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編者按:

長白山森林的砍伐始於明代。史料記載,公元1400年,為了建造鄭和下西洋時所需要的船隻,船工們曾在鴨綠江流域採伐過優質紅松木,運往沿海各造船廠。1409年,明成祖朱棣為了征討漠北元朝殘餘勢力,把吉林作為遼東都司與黑龍江奴爾幹都司之間的軍隊和糧草轉運站,在吉林建立造船基地,也在松花江流域砍伐林木作為造船原材料。與此同時,林區文化也是源遠流長。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臨江位於長白山腹地,鴨綠江中上游,是長白山木把文化的發祥地,2013年木把文化已被列入白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木把文化”產生於民間,在長白山林區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木把們在長期從事木材生產過程中,積累了一些豐富經驗,在木材生產的伐木、打枝、集材、造材、歸楞、裝車、運材、貯木等流程中,都有獨到的做法。過去交通不便,大山裡的木材運出山外實屬不易。木把們冬季伐木,將所伐木材集入溝底,春季冰雪消融時,用木板將溪水擋住,使集聚在溝裡的木材漂浮在溪水當中,當蓄水量達到一定程度時,突然把水放掉,使木材順水頭而下,放到山外,木把們給他起了一個形象的名字——“趕羊”。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長白山一帶伐木放排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末期。1902年建縣時,臨江縣4萬多人口中,大多數從事木材行業或從事木材產業相關的工作,鴨綠江上曾有過“日過千帆,排過百張”的繁忙景象。清朝末年,以孫良為代表的關內農民,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踏入長白山茫茫林海中,成為近代第一批木把人。他們以林海為家,天當房,地當床,吃山菜、野果和極少的糧食,過著飢寒交迫的日子。那時,在林區流行著這樣一首歌謠:

好他爹,日他娘,啥人留下這一行。五月六月在水裡,十冬臘月在山上。好他爹,日他娘,千萬別幹這一行。親孃老婆難見面,孤苦伶仃在山上。好他爹,日他娘,戧子裡面拔拔涼。深山老林是俺家,天當被來地當床。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木把”一詞原指木材把頭。木把是對在森林中從事採伐和流送(放排)作業勞動者的統稱。林區工人都自稱是木把,久而久之“木把”已成為林業工人的代名詞。從事木材採伐、流送行業的往往是一些人結成幫夥,形成排群往漲放排工人在鴨綠江放木排下漂流。負責採伐的稱“木把”,負責放排的叫“木相”。木把和木幫們的工作也稱作山場子和水場子。山場子活都在冬季大雪封山時進行,木把們每年農曆九月末十月初進山,到來年的農曆三月結束出山,這段時間是森林採伐的黃金季節。木把們一冬天都在伐木,大樹伐完運下山,山場子活就結束了。山場子活結束叫“掐套”,掐套儀式要買紅紙、鞭炮、豬頭再去祭奠山神爺老把頭,到廟前擺供上香。掐套一結束,水場子活就開始了。水場子活首先要穿排,從排頭開始最寬處8米左右,全長在65米左右。穿完後就開始了漫長的放排時間。放排的總大把頭為“頭棹”,頭棹又叫“老卯子”,是放排過程中說了算的頭號人物。“頭棹”要對山水之中的各種幫規習俗瞭如指掌,特別是江風、水勢、天氣、鳥獸、地俗、人情等都要有足夠的瞭解。俗話說:“頭棹忙,二棹穩,幫棹尾棹要拿準。”就是指排上人員的分工和職責規範。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木材的採伐和流送是同殘酷的大自然進行殊死搏鬥的過程。木把們大多是山東一帶闖關東來東北謀生幹這玩命活的 漲採伐作業農民。他們背井離鄉,為生計所迫,來當牛馬不如的木把,生活艱苦、病困潦倒,木把流行著“木把苦,木把累,木把受盡牛馬罪,吊死鬼砸頭沒人管,大山深處把狼喂”。放木排是很苦的,春天春寒料峭、夏天蚊蟲叮咬、秋天秋風寒涼、冬天江水刺骨。從臨江到丹東放一趟排來回要走兩個來月,出發前帶上兩個月的乾糧。上游放小木排,每排40至60立方米,兩三個人就可以放,中漲拉木頭用的牛爬犁遊合併成大木排,每張大木排有200多立方米,排上10多個人。排頭排尾插著彩旗,中間立著伐木公司的旗子。排夫們在排上紮起的花棚子裡燒火做飯,吃著大煎餅、苞米餅子,喝著高麗大醬燉的魚湯。那時鴨綠江魚特別多,一網下去十斤八斤的江鯉魚就能打上來,吃不完的江魚就曬成幹帶回來冬天再吃。吃飽喝足,脫光衣服赤條條地跳入江中洗個浪裡白條痛快澡,上排後有的也不穿衣服,被稱為光腚排夫,渾身曬成古銅色,立在排頭紋絲不動,像雕塑一樣,喊著放木排的勞動號子:“吆喝嘿,浪裡滾吆,江中穿吆喝,把好柁棒,猛扳棹吆,激流暗礁,快蹬杆吆,俺是大山神吆,上山風雪打虎狼,下山跳江鬥龍蛟,闖過一關又一關,放眼一馬海平川,吆喝嘿吆喝嘿!”真是苦中有樂。山場子的嚴冬很難熬,水場子的活兒更是置身於風口浪尖。從鴨綠江源頭到丹東過去有九九八十一個險灘哨口,比如門檻哨、大閻王鼻子、小閻王石、秩歌汀、王八背、關門砬子、滿天星、老道洞、奶頭礁、老牛槽、馬面溝、龍王廟、鬼見愁等多道險關、急流、漩渦、險灘。弄不好木排“起垛”,就會葬身江底。有一首《放排苦》的歌謠真實地反映了木幫們的放排生活:

