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嗎?史書竟然記載諸葛亮是外星人

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62)

主筆:閒樂生

公元234年八月,諸葛亮終於走到了他人生的最後時刻。算起來,蜀漢大軍在這片五丈原上已駐紮了三個多月,曹魏統帥司馬懿堅守不出,諸葛亮也拿他沒辦法,而他的身體這時又突然出了大問題。這一則可能是司馬懿說的“食少事煩”,二則大概時至中秋,地勢高聳的五丈原秋涼四起,諸葛亮一不小心受了風寒,這也是有可能的。雖然諸葛亮勉力支撐,每天都在秋風瑟瑟中坐著小車巡查各營,將蒼老的身體挺得筆直,以穩定軍心,但這反而讓他的生命流失得更快,等到他病倒在床,發現自己時日無多,已經晚了。

你敢信嗎?史書竟然記載諸葛亮是外星人

事已至此,諸葛亮只好緊急安排退軍事宜,雖然,他心中有太多的不甘;雖然,五丈原到長安只有一百三十公里,放到現在坐高鐵還不用一個小時,但諸葛亮卻走了一輩子,直到人生的最後時刻,仍然遙不可及。

人生就是如此無奈,誰也不能永遠打敗你,除了,時間。

其實五丈原原本不叫五丈原,它本名破陀坡,四百年前秦二世曾西行至此,時值夏末秋初,悶熱難耐,便命人取武功水(今石頭河)河水沖涼;當時河水被曬得熱乎乎的,雖沖澡而悶熱不減,秦二世只好起駕上原,覺秋風習習,全身涼爽,接著更颳起一陣旋風,風高五丈,有人說:塵柱通天,吉祥之兆也,秦二世大喜,便將此地改名為“五丈原”。

事實證明,這並不是什麼吉兆。四百年前的秋風,颳走了大秦的江山;四百年後的秋風,難道又要颳走諸葛亮興復大漢的最後希望嗎?

一種不確定的危機感,開始無時無刻噬咬著諸葛亮的靈魂,於是,在臨走之前,諸葛亮費盡最後的心血,日夜沉思,希望能做出妥善的部署,能在他死後繼續守護大漢,保住大漢的未來。

你敢信嗎?史書竟然記載諸葛亮是外星人

可諸葛亮最終發現,這太難了!這些年來蜀漢北伐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並未傷到曹魏筋骨。而蜀漢雖頗有相才,但軍事統帥人才匱乏,諸葛亮掰著指頭數了一遍,卻悲哀地發現,群臣之中,竟然一個能代替自己主持北伐的沒有。

先說文臣,這是蜀漢的強項。自諸葛亮拜相以來,經多年辛苦培養下,蜀漢已出現多位優秀的理政人才。據《華陽國志》:“時蜀人以諸葛亮、蔣琬、費禕及允為四相,一號四英也。”四英相中,丞相諸葛亮統管全域性,並主理北伐事務,留府長史蔣琬統後方政務,足兵足食;侍中董允主宮中之事,秉心公亮,乃匡主之良臣;至於費禕,入則為侍中,出則為司馬,調和文武,又辦外交,頻繁至吳,奉使稱旨。其餘鄧芝、陳震、何祗、董恢,也都是諸葛亮精心培養的幹才。另外還有個長史楊儀,雖然性情狷狹,卻是諸葛亮北伐的好助手,《三國志》說他“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所以即便品性有問題諸葛亮也照用不誤。

你敢信嗎?史書竟然記載諸葛亮是外星人

只可惜,這些個文臣,在軍事謀略方面實在沒有天分,在政治信念上也不夠堅定。比如蔣琬,在政治上算是相當出色了,卻在軍事上相當天真。後來竟然多作舟船,想乘水東下,沿漢水攻擊東三郡。他也不想想,這方法要是有用,諸葛亮劉備早就用了,還能等到他異想天開?事實上,漢水上游的水量相當堪憂,順流而下尚可,逆流而上就非常困難,萬一戰事不利,連退都退不回去。而費禕更是相當有自知之明,甚至表示:“吾等不如丞相亦已遠矣;丞相猶不能定中夏,況吾等乎!”楊儀則在後來政治失意後,竟然說當初還不如舉兵投降曹魏;可以說,自獻帝以來,一直勉力支撐漢室天命的,除了劉備關羽,就只有諸葛亮矢志北伐的孤絕身姿。諸葛亮走了,大家的心氣也就丟了大半。

