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被砍頭的最後一餐,碗中為何會有一塊生肉?其實並不是迷信

我國封建專制幾千年,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朝代,也有過很多的皇帝,為了加強統治,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每一個王朝都有自己的律法和要求,對於那些觸犯法律的人,朝廷會建立相應的懲罰,輕者杖刑,重者處死。

死囚被砍頭的最後一餐,碗中為何會有一塊生肉?其實並不是迷信

我國古代的死刑,有很多種類,最常用的的就是砍頭,雖然很多統治者都推行仁政,對於死刑極為嚴格,因為經常動用死刑,就會引起民怨,久而久之就會引發暴動,所以一般都是犯了重罪的人,才會判處死刑,而判處死刑的決定也要層層稽核,除了專門審理罪犯的機構,最終還要給皇帝過目,由此可見,死刑稽核是很嚴格的。

死囚被砍頭的最後一餐,碗中為何會有一塊生肉?其實並不是迷信

在電視劇中,除了那些謀逆可以當場斬殺的人,我們最常見到皇帝下詔處理死刑時,都會說“秋後問斬”,為什麼要等到秋後再問斬呢?這是我們很多人的疑問。其實,古代行刑時間選在秋後,是因為這時候是萬物凋零之時,罪犯在這時候死去,表示順應天意,生命也在此時凋零,故問斬的時候選在秋後冬初。

除此之外,我們還常聽到“午時三刻行刑”,為什麼選在午時三刻,這其中也是有講究的,午時三刻是一天中太陽最盛的時候,古人認為陰陽相沖,犯人臨死,怨氣衝,怨氣為陰,陰怕陽,在太陽最盛的時候行刑,可以避免冤魂為亂人間。

死囚被砍頭的最後一餐,碗中為何會有一塊生肉?其實並不是迷信

以上這兩個處理死刑的要求,不免有些迷信意味在其中,對於死刑犯,官府還有一個做法,就是死刑在砍頭之前,都會給犯人吃最後一餐,俗稱斷頭飯,自古以來有句話,“人之將死,其膳也豐”,對於將死之人,官府會盡量的讓他體面地離開世間。雖然有砍頭的刑罰,但有的政府也認為應該給犯人留全屍,所以會要求儈子手砍頭的時候,不能把頭全部砍下。

根據史料記載,有的朝代非常重視斷頭飯,故很多死刑犯的這頓飯非常豐盛,但想想就知道,人之將死,又怎麼有心情吃這飯碗呢?所以這晚飯只不過是官府為了體現自己的仁慈,給犯人的一種安慰罷了。不過在死刑犯的斷頭飯中,獄卒通常會在碗中放一塊生肉,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臨死前吃生肉嗎?其實並不只是迷信。

死囚被砍頭的最後一餐,碗中為何會有一塊生肉?其實並不是迷信

這一奇怪的慣例起源於民間,傳說人死後,會投胎轉世,而在投胎之間要經過奈何橋,喝下一碗孟婆湯,將前塵舊事忘得一乾二淨,才能投胎。煮孟婆湯的人叫孟婆,她身邊有一條兇狠的大狗,要想安全的過奈何橋,就要喂好狗,來生投個好人家。所以這塊生肉,其實是餵狗的,有了這塊肉,狗吃的開心,人過橋也順利。

想來,獄卒的這一做法還是為了犯人考慮,古時候犯人在行刑前吃斷頭飯,要是沒有這塊生肉,犯人也許還會大鬧一番,而要是碗中有生肉,犯人就會感激涕零,這塊生肉竟比那大魚大肉要順眼。

死囚被砍頭的最後一餐,碗中為何會有一塊生肉?其實並不是迷信

時至今日,過年過節不少人家裡的供桌上也會有一塊生肉,用來招待各路神仙,保佑自己家庭幸福美滿。要說,斷頭飯也是為了讓犯人保留一點尊嚴地死去,這塊生肉也只是為了祈求能有一個好的願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