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評《水滸》:替皇帝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魯迅評《水滸》:替皇帝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皓月當空,一棵蒼天大樹下的石凳上坐著幾個大漢,正藉著酒勁高興的聊著話,突然有人問:“宋大哥,我們難道要在這個山上待一輩子嗎?”氣氛一下子好像緊張了起來,沒人再說話,頓時沉默了。問話的是神行太保戴宗,聽的是宋江等幾個人。

梁山好漢大聚義之後,何去何從一直是個敏感話題。

魯迅評《水滸》:替皇帝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有想留在梁山的,有想投靠朝廷招安的,有想起義造反的,而宋江則是贊成招安的。

就因為宋江的招安,才有了魯迅這樣的評價:“一部《水滸》,說得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朝廷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魯迅把宋江的招安看作是奴才行為,不招安會有更好的出路嗎?

下面就來看看,梁山好漢聚義後三條可以選擇的路。

魯迅評《水滸》:替皇帝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第一條路,繼續留在梁山,做朝廷名義下草寇強盜,這是一條固步自封的路,梁山勢力也不可能再擴大,因為他畢竟只是一座山,想發展就必須走出去。留在梁山就安全嗎?梁山能長久存在嗎?問題顯而易見,招安前朝廷一直派兵圍剿不就是答案嗎?朝廷絕不允許梁山勢力單獨存在,剿滅梁山只是個早晚的問題,試想哪一個朝廷願意看到自己的地盤裡有一塊自己不能控制的區域呢?就算宋朝不能剿滅,下一個朝代也會剿滅梁山。可見,留在梁山做草寇,躲過一時,但躲不過一世。只不過留在梁山,大家能暫時過著快意恩仇,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灑脫生活。

魯迅評《水滸》:替皇帝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第二條路,以梁山為基礎,壯大發展自己的勢力,像方臘一樣走上起義造反的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條路看似英雄之路,卻也是異常艱辛,需要很多人為此付出巨大的犧牲,能否成功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當時的中國大地,有幾股較強的勢力,宋、遼、方臘、梁山等,事實上勢力最小的還是梁山,如果真的起義造反,恐怕最先滅亡的還是梁山。起義造反對梁山好漢來說也是一條不歸之路。

魯迅評《水滸》:替皇帝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

第三條路,就是宋江選的招安之路,也就是被魯迅說的奴才之路。從當時的情況看,宋朝還沒有達到要迅速滅亡的程度,換句話說還有一定的生命力,方臘被剿滅不正說明了這一點嗎?選擇招安之路,如果碰見英明的君主,平方臘之後也許真能封妻廕子,青史留名,可惜梁山好漢生不逢時,遇見了一個妒忌賢能的君主,結果立功之後,兔死狗崩又慘遭殺害。

也許自從上了梁山之後,就註定了他們不會有好的歸宿,因為他們走的不是常人之路,自然不會過平常人的生活。三條路無論選哪一條,都得用命去拼,這怪不得他們,要怪也只能怪他們生不逢時,沒有生在一個太平盛世的年代。

人生的路各不相同,那有什麼對錯之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