雨打木排起白煙,望不到後啊看不見前,前呼後應聲聲傳頭往右啊尾向左偏,小心順拐撞著山岸上野獸叫聲慘吶,鬼哭狼嚎心膽寒!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長期以來,臨江林區活躍著一批木材把頭。這些木把們在鴨綠江流域長期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的實踐活動中,逐步總結提煉並形成了具有鮮明行業特色和地域特點的木把文化。木把和木把文化,是以長白山為中心的長白山腹地和鴨綠江中上游地區的獨有稱謂和特色文化,是長白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臨江因地處長白山腹地和鴨綠江上游水陸交通要衝(道),是長白山木把文化的發祥地。

木把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長白山林區的“木把節”,也稱老把頭節或山神節,它產生於民間,在長白山林區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每年農曆三月十六日,是木把們祭祀山神爺老把頭的日子,也是木把們最隆重的節日,是木把們一年中的狂歡節,它與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相提並論。1934年出版的《臨江縣誌》記載,“每年三月十六日家家治席焚香設奠”,過木把節,紀念山神爺老把頭。

“木把節”是長白山林區特有的、重大的民間節日,這是長白山林區其他行業不可企及的,也是全國乃至世界所不多見的。“木把節”作為特有的一個行業節日,足以說明它已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體系,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巨大的開發價值。

“木把節”是為紀念採參伐木人的“祖師神老把頭”而設。據伐木工人世代相傳,老把頭為山東萊陽人孫良。孫良於清同治年間獨闖關東,冒險入林謀生,為後人開闢了生路。《臨江縣誌》記有孫良的一首自述詩:“家住萊陽本姓孫,翻江過海來挖參。三天吃個蜊蜊蛄,教我傷心不傷心!嗣後有人來找我,順著古河往上尋。入山再有迷路者,我當作為引路人。”因木把們多為生活所迫而闖關東的山東移民,與孫良有著相同的※長白山木把 經歷和遭遇,所以孫良被木把們視為放山英雄,不但敬仰和緬懷他,而且還將他視為勇敢和善良的神靈進行崇拜。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木把節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孫良餓死的祭日,二說孫良死後被發現的日子。雖歷史久遠無從考證,但都與孫良其人有關。每當木把節來臨之時,木把們都要停止山林作業,用最隆重的儀式祭奠山神爺老把頭。在祭祀活動前,木把們往往要尋找一個向陽的山坡,再挑選一棵參天的古樹,用4塊一米長、半米寬的木板或四塊石板搭成一座小廟,名曰“老爺廟”或“山神廟”。然後殺豬備酒與各種野果作為祭品,同時,在祭品前插上三根艾蒿草象徵香火,艾草旁還要擺放一棵“六品葉”(即大棒槌),最後再插上一根2米長的索撥棍。一切準備完畢後,木把們恭敬地焚香祭拜並虔誠地齊聲禱告:“山神爺老把頭,今天我們來供奉你。”然後是念誦祭文,請求山神爺老把頭保佑木把們平安順利、人財兩旺。據《臨江縣誌》記載:祭祀儀式“雖疊石為廟,以草莖代香,木葉為紙,老把頭亦必領受”。

