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八拜之交’?何為‘君子之交’?

一、何為八拜之交?

1、知音之交

出自《列子·湯問》,講述了俞伯牙認定鍾子期是他的知音之後,在鍾子期死後為鍾子期彈了一曲《高山流水》,此後破琴絕弦,再也不彈琴了。

何為‘八拜之交’?何為‘君子之交’?

2、刎頸之交

意思是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廉頗不服,意圖羞辱他。藺相如聽到這個訊息,便處處迴避與廉頗見面。藺相如的門客認為他懦弱欲離棄他。

藺相如說:“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怕廉頗呢?秦國之所以不敢來侵犯,是懾於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

何為‘八拜之交’?何為‘君子之交’?

廉頗聽說了這些話,就脫去上衣,露出上身,揹著荊鞭,由賓客引領,來到藺相如的門前請罪,他說:“我這個粗野卑賤的人,想不到將軍的胸懷如此寬大啊!”

二人終於相互交歡和好,成了生死與共的好友。

3、膠漆之交

形容朋友之間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時就有“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之說。陳重和雷義,是東漢年間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兩位品德高尚、捨己為人的君子。兩人為至交密友,當時人們稱頌道:“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事見《後漢書·獨行列傳》。

何為‘八拜之交’?何為‘君子之交’?

4、雞黍之交

《後漢書-獨行列傳》中正規化和張劭的事蹟,兩人因此留下了雞黍之交的美名。形容守信之交。

正規化年輕的時候在太學遊學,成為儒生,和汝南郡人張劭(字元伯)是好朋友。

後來兩人一起告假回鄉,正規化對元伯說:“兩年後我要回京城,我會去拜見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後就共同約定了日期。

後來約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訴了母親,讓她佈置好酒食恭候正規化。

母親說:“都分別兩年了,千里之外約定的事情,你怎麼就這麼相信他呢?”

元伯回答說:“巨卿是講信用的人,一定不會違背諾言。”

母親說:“如果真是這樣就該為你們釀酒。”

到了那天,巨卿果然來了,二人升堂互拜對飲,喝得十分暢快後才相互告別。

何為‘八拜之交’?何為‘君子之交’?

5、捨命之交

來自於羊左的典故。

西漢時有左伯桃與羊角哀兩人相識,結伴去求見楚元王劉交,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氣,而他們穿的衣服都很單薄,帶的糧食也不夠吃。

左伯桃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糧食全部交給了羊角哀,自己則躲進空樹中自殺。

後世於是將友誼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

6、生死之交

意思是同生共死的交誼。

7、管鮑之交

“管鮑”,是指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鮑叔牙,他們倆是好朋友。

管仲比較窮,鮑叔牙比較富有,但是他們之間彼此瞭解、相互信任。

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

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關係。

8、忘年之交

意思是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出自《後漢書·禰衡傳》。

禰衡和孔融結交為好友的時候,禰衡未滿二十歲,孔融已五十歲了。

正是因為孔融看重禰衡的人才,所以願意為忘年之交。

後來“忘年之交”成為一個成語,用來指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

二、關於朋友的其他稱謂。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謂“布衣之交”;

有錢人與沒錢人交朋友謂“車笠之交”;

在逆境中結交的朋友稱“患難之交”;

吃喝玩樂結交的朋友稱“酒肉之交”;

幼年相交的朋友,稱“竹馬之交”;

交情深厚的朋友謂“肺腑之交”;

情投意合的朋友稱“莫逆之交”;

無意中相遇而結成的朋友稱“邂逅之交”;

在道義上互相支援的朋友稱“君子之交”;

只見過一次面,交情不深的朋友稱“一面之交”;

僅點頭打招呼,感情不深的朋友稱“點頭之交”;

平淡而浮泛交往的朋友稱“泛泛之交”;

見過面但不熟悉的人稱“半面之交”;

舊時結拜的兄弟姊妹稱“八拜之交”;

交友不嫌貧富與身份的稱“杵臼之交”;

寶貴而有價值的交往稱“金玉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