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和氏是怎麼由來的,你可知你的姓如何來的嗎?

中華文明五千年,我們都以自己是炎黃子孫而驕傲,不過中華的歷史其實要更久遠一些,更可以往前追溯,不過往哪裡追溯呢?就要靠姓氏了。

在古代,姓與氏是有區別的,姓這個字從字形上看就知道它是個混義字,“姓”這個字是由一個女字和一個生字兩部分組成的,當然最早的姓是反應哪個母親生的就跟哪個母親的姓。

姓和氏是怎麼由來的,你可知你的姓如何來的嗎?

姓表明的是一種符號,是母系社會的符號,一個母系社會氏族的圖騰,暗示著先明曾經經歷過母權社會,據考古學證明姬周同慶明文當中可以明確指定的姓不到三十個,大多是女字旁,如娃姓,姬姓等等,這些女字旁的姓原意是指同一個部落祖先母親所生的子女,他們就同姓。

隨著社會由母系社會發展成父系社會,姓就從隨母姓變成了隨父姓了,到了父系社會,家族已經發展壯大,隨之而來的就是矛盾開始顯現,部落之間因為支配權的問題發生了大規模的掠奪戰爭,強勢的部落男子透過武力將另一個部落的男子殺死,然後霸佔對方的婦女,孩子以及食物,被征服的部落也淪為征服者的奴隸,所以父系氏族逐漸過渡到了奴隸社會。

姓和氏是怎麼由來的,你可知你的姓如何來的嗎?

由於生產勞動力過剩,逐漸產生了階級制度,以家族血緣為主的貴族階級開始誕生,而這一批貴族都是有姓的人,所以最初的姓是族號,以區分同一家族的成員,而氏是姓的一個分支,大多由於貴族的分封產生。

炎黃是中華民族的祖先,那麼姬和姜兩大姓就是族號,從炎黃一族走出去的很多子女又分為若干的氏,這些有氏的人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可以說最初有氏的不是炎黃的兒子就是隨炎黃一起打天下的大臣,因為中國最早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奴隸是沒有姓氏的,只有貴族才有,所以百家姓都源於炎黃二帝,當時一個家族的姓氏永恆的,而氏卻隨時可以改變,慢慢地,姓就成了舊有的族號,而氏就成了後起的族號。

姓和氏是怎麼由來的,你可知你的姓如何來的嗎?

根據《通鑑外紀》記載姓者統及族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為了區分祖籍,而氏是為了區分住所,氏是用來明貴賤的,姓是用來別婚姻的,氏的男女可以通婚,而同姓的男女是不可以通婚的,同姓不通婚,這也是人的歷史上最早的優生優育的祖訓。

我們現在講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是北宋時期編寫的,宋朝的皇帝姓趙,所以趙姓排位第一,其他的一一排下來,一共收集了單姓四百零八個,複姓30個。

現在華夏的姓氏從起源上講大概有這麼幾種,第一類是古代的姓沿用至今,母系社會以母親為姓,所以女字旁的姓基本上都是古姓,像姜,姚等就是最古老的姓氏了。第二類是諸侯受封的國號變成的姓,像齊,楚,衛等。第三類是以居住的地方來定姓氏的,比如西門,南宮,百里等,這類姓氏當中一般複姓較多,表示不同環境的居住地點,第四類姓是以先祖的字或者氏,號來作為姓氏的,這類姓很多,大概有二三百個。第五類姓氏是以官職來定的,像司馬,司徒,司空等。第六類是以技藝作為姓氏的,像巫,針,塗等,知道他的姓就知道他的祖上是做什麼職業的。

當然姓氏的來源還有很多,民族融合,古代許多少數民族的姓氏也會帶到漢族中來,他們常常借用漢字中的單字作為姓氏,比如滿族的鈕祜祿氏,現在就改為了鈕氏等。

姓氏即使一個文化符號,一種字號的標誌,一條傳承的血脈,更是我們祖先一路走來的智慧與汗水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