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規定子孫起名法則,以“五行”為源,無意促成元素週期表

朱元璋規定子孫起名法則,以“五行”為源,無意促成元素週期表

說到明太祖朱元璋,許多人會十分佩服他的雄才大略和治國水平。

朱元璋出身貧苦,卻能夠在元末兵荒馬亂之時創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成就屬於自己的霸業,並且在成為明王朝的首位皇帝后依然保持優良的作風,兢兢業業地做好“皇帝工作”,即便是現在的工作狂也可能比不上這位勤奮的皇帝。

朱元璋可以說是出了名的敬業,完全不把做皇帝當成一種享受。

朱元璋規定子孫起名法則,以“五行”為源,無意促成元素週期表

而這位勤奮的皇帝,在生孩子方面也不差,朱元璋共生了26個兒子。而這位大明朝的締造者為了子孫後代可以繼續傳承百年,親自為後代做好各種準備,其中連子孫後代的命名都想好了。

不過,朱元璋為後代命的名卻被人發現驚人地與化學上元素週期表高度相似

!這其中有什麼奧妙呢?

一、五行命名法

朱元璋雖然被稱為明君,但在子孫後代和王朝基業上卻十分迷信。也許是因為小時候出生於農村,

對於五行學說比較信服,於是他按照中國傳統的五行學說,以“金、木、水、火、土”的順序給子孫後代命名

朱元璋規定子孫起名法則,以“五行”為源,無意促成元素週期表

像他生的兒子們,朱標、朱棣、朱棡等,都是他們的排字都是“木”字旁的,而至於到了朱元璋的孫子,則由宗人府依據傳統世次順序取兩個字命名。前一個字由朱元璋取,後一個則必須是以五行做偏旁的字。

也許有人會疑惑為什麼朱元璋會做出如此讓人哭笑不得的行為,因為深受小時候思想影響的朱元璋認為五行學說中“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這樣的無限輪迴學說能夠讓自己的子孫後代無窮繁衍,生生不息,王朝一直延續百年,興盛不衰

朱元璋也是煞費苦心,為了大明朝的延續,將自己死後一切身後事都安排好。

朱元璋給後代定下凡是皇族子孫,命名最後一字必須帶有五行偏旁,且在那時的封建時代,皇家子弟地位高貴,命名更是不能馬虎,必須高貴典雅,講究禮制。

朱元璋規定子孫起名法則,以“五行”為源,無意促成元素週期表

而老朱家的子孫也的確聽老祖宗的話,像比較有名的建文帝朱允炆,火字旁,明宣宗朱瞻基,以“土”為底,明英宗朱祁鎮,“金”字旁,明憲宗朱見深,“水”字旁。

可以說朱氏王朝的皇親國戚們都是按照五行說來給孩子命名的,一直迴圈下去

二、與元素週期表驚人的相似度

朱元璋後來為了保證自己的明王朝能夠延續千秋萬代,以及為了自己子孫後代能夠在自己駕崩後還能享受很好的皇家待遇,於是效仿前朝在各地分封王侯和土地給自己的兒子們。

比如最有名的就是燕王朱棣就分封到戰國時期的燕國一帶,就是現在的北京、天津一帶。且朱元璋早早為後代們排好字,比如太子一系就是按照“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來命名。如果沒有意外,將會一直延續下去,但

後來在朱元璋去世後不久,就發生叔侄爭皇位的大事。

朱元璋規定子孫起名法則,以“五行”為源,無意促成元素週期表

不過,即便後來發生建文帝削藩、朱棣起兵、靖難之役等一系列大事後,皇室仍遵從祖訓,以五行給後代命名。

然而,

隨著時間推移,皇室一族的一些閒散王爺在沒有權力之後放縱自我,一下子給皇室添了不少新丁,導致出現命名不夠的尷尬局面!

因為皇室命名,既要符合老祖宗朱元璋的五行命名祖訓,又要高貴典雅有意蘊,雖然中華漢字多,也難以滿足如此苛刻的要求。

後來乾脆也不講究什麼高貴了,用起“錐、鋸、鏟”等比較接地氣的字。字還是不夠用了怎麼辦?

那就自己造一個字!像“錫、鐳、釩、鈷”等字都是被老朱家的家長們絞盡腦汁造出來的字。

朱元璋規定子孫起名法則,以“五行”為源,無意促成元素週期表

後代們也不管這些字的具體出處或是內在含義,反正符合老祖宗的祖訓要求就對了!

不過我們現在看來這些字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這些錫、鐳、釩、鈷等字就是化學中最常見的元素,它們常常出現在元素週期表中!

三、都是翻譯惹的禍

為什麼朱元璋為後代命的名和後來化學中最常見的元素週期表上的一些字具有高度的一致呢?難道朱元璋可以預測到百年之後的化學元素?非也非也,其實這一切都是翻譯惹的禍。

朱元璋規定子孫起名法則,以“五行”為源,無意促成元素週期表

我們都知道,化學一開始並沒有在中國原生出現的,而是在近代西學東漸時,我國的有識之士為求國存亡而將外國的“化學”這門學科傳入中國。

當要把外國的知識、字母翻譯為漢字,這之間就存在翻譯中要求的“信、達、雅”的問題。

而且由於一開始的翻譯學者們也是對英語不是很熟悉,對英文的專業化學知識和名字也不完全瞭解,甚至都不瞭解該英文字母中化學元素的具體代表。

清末學者、科學家徐壽在翻譯元素週期表時,採用音譯的方式,氣體元素翻譯就一定要帶有“氣”字旁,金屬元素翻譯就一定要帶有“金”字旁,並以此定下翻譯規矩。

老先生也是好心想讓國人更容易理解外文元素,可沒想到也犯了同朱元璋一樣的錯!

朱元璋規定子孫起名法則,以“五行”為源,無意促成元素週期表

後來的學者們翻譯元素週期表時發現,又要找到帶“金”字旁的漢字代替外文元素,還需要符合翻譯的規矩,這可難倒了翻譯學者們。

而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人發現明王朝的那些皇室王族們的字不少帶有“金”字旁,且意思都大概與金屬相關,把他們的字用在翻譯上,這不就正好解決元素週期表的金屬元素翻譯難題了嗎!

於是就這樣,初代化學元素週期表的翻譯者們就一邊借用著老朱家的族譜,一邊翻譯外文。

並非朱元璋未卜先知,而是他定下的規矩讓他的子孫後代們在命名上想破了頭腦,出現亂造字亂命名的情況;而同時也是受限於時代因素和學識狀況,外文翻譯漢字的過程中出現的難題,兩者結合,才鬧出如此哭笑不得的鬧劇。

只能說有時候聯絡就是怎麼意外,不過也希望類似的鬧劇不會再次發生,因為知識不應該與偶然和意外搭上鉤。

免責宣告: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絡,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