至於武將們,諸葛亮也不敢指望。左將軍吳懿,只是論資排輩的皇親國戚,難當大任;討寇將軍王平,治軍嚴,經驗足,卻沒有文化,難以服眾;護軍姜維,文武雙全,前途無量,可惜此時才三十出頭,稍嫌太嫩;徵西大將軍魏延,能力強,資歷深,卻又跟文臣們處不好關係,且戰略激進,失之太急。總之,數來數去,一個都沒法接過諸葛亮的北伐事業,為今之計,沒有辦法,只能退兵,且待後來人吧。

於是,諸葛亮將前鋒魏延、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都叫到了病床前,吩咐說:”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總之近年內就不要北伐了,先休養生息一段時間,等年輕人都成長起來再討賊吧!別看司馬懿挺厲害, 但此人就是曹魏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咱們還是有機會的!

接著,諸葛亮又令魏延暫攝軍事,主持斷後事宜,姜維次之(注1)。另外,諸葛亮對後主劉禪派來的特使、尚書僕射李福也交代了身後的一些國家大計。完了李福就準備回去向後主報告,剛走數日,忽然想起還有重要的事兒沒有問(注2),趕緊快馬奔回。諸葛亮此時已病得相當重,但面容仍然雲淡風輕,彷彿明月下清風徐來的山河,而他也似乎早知道李福會回來,且知道他是來問自己接班人人選的,於是開口就說道:“君所問者,公琰(蔣琬)也。”

其實,諸葛亮對這麼重要的事兒早有安排了,出征前他就曾密表後主說:“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但是李福此來,顯然是對蜀漢前途憂心,所以想要知道得更多:”乞復請,蔣琬之後,誰可任者?“

你敢信嗎?史書竟然記載諸葛亮是外星人

諸葛亮回答:”文偉(費禕)可以繼之。“這個答案也不出人意料。當年諸葛亮南征凱旋,眾官於數十里外迎接,年齡地位多高於費禕。而諸葛亮只把費禕叫上車與之同乘,眾官莫不羨慕嫉妒恨,可見諸葛亮對其早有厚望。

但李福仍不罷休,又問,那費禕以後呢?這下諸葛亮沒法回答了,費禕比他要小上二十歲,他不是神仙,再能也預測不了二十年之後的事兒,費禕的接班人,就到時讓他和皇帝自己選吧。另外,諸葛亮又遺命眾人,一定要將他葬在漢中的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即可,並斂以時服,無須陪葬器物,只要有漢山漢水淡泊寧靜的陪伴著他就足夠了。正所謂“水咽波聲,一江天漢英雄淚;山無樵採,十里定軍草木香。”漢中是他燃燒生命的北伐基地,也是天漢興起的發源地。漢中的山山水水啊,那水汽氤氳的山坡,那充滿傳奇的土地,那洶湧著壯闊的河流,那渴望著黎明的山澗,那春天裡從山腳一直潑到山頂、映得天地一片火紅的杜鵑,全都讓他深愛難捨,總能讓他眼含淚水,所以,他一定要葬在那裡,他要在那開滿杜鵑的山上看著蜀漢大軍北出漢中,平定中原,重興漢室。

你敢信嗎?史書竟然記載諸葛亮是外星人

圖:杜鵑花,又名映山紅

接著,諸葛亮又提前兩千年帶頭實行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口述遺表給後主說: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度。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你敢信嗎?史書竟然記載諸葛亮是外星人

圖:漢中武侯墓

安排好了一切,諸葛亮便強撐病體,令左右扶他上小車,出寨巡查各營。時值八月中秋,但見暮色四起,玉露零零,旌旗不動,刁斗無聲,草木凋零,蕭索一片。此時此刻,諸葛亮忽然想起了襄陽的學堂師生與青春理想,想起了隆中的鳥叫蟲鳴與芳草幽幽,想起了漢中丞相府的午後陽光與春花燦爛,想起了成都家中的桑林田疇與賢妻小兒,想起了當年在茅廬中與先帝烹茶對飲、指點江山的暢快淋漓,還想起了滷城大捷時的金戈鐵馬與連弩飛箭,心中愈發惆悵,秋風吹過他的面頰,徹骨生寒,一種噬骨的寂寞與揮之不去的失落糾結著諸葛亮,讓他禁不住長聲吁嘆道:“亮再不能臨陣討賊矣!實有愧於先帝託付,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你敢信嗎?史書竟然記載諸葛亮是外星人

