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載入正史的女將軍,去世後有48座墓葬,至今仍被後世供奉!

蜀錦徵袍自翦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雖然說女性的體力不如男性,在古代的地位也遠不如男性,但歷史上也還是有一些女性驚豔了時光的。比如說武則天,一代女皇,不比男兒差。還有一些,則是在戰場上用真實的功績,告訴世人誰說女子不如男的可行性。比如說平陽公主,作為貴族世家出身的她在戰亂時不僅不畏懼,還稱得上是勇猛,她的兄弟們才識膽略出色,她便絲毫不遜。她可以跟丈夫各自帶著一支軍隊,平陽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送殯的女性。

中國唯一載入正史的女將軍,去世後有48座墓葬,至今仍被後世供奉!

還有婦好、蕭太后等等,不過她們的種種其實算起來是沒得到史書認可的,在正史中,她們總是作為某個人的女兒、妻子、母親出現。就像前面所說的平陽,還有這位蕭太后,不管她們的如何顯赫,女性名人總是被記載在列女傳中。只有她不同,她是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在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她的成就使她被後世永遠矚目。

這位名將便是秦良玉,她不是花木蘭,但比之花木蘭有過之而無不及。秦良玉大約出生在1574年,她的父親秦葵是歲貢生,好讀書。一介文人書生卻生出瞭如此的虎子虎女,從小秦良玉的膽子就十分的大,騎射、文章無一不會。長大之後的她英氣十足,嫁給了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千乘,馬千乘是因為祖上的功德,所以得了世襲的石柱縣土司。

中國唯一載入正史的女將軍,去世後有48座墓葬,至今仍被後世供奉!

兩人頗為恩愛,最信任的莫過於枕邊人、親人了,也因此在馬千乘帶人征討的時候,是秦良玉帶著精兵押送糧草。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楊應龍謀反,夫妻倆便雙雙走上戰場,秦良玉武功高強,絲毫不畏懼戰場的血腥。第二年還跟著丈夫一起將其擊敗,接連攻破了七個營寨。楊應龍身亡後,秦良玉也不報軍功,可惜的是她的丈夫英年早逝。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馬千乘被人誣陷,病逝在監獄。所以馬千乘的職位便由秦良玉繼承了,雖說她的丈夫是被害死的,但秦良玉依然忠於大明。泰昌元年(1620年),後金入侵遼東,秦良玉派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前往,接著又親自帶著兵直接去了榆關。她治軍十分嚴明,路過的沒有一個地方受到破壞。

中國唯一載入正史的女將軍,去世後有48座墓葬,至今仍被後世供奉!

可惜的是,她護衛的是一個即將倒塌的大明,孫承宗救不了,袁崇煥救不了,秦良玉也救不了。但她盡了自己的愛國之心,崇禎三年(1630年),清軍來犯。永平四座城池失守,京都也被保衛,秦良玉沒有害怕 。她拿出家中的錢財作為軍餉,帶著自己的軍隊前去勤王。崇禎特意下詔表揚她,給了她不少上次,皇太極退兵後,秦良玉才回了自己的駐地。

中國唯一載入正史的女將軍,去世後有48座墓葬,至今仍被後世供奉!

孫承宗當初修復大淩河兵力不足,還是秦良玉帶著人前去駐守,為遼東抵禦清軍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張獻忠後來在四川作亂,將領畏懼他不敢去,還是秦良玉帶著她的人前去驅逐。剛開始的時候秦良玉佔了優勢,她自己又有軍事才能,幾次打敗張獻忠。說來張獻忠是農民軍,可他沒少做壞事,許多人都逃去了安穩的石砫,只因秦良玉是石砫土司。

中國唯一載入正史的女將軍,去世後有48座墓葬,至今仍被後世供奉!

這一切都是白白的努力,她沒有軍糧、沒有軍餉,對於反軍只能無可奈何的嘆息。崇禎十七年時,張獻忠攻陷四川,想要招降各地的土司。秦良玉當時軍事能力並不高,不少人或是建議她投降,或是建議她轉移,但秦良玉始終不肯,她要抵抗張獻忠,保衛石砫。她是這樣說的:我的兩個兄弟都戰死,我一個女人受了國家的大恩二十多年,這種情況,也敢跟賊勢不兩立。

中國唯一載入正史的女將軍,去世後有48座墓葬,至今仍被後世供奉!

張獻忠此前被她擊敗過數次,所以到處招降,就是不敢來秦良玉這裡。但大明終究是亡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他寧可有骨氣的死亡,也不願苟活,又或者說失望至極,用自己的屍體來換百姓的安穩。秦良玉當時在跟張獻忠對抗,大明亡得太快,壓根來不及勤王。

不過明亡後,另一邊的明王室建立南明政權,還在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 年)給她送來加封詔書。可她年紀已經大了,無法再效力,永曆二年朱榮藩攻石砫。不過有李佔春的幫助,朱榮藩也沒攻成。這一年的五月二十日(清順治五年,1648年7月10日),75歲的秦良玉去世。

中國唯一載入正史的女將軍,去世後有48座墓葬,至今仍被後世供奉!

如此的堅韌不拔,忠心愛國,她也就成為唯一一位立傳的女將。在她去世後,許多的文人都寫過詩詞讚頌她,就連冰心、郭沫若也不例外。馮玉祥還說,花木蘭紀念,學就要學秦良玉。在她去世後,大概是人們為了紀念她,在48處給她發喪,她也就有了48個墓。不過歷經百年,如今能查到的只有三座。值得注意的是,京劇與她並不符合,京劇為了展示她的烈性,有斬御袍的舉動。實際上秦良玉對大明忠心耿耿,從未有過越矩。

參考資料:《明史·秦良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