐睿宗的嫡長子,唐玄宗李隆基的長兄,先天優勢決定了他將來是最有資格成為皇帝的,睿宗二度登基後,將要確立皇位繼承人,身為嫡長子的李憲為何兩度辭讓太子呢?這其中是否有什麼隱情?

早年經歷

“讓皇帝”李憲為何會心甘情願的將皇位讓給唐玄宗李隆基?

(李憲影視劇照)

李憲原名李成器,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長子,早在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便被立為皇太子,當時他才六歲。高宗李治駕崩後,臨朝稱制的天后武則天便總攬朝政,大搞廢立,對兩個親兒子李旦、李顯稍不滿意就廢黜掉。

嗣聖元年(684年),武則天廢中宗李顯為廬陵王,改立李旦為皇帝,李憲在這一年被冊立為皇太子。李旦當皇帝的這幾年,大小事皆決於天后武則天,成了無權無勢的傀儡皇帝。天授元年(690年),在幾乎殺光李唐宗室的情況下,武則天終於不用再遮遮掩掩,很乾脆的就把兒子睿宗給廢了,把他降為皇嗣遷居東宮,自己登基當起了皇帝,尊號聖神皇帝,將國號改為大周(史稱武周)。

江山易主,王朝更迭,而顛覆大唐江山的竟然是自己的母后,不知道李顯李旦當時的心情作何感想。但現實擺在面前,不得不讓位的李旦也只能接受現實,雖然被降為皇嗣,太子李憲被降為皇孫,但此時他又如何能笑的起來,武則天可以為了權力慾望大開殺戒,卻也難保自己的儲君之位能坐的安穩,往後的日子,他將要面對武氏諸王以及酷吏的不停攻擊,其皇嗣生涯必定是無比艱難的。

李憲作為睿宗李旦的嫡長子,在睿宗被廢時,雖還是個懵懂的少年,但過早的面對宮廷鉅變,也令他的心智比其他皇子要成熟的多。特別是在父皇睿宗退為皇嗣後,屢次遭到以梁王武三思為首的武氏諸王和祖母武則天寵信的酷吏各種迫害,對自己的身心產生了很大的刺激,這也是他之後兩度辭讓太子的一個主要原因。

兄不及弟

“讓皇帝”李憲為何會心甘情願的將皇位讓給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畫像)

李憲與其弟李隆基,有他們性格上的差別,李憲為人溫文爾雅,恭謹自守,沒什麼政治野心,但李隆基,卻早早展現出了其非凡的政治才幹。

神龍元年(705年),以宰相張柬之為首的朝臣乘武則天病重,發動神龍政變,殺死了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兄弟,迫使她讓位於中宗,弱冠之年的李隆基目睹了這場政變。

中宗李顯經歷了兩廢兩立後,性格上變的過於敏感,對身邊的朝臣極其不信任,且過於俱內,朝政大權逐漸落到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之手。韋皇后這人,也是一個頗有野心的女人,她看著婆婆武則天一路爬升成為皇帝,心裡也是有了想法。面對懦弱無能的丈夫,韋皇后與女兒安樂公主,在景龍四年(710年)毒死了中宗,欲做第二個女皇。

不過,韋后的所作所為,早被一直靜觀其變的李隆基看在眼裡,他不動聲色的聯合姑姑太平公主和她的兒子薛崇簡、苑總監鍾紹京等人,密謀策劃,趕在韋后意圖臨朝稱制之前,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及其黨羽,包括安樂公主、上官婉兒、宗楚客、武延秀等韋后核心黨羽亦全部被誅殺。

“讓皇帝”李憲為何會心甘情願的將皇位讓給唐玄宗李隆基?

(試圖效仿武則天的韋后)

發動“唐隆政變”,是李隆基走向政治舞臺的首秀,而且足以讓朝野上下為之刮目相看。已經被貶為相王的李旦,正與長子李憲深居簡出,窩在王府裡足不出戶,得知自己這個爭氣的兒子絆倒了韋后一黨,為皇兄報了仇,相王李旦激動到抱著李隆基哭泣著說:“宗廟社稷的災禍是你平定的,神明與百姓也都仰賴你的力量了。”政變成功當日,相王李旦被迎入宮中(太子李重茂禪讓),復位為帝,臨淄王李隆基被改封為平王,兼殿中監,同中書門下三品、兼押左右萬騎,這一場政變的成功徹底把李隆基推到了政治前臺。

睿宗李旦在嗣君位子上飽受迫害,謹小慎微好幾年,壓根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重登皇位,當時他已經年逾五旬,在復位的當年,就不得不面對太子擇選之事。嫡長子李憲一直跟在自己身邊,陪自己吃了不少苦,按嫡長子繼承製度,宋王李憲自然是公認的唯一太子人選。但令朝野驚訝的是,在之後議立太子之事上,李憲竟然兩次辭讓太子之位,而且言詞懇切,堅決要讓賢與弟弟李隆基,李憲為什麼要這麼做?

兩讓太子

“讓皇帝”李憲為何會心甘情願的將皇位讓給唐玄宗李隆基?