蜀漢的北伐事業,難道便要斷送在這五丈原了麼?諸葛亮雖然是絕頂的天才與聖賢,此時也只能感覺到無助、無奈與無力。這種絕望沉痛的心情加上蕭瑟淒冷的秋風,讓他的病勢進一步加重,結果沒拖到第二天黎明,丞相便去世了。

傳奇,就此終結。

與諸葛亮同年去世的還有已被廢為山陽公的原漢帝劉協。諸葛亮與劉協同年出生,又同年死亡,他們都只活了54歲。但你絕對想不到,這劉協已算是東漢王朝第二長壽的皇帝了,第一名是開國皇帝劉秀。

漢帝與漢相死於同年,這似乎已代表了漢祚從精神到肉體上的消亡,剩下的那個再也無法進取的劉禪政權,大概只能被稱為蜀,總之不重要了。

你敢信嗎?史書竟然記載諸葛亮是外星人

另據東晉史學家孫盛《晉陽秋》記載,在諸葛亮去世的那天夜晚出現了一顆流星,顯現出紅色的光芒,從東北向西南方向落下,投落在蜀漢大營內,落下來又騰起,騰起又落下,如此來回三次,落下來時光芒較大,騰起時較小。

孫盛的這本《晉陽秋》,是史學界公認的“詞直而理正,鹹稱良史焉。”(見《晉書 孫盛傳》)而孫盛本人也特別討厭讖緯祥瑞之說。再加上晉武帝司馬炎曾在泰始三年(公元267年)禁星氣讖緯之學,並將其列入《太始律》,作為法律條款頒佈天下。可見孫盛所記載的這次天文異象,應為眾多在場人所見證,而非杜撰。

你敢信嗎?史書竟然記載諸葛亮是外星人

但這樣一來,就細思極恐了。因為那漢營流星肯定不是真的流星,因為流星不可能來去自在的飛行。所以最後只剩一個解釋,那是飛碟,是不明飛行物。

或許,諸葛孔明真的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我們這個世界配不上他,所以,他的故鄉把他接走了。

你敢信嗎?史書竟然記載諸葛亮是外星人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諸葛亮這一生,拼盡了自己的全力,去改變他所應該改變的,拯救他所認為應該拯救的,哪怕最終遺恨千古,也為這個世界留下了最亮的光芒,並在所有中國人的精神核心中種下了一顆充滿了希望的種子,這就足夠了。

八陣通神明,二表貫穹蒼。

大星隕渭南,萬古一悲傷。

——元 揭侯斯《諸葛村謁武侯廟》

問從來誰是英雄?一個農夫,一個漁翁。晦跡南陽,棲身東海,一舉成功。八陣圖名成臥龍,六韜書功在飛熊。霸業成空,遺恨無窮。蜀道寒雲,渭水秋風。

——元 查德卿《蟾宮曲 懷古》

注1:關於諸葛亮死後魏延與楊儀之爭,這裡就不詳細講了。但《三國志 魏延傳》與《魏略》對此事記載迥異,這裡還是要辨析一下。《三國志》說諸葛亮因為防著魏延,所以在最後的軍事會議上沒叫他,卻又把斷後事宜託付給他,此實在不合常理。而且還說魏延不聽諸葛亮遺命想要繼續北伐,卻又莫名其妙搶先撤退,還把最重要的北伐棧道給燒了,更是自相矛盾,不知所謂。如果真如楊儀所說魏延想北投曹魏,他又何必往漢中方向跑?總之,基於種種疑點不可解,又事關蜀漢內部政治鬥爭,或許敵國史料《魏略》的記載更可信,再綜合《三國志》的合理記載部分,最接近事情的真相或許是這樣的:諸葛亮確實有讓魏延暫攝軍事,但魏延不滿諸葛亮死前的撤軍安排,想要獨斷專行,繼續北伐;楊儀趁機公報私仇,說動費禕、王平等保守派,聯兵滅掉了魏延,並誣陷其欲圖投魏作為搪塞,而由此屠滅了魏延三族。後來楊儀沒能得到他想得到的,口出怨言,費禕於是又聯合蔣琬將楊儀除掉滅口。

注2:李福乃朝廷重臣,多年位居樞要,應不至於如此健忘。或是在回程途中接到了後主的新任務,叫他回去再問問蔣琬之後的繼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