木把舞 “木把舞”主要流傳在長白山林區一帶,是解放前伐木工人表演的一種獨特舞蹈,當時人們將從事採伐和放排的伐木工人視為“木把”,所以,舞蹈也被稱為木把舞。

木把節祭祀儀式後,神秘、肅穆的祭拜場地瞬間變成了享用貢品的野餐場所。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是木把們性格的體現。異常興奮的木把們經過幾杯烈酒的刺激,抑制不住亢奮的情緒。他們說笑著相互撞擊著酒碗,開心地敲打著身邊一切可以作響的器物,盡情地宣洩著在深山密林中憋於心中的寂寞、伐木的勞累和生活的磨難。興奮之餘,他們拍手擊掌,呼叫吶喊,齊聲高唱《木把神歌》。激發著人們的情緒,粗獷豪放的歌聲此起彼伏,牽動著人們的慾望,在空曠的山野中迴盪。木把舞的道具主要是木權。木杈是用帶有三個等距枝丫的一根較粗的樹枝經過消磨、摳琢、修刻而成。三個枝丫下端的主幹修刻、摳磨出三個疊放的木環,為了防止木環掉下 來,主幹上細下粗,上下抖動木杈時,木環能發出啪、啪的響聲。木把們圍成一個圓圈,中間是表演的舞臺,群情激昂縱情地跳起“木把舞”。舞者們身穿白布汗衫或赤裸上身,手持木權從四面八方高喊著衝向場地中央。舞蹈的內容表現了木把人“採伐”和“流伐”的勞動場景。舞蹈的風格突出表現了木把人的精神氣質,完全是伐木和放排動作的藝術再現,反映了木把們沉穩剛健、純樸豪爽和虔誠憋厚的性格特點。舞韶沒有音樂伴奏,表演者手持木權,模仿著流代的動作,象徵著木把們翻江鬥浪、勇往直前的精神氣概。頗具長白山風俗特色的祭奠儀式,充分體現了木把們虔誠、質樸的性格特徵。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木杈是放排時的“木棹”在舞蹈中的重現,是舞蹈表演的主要道具,也是形成舞蹈風格特色的重要因素。由於木權是舞蹈表演的核心,所以,舞蹈的動作基本是為表現木權而舞。動作的韻律以“開”“顫”為明顯特徵。大起大落的起伏動作是舞蹈時所遵循的“法兒”,要求表演者上身端直,富有剛勁,四肢舒展,起落明顯,好似衝破浪尖,穿過浪谷的木排激流勇進。這種動律是木把們流伐時身體動態的真實寫照,也是形成木把舞風格的主要動作特徵。舞蹈的基本步伐比較簡單,一般以“顫步”“十字步”“橫跨步”“跳轉步”為主。無論進與退,都要有較大的顫動,以突出波浪起伏的狀態,充分體現木把們不畏艱險,乘風破浪的豪邁氣概。隨著步伐的不斷變化,木杈也在表演者的周身上下翻滾舞動。手、臂、腿、腳、腹、背、肩、頭等身體各部位都是舞杈表演的動力。飛舞的木權頗像雜技藝術中的“耍權”表演,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加之木杈擊打的啪、啪聲和周圍觀眾(圍觀的木把們)的伴唱聲和呼喊聲,更增加了木把舞的活躍氣氛,將木把舞表演推向高潮。此時,根據表演者各自的特長,場上不斷出現騰空跳躍、拿頂倒立、翻筋斗等技巧動作,使這一多姿多型的民間舞蹈更加豐富多彩。

木把號子“木把號子”是木把文化的又一大特色。過去到林區讓人最難忘的是“木把號子”。“木把號子”遍佈林區木材生產的每一個流程。譬如:伐木號子、喊山號子、抬木號子等等。“木把號子”隨意、貼切、幽默、逗人,往往是即時即景現編,把工作現場的環境、人物編進號子裡,讓周邊的人忍俊不禁。“木把號子”是木把們創造的號令,木把們的一切行動和指令都蘊藏在“木把號子”裡。“木把號子”響起,木把們步調一致,既省力也安全。如今在林區購買的每一根木材都“打錘”(用鐵錘給木材打上號),以此來標記是哪位檢尺員檢的尺。其實,這最早出於木把們的“義”字。過去木材把頭對木把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至關重要。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木把文化”是由從事木材生產的林業工人創造的,它來自於木把們的勞動實踐。同時,它又在木把中間傳播、流行、應用。應該說,木把既是“木把文化”的創造者,也是“木把文化”的傳承者,更是“木把文化”的受益者。因此,“木把文化”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鴨綠江流域,木把在長期的木材生產實踐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木把文化”,它承載著木把們的歡樂、幸福,也承載著木把們的悲傷、痛苦。木把們有共同的語言,這些語言浸滿了他們真實情感;木把們有相通的知識,這些知識沉澱了他們血淚教訓。

木把們的生活苦也好、樂也好,都已成為過去。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時代的前進、科技的進步和交通事業的發展,林業工人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原始的手工冬採季節性作業已發展到現在的機械化常年流水作業,採伐工具由傳統的大肚子鋸、彎把子鋸發展到現在的油鋸作業,木材運輸由過去的編排流放、森鐵運輸發展到現在的公路運輸,到上個世紀末,鴨綠江放排職業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如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仍在利用鴨綠江進行木排流放,放排這一古老的景觀仍可在鴨綠江邊看到。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景秀嶺上  楓紅古今」

時間:6:00-15:00開放|全天

地點:嶺上楓林景區

嘉賓:敬請期待

路線:花山鎮加油站對面根據路牌直行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海拔1000米的嶺上山嶺,適於一切詩意事件的發生

遠山,晴空,樹木

還有許多溫暖動人的面孔

我們抵達嶺上,鄭重,欣喜,滿心期待

嶺上楓林 | 長白山木把文化

THE END

編輯:RAY | 視覺:嶺上楓林

供圖:臨江市攝影協會會員

©本文版權歸“嶺上楓林”所有,如欲轉載請聯絡授權

部分內容摘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