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收回的俄國命脈,武力收回不現實,經濟融合可行度很高

難以收回的俄國命脈,武力收回不現實,經濟融合可行度很高

從某種意義上講,蒙古高原對中華文明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夏商周開始,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脅方向就是蒙古高原上游牧民族。正是在與遊牧民族的長期戰鬥中,中華文明才定了型,成為今天的樣了。

蒙古人集遊牧民族各方面之大成,建立了一個空前龐大的帝國,隨即又昊花一現般消失在歷史舞臺上。到了清朝,蒙古人已經成為滿清的附庸,不再是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脅。

在諸多因素的合力下,外蒙古脫離中國,變成一個獨立國家。不過,蒙古民族的精華其實是在內蒙古,成吉思汗的墳墓、黃金家族的後裔都在內蒙古,連蒙古族的人口數量,內蒙古也三倍於外蒙古。

難以收回的俄國命脈,武力收回不現實,經濟融合可行度很高

從表面上看,外蒙古最大的優勢在於幅員遼闊,達到18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的六分之一。但外蒙古的經濟遠不如中國,仍然是個以畜牧業為主的國家,跟一千年前的祖先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因此很多人認為外蒙古沒有太大的價值。

這種眼光其實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進步了,只要經營得當,外蒙古同樣是個寶庫,可以給中國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助益。當然在21世紀的今天,吞併他國已經是不可接受的行為,但從經濟上融合外蒙古,既是合法的,又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

外蒙古最顯著的特點是牛羊馬特別多,畜牧業發達。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對牛肉羊肉的需求越來越大,外蒙古的畜牧業正好可以滿足這種需求。

而肉類食物的增多,可以減少穀類主糧的消耗量,等於間接地增加了糧食的儲備。同時又豐富了吃貨們的餐桌,百姓開心、國家滿意,這樣的好事自然是多多益善。

難以收回的俄國命脈,武力收回不現實,經濟融合可行度很高

另一方面,自從獨立以來,外蒙古一直受到蘇聯的影響,生產力水平並不高,仍然處於自然放牧的狀態,種植業的水平更是不高。也就是說,外蒙古的農牧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而中國是個農業科技大國,同緯度的東大荒已經被中國開發為高品質糧倉。那麼,外蒙古同樣可以被開闢出很多良田。歷史上,蒙古人也曾招募或擄掠漢人到有灌溉條件的河流兩岸,種田建城。

只要有先進的種子、化肥、塑膠大棚等農業科技,相信外蒙古的糧食產量有極大的提升空間。中國恰恰是這方面的強國,有完整的改良土壤、增產擴種的解決方案。只要雙方團結合作,養活幾千萬人口,應該是沒問題的。

難以收回的俄國命脈,武力收回不現實,經濟融合可行度很高

外蒙古地廣人稀,草原、森林保持著都很好,沙漠和戈壁只佔國土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因而具有極其豐富的自然資源。青山綠水也就是金山銀山,廣褒的蒙古草原仍然有待人們的開發。

除了農業外,外蒙古的礦產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煤礦有3000億噸,鐵礦20億噸,銅礦20億噸,石油80億桶,還有稀土等較珍貴的礦藏。如此眾多的礦產資源都是中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只要他們同意,中國可以包圓。

這些數字還只是目前已探明的儲量,可能還有更多的礦藏埋在地下,等著我們去發現呢。外蒙古多是草原,山地不多,探礦也比較方便,可以利用飛機大規模地找礦。

難以收回的俄國命脈,武力收回不現實,經濟融合可行度很高

外蒙古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價值,就是在國防方面。當年蘇聯在中蒙邊境上陳兵百萬,坦克叢集只需要一週時間便可直趨北京,使中國不得不做好緊急疏散北京的計劃。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中國最精銳的軍隊都部署在北方,以抵禦蘇聯的百萬大軍。後來俄國從蒙古撤軍,而現在的蒙古軍隊只有幾萬人,中國北方的國防壓力幾近消失,可以騰出更多的資金用於經濟建設。

也許有人會覺得,既然外蒙古這麼好,可不可以收回呢?先不說蒙古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獨立歷史,光是看外蒙古對俄國的國防價值,便很難做到這一點。

難以收回的俄國命脈,武力收回不現實,經濟融合可行度很高

外蒙古的北方邊境緊挨著西伯利亞大鐵路,這是俄國的命脈,非常脆弱和敏感,只要俄國仍然是一個世界級的大國,就不會接受這條鐵路受到威脅。

曾經的故土,總會讓人期盼能否收回。但如今的時代不同了,土地的價值在於地上地下的產出,如果我們能夠得到這些產出,不就等同於收回了嗎?先使我們自己富裕起來,然後別人會求著我們幫助他們共同富裕,這不是更好的雙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