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殺死了她的原配和親生兒子,為何還敢讓她進宮為妃?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當時的秦王李世民協同自己的部下,發動了唐朝歷史上第一次宮廷政變。這次宮廷政變,秦王李世民獲大獲全勝。當朝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均被李世民殺死。而李世民透過逼迫自己的父親,在幾天以後獲得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皇位。

李世民殺死了她的原配和親生兒子,為何還敢讓她進宮為妃?

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對李建成與李元吉的直系男性後代全部殺掉,但對於兩者府上的女眷和臣子,他卻進行了區別化的對待。比如以直諫聞名的魏徵,就是原太子府的屬官,而李元吉的王妃楊氏也被李世民納入宮中。

李世民殺死了她的原配和親生兒子,為何還敢讓她進宮為妃?

按照正常人的思維,李世民殺了楊氏的原配李元吉,那麼楊氏作為一個危險因素,是斷不可留在九五之尊的李世民旁邊。但為何李世民仍然不按常理出牌,堅持要那楊氏為妃?其原因恐怕除了楊氏根本沒有什麼可以利用的力量終於報仇,可能還與李元吉性格乖張暴戾,還有李世民那強大無比的佔有慾有關。

楊氏女親屬為前朝重臣,在唐朝已無太大能量

在明面上看,身為齊王妃的楊氏,理論上其母族的能量應該不小。畢竟隋朝觀德王楊雄(隋文帝族子)的侄孫女,唐初宰相楊恭仁、楊師道兄弟的從侄女等稱呼,讓楊氏在出生之時,就和隋朝王室關係相對親近。

李世民殺死了她的原配和親生兒子,為何還敢讓她進宮為妃?

但這些顯赫的關係,也僅限於在隋朝。在大唐建立以後,李氏皇族對於隋朝皇族宗室的態度是既利用也提防。所以,對於曾經的齊王妃的家庭背景,必然是經歷過全面的考察確認對於大唐通知沒有威脅以後,才會被嫁給李元吉。

所以就算楊氏想給李元吉報仇,也無法利用其母族的力量,去幫助她完成復仇的目標。

李元吉和楊氏的關係,不一定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牢靠

在很多史料上記載李元吉性格乖張暴戾,對人恩賞不明。根據《新唐書·卷七十九·列傳第四·高祖諸子》 和《舊唐書·卷六十四·列傳第十四·高祖二十二子》的記載,李元吉在各個階段都會做出荒唐之事,尤其是《新唐書》對李元吉的評價是:猜鷙好兵,居邊久,益驕侈。

李世民殺死了她的原配和親生兒子,為何還敢讓她進宮為妃?

如此怪異的性格以及誇張的做法,很難想像楊氏和他的夫妻關係是以怎樣的一種狀態存續下去。但是在玄武門之變之後,李世民殺死了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其中就有李元吉和楊氏的親生兒子。如若楊氏真的在乎和李元吉的感情,斷不會後來為李世民生下曹王李明苟且餘生。

李世民強大的佔有慾,對貌美的弟媳志在必得

李世民其人性格闊達奔放,不管對於良將、領土還是美人只要是能想到方法弄到手的,肯定要搞到手裡。比如對於高句麗的滅國之戰,臨死之前還是念念不忘。也就是說,李世民是一個執念很深的人。

楊氏貌美,絕非虛言。楊氏和李元吉的婚姻雖然有政治的因素夾雜在內,但若是楊氏相貌不佳,以李元吉的個性必然要將其休出門外。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必然是見過楊氏,可能也知道楊氏在弟弟的府中過得並不如意。在清理了李元吉的直系男性後代以後,面對貌美的楊氏,李世民的博愛胸懷展露無遺。

李世民殺死了她的原配和親生兒子,為何還敢讓她進宮為妃?

在貞觀前期,李世民忙於處理各種內政外交問題,加上長孫皇后尚在,李世民沒有心思,也暫時沒有時機與楊氏發展關係。到貞觀後期,長孫皇后病逝以後,李世民奔放的內心獲得瞭解放的機會,在此期間,楊氏得以受到李世民的寵幸,但她的結局也僅限於此。萬幸沒有獲得陪葬昭陵的機會,但仍然把她和李世民的孩子曹王李明過繼給李元吉,這種做法就有點羞辱的意味了。

結語:在玄武門之變這樣殘酷的宮廷內鬥當中,李建成和李元吉這對輸家,不僅丟掉了自己的性命,也讓自己的妻妾兒女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摧殘。好在李世民並沒有對他們趕盡殺絕,妻妾女兒仍然得以存活於世。雖然楊氏在這群人當中,算是非常幸運的一個,但他仍然擺脫不了,作為九五之尊的李世民對待楊氏結局那孩童般的戲耍。

李世民殺死了她的原配和親生兒子,為何還敢讓她進宮為妃?

李世民最後確實佔有了楊氏,也讓楊氏為自己生的孩子。他並不怕楊氏對自己做出什麼不利的行為,因為楊氏沒有什麼動機和能力,可以對李世民做出不利的舉動。更因為他有絕對的自信,可以靠自己征服眼前這個貌美的女人,自己曾經的弟媳。

而李世民的這份自信,也帶領著大唐漸漸成為東亞地區最強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