(唐睿宗李旦劇照)

平王李隆基有討平韋氏之功,而宋王李憲又是嫡長子,因此睿宗當時對於太子人選的選擇還是頗為猶豫的。好在通達事理的李憲主動讓賢,很乾脆的辭讓皇位,並言詞懇切的說了一段話:

“儲副者,天下之公器,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若失其宜,海內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請。”

大意是立儲乃國家大事,太平時候以嫡長子為先,但是國難之時就應該歸功於有功之人。如果處理不當,就會讓海內失望,這不是國家吉祥事。臣今以死諫不要立我為太子。李憲言語之懇切,真乃謙謙君子,睿宗李旦雖覺得虧欠長子,但最後還是準了他所請。

雖然宋王李憲辭讓太子,但李隆基照例還不能就此接受太子之位,而是上表固辭,為了表達自己誠意讓出太子之位,李憲又上表睿宗,請求儘早正太子之位。由此,睿宗下詔,叫李隆基勿推辭,儲位由此確定。原本可以輕鬆繼任皇帝的宋王李憲,終於還是選擇了讓賢於弟。

李憲兩讓太子,被傳為是一段千古佳話,在殘酷的宮廷鬥爭中,極少出現讓位的例子,在整個唐朝,李憲都屬於個例。那麼,面對唾手可得的皇位,李憲為什麼會甘心讓出儲位呢?

讓位原因

“讓皇帝”李憲為何會心甘情願的將皇位讓給唐玄宗李隆基?

(李憲劇照)

李憲的大度讓位,讓後世為之稱頌,因為李隆基的執政能力和人格魅力確實要比李憲強太多,但是在封建社會,嫡長子繼承製一直是不成文的定律,李憲如果固持不讓,其實睿宗皇帝也未必會舍嫡長子而立李隆基。那麼李憲為什麼會甘心讓出太子之位,個人以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厭倦皇權之爭

前面提到過,李憲早在四歲的時候就被立為皇太子,那是他離皇位最近的時候。但是很快的,祖母武則天無情的廢黜了父皇睿宗的皇位,自己從皇太子降為皇孫,與父皇在孤立無援下,成為了武氏集團打擊迫害的物件。皇權之爭充滿血腥殺戮,年紀漸長的李憲,面對身邊李唐宗室慘遭迫害,過早的面對了殘酷的權力鬥爭,由此在心裡厭倦了對皇權的爭奪。

2:勢單力薄

可以說,李憲就是一張白紙,沒有什麼自己的個人勢力集團。相反的,李隆基在剿滅韋后一黨後,勢力大漲,身邊聚集了姚崇、宋璟等心腹大臣。“唐隆政變”對於李隆基來說,是登向權力之巔的一條捷徑,好在,李隆基拉攏了彼時還保持一定實力的姑姑太平公主,終於絆倒了韋后一黨,使唐王朝“日月幽而復明”。

面對聲望和能力都高於自己的弟弟李隆基,李憲審時度勢,慷慨讓位,也不失為是明哲保身的明智之舉,確實,在自身勢單力薄的情況下,李憲的讓位讓他在皇位過渡的過程中免於禍及自身,此後深得玄宗信任,平安的活到六十三歲。

3:睿宗的壓力

這個就是顯而易見的事了,睿宗李旦依靠李隆重發動唐隆政變而成功復辟,他也不得不對這個能幹的兒子“投桃報李”。儘管從宗法角度上來看,“嫡長子繼承製”是不可改變的。但是,武則天可以廢長立幼,先後把李顯和李旦立為皇帝,就說明凡事都有特例。

李旦在立儲大事上猶豫不決,這正給了李憲暗示,從宗法角度來看,李憲是唯一的儲君人選,但是從國家貢獻角度來看,李隆基比李憲更有資格當皇帝。李憲在父皇的猶豫不決中,很可能嗅出了睿宗的真正意思,那就是希望李憲主動讓賢。後來發生的事情果然是驗證了他的判斷,李憲首次推辭,睿宗未多做挽留即準其所請,二次謙讓,睿宗給李隆基所下詔書,更是意思明顯,“從天人之願,立隆基為儲君”。可見,睿宗早就屬意李隆基為太子。

手足情深

“讓皇帝”李憲為何會心甘情願的將皇位讓給唐玄宗李隆基?

(影視劇照,李隆基與李憲)

李憲這人天性豁達,能屈能伸,而且他好像並沒有什麼政治野心。在讓出太子之位後,李隆基對這位長兄的褒封幾乎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李隆基一繼位,就立馬封長兄李憲為司空,不久又晉位為太尉,兼領揚州大都督之職,在原實封戶的基礎上加封一千戶。同年,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太尉和揚州大都督之職並停。開元四年(716年),封為寧王,此後便長居長安。

自古以來,同室操戈的人倫慘案比比皆是,遠的不說,近的如李隆基祖父李世民,不正是踩著兄弟的屍體上位的。但是李隆基本人,卻對自家兄弟相當厚愛,什麼叫“兄友弟恭”,什麼叫“手足情深”,這在李隆基與長兄李憲兩人身上可謂是表現的淋漓盡致。

李隆基之所以對長兄李憲這麼放心,是因為他這個大哥真的就是一個沒有什麼野心的王爺,李憲為人恭謙小心,從不幹議時政,也不與人交結,這是他此前經歷幾次險惡的政治鬥爭後所導致的心理變化。遠離政治,才是明哲保身的明智之舉,不僅李憲,包括申王李捴、岐王李範、薛王李業在內的幾個兄弟,都一直對國政諱莫如深,他們安心做王爺,而李隆基,自然心裡歡喜,欲加厚待這幾位兄弟。

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冬,寧王李憲病逝於長安私邸,享年六十三歲,玄宗得知死訊,嚎啕痛苦,左右莫不掩面涕淚。為了感激長兄的讓賢之舉,玄宗於次日下詔,以長兄李憲之高尚品德,追諡其為讓皇帝。諡號為讓,葬於惠陵。李憲的一生,雖屬平淡無奇,但因為有玄宗這樣一個好弟弟,仍然算是過的極為幸福自在,這真的應了一句話,“有失必有得”,得失之間,就得靠自己怎麼去衡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