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深夜批奏摺,侍女心細送來熱粥,朱元璋:粥放下,將她斬了

“來人!拉出去仗斃!”

這應該是1368年之後的某一個夜晚,宮女的心思已經無處考究,只知道當時她用金盤託著一碗白粥,白粥還散著熱氣,聞起來非常可口,然後推開了乾清宮的大門,又蓮步輕移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面前,將那碗粥放下了。

朱元璋深夜批奏摺,侍女心細送來熱粥,朱元璋:粥放下,將她斬了

因為已是深夜,她不欲多言,輕輕放下手中的碗準備離去,卻不料朱元璋喝了口粥後,一瞬之間勃然大怒,大呼“來人!拉出去仗斃!”,叫來侍衛直接將她斬首了,她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就身首異處。而明太祖朱元璋突然為何大怒?又為何非得處死一個宮女不可?

朱元璋出生於公元1328年,1352年跟隨紅巾軍起義,那時候他的身份是什麼?是無父無母的孤兒,是流離失所的乞兒,更是一個雲遊四方的小乞丐,同時還是給人放牛兜裡沒錢的小農民,後人多讚歎他從一個底層百姓變成了天下之主,是厲害是聰明,但他自己卻很不待見自己的出身。

朱元璋深夜批奏摺,侍女心細送來熱粥,朱元璋:粥放下,將她斬了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明朝大興的文字獄,當時很多人因為詩文或者表箋有“光”“禿”“僧”“則”而被殺,前面三個字是因為與他出身直接相關,一個“則”卻完全是因為當時很多人喜歡說紅巾軍為“紅賊”,而則與賊似乎聽起來差不多。這些看似和他殺宮女沒關係,卻其實都是害他犯了“自卑”心思的表現。

他一個堂堂的帝王,何須一個宮女憐憫他夜半三更還在批奏摺,還特意送碗粥來告訴他?就像有的老闆允許你誇他勤勉,卻不允許你說“我們老闆真可憐”。這兩句想表達的意思差不多,但後一句就會讓人不舒服,而朱元璋最討厭這種帶有憐憫之意,會讓他感到自卑的不舒服。

朱元璋深夜批奏摺,侍女心細送來熱粥,朱元璋:粥放下,將她斬了

又公元1373年吳琳原本是皇帝身邊的起居注,後來被升為兵部尚書,再為吏部尚書,但沒過多久他就突然選擇了辭官,朱元璋表面上同意了,暗地裡卻派人偷偷去他的家鄉跟蹤觀察他,那天使者到了他家門口,卻只見到了一個小農夫,正在拾掇手裡的嫩秧苗,看來是打算下地。使者就問他:“吳尚書住這嗎?”結果這位農夫放下了手裡的秧苗站起來行了個禮,說他就是吳琳。

然後使者快馬加鞭回京告訴了朱元璋這一切,朱元璋就此放下心,相信了吳琳的人品,並還大加讚揚他。可見朱元璋是很多疑的人,多疑到一個沒有貪汙證據的官員,還要派人去盯著。他的多疑還總是建立在空想的基礎上,先假定了一個事實——宮女一定有所圖謀的事實,因為並不是他主動要粥,所以得殺之絕後患。

朱元璋深夜批奏摺,侍女心細送來熱粥,朱元璋:粥放下,將她斬了

公元1385年朱元璋頒佈了《大誥》開始在全國推行反腐,他的反腐非常嚴厲,僅僅是貪60兩銀子就要被死刑,還在午門外設立“登聞鼓”,鼓勵全國百姓自己抓貪官,賦予他們直接綁走貪官的權力,所以常常能在明朝看到這樣的情況:一堆人衣衫襤褸,一看就是窮人的人,壓著一堆穿著官服的官員,慢慢吞吞行走在去往京城的路上。

朱元璋才不管什麼“水至清則無魚”之類的言論,因為他的父母就是被貪官盤剝致死,所以對此深惡痛絕,反腐對於百姓而言,本來就是一件大好事,但因為朱元璋節儉,明朝官員俸祿太少,反正怎麼樣都是死,很多官員就想著乾脆大貪一筆,貪完後就辭官,所以貪官汙吏還是層出不窮,成為了朱元璋最頭疼的事情。

朱元璋深夜批奏摺,侍女心細送來熱粥,朱元璋:粥放下,將她斬了

一個不認識的宮女為何能避過把守的侍衛,無聲無息將一碗粥放到他面前?是侍衛沒有盡忠職守?是原本的宮婢有心攛掇?那侍衛又為什麼沒有盡忠職守?那原本的宮婢又為什麼攛掇?朱元璋很難不想到是宮女給了他們“好處”,雙方是存在一個不正常的合作關係,同時基於多疑本性,又加之貪汙屢禁不止,朱元璋自然是要殺她的。

但宮女原本有沒有別的心思是不確定了,雖然看來還是很無辜,只能說帝王心思實在難測,尤其是這個身份複雜的朱元璋,就更是“伴君如伴虎”,“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句話本就在他身上展示得淋漓盡致,殺一個宮女好像都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