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為何不愛用賢臣?即使用了,之後也總想殺掉?不喜歡,不敢用

讀史籍,看歷史題材影視劇,總糾結昏君們為何總愛用奸臣而不用賢能正直的大臣以致亡國。歷史是面鏡子,以史為鑑卻一再重演歷史。

主觀上,雖然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但誰願吃苦?萬人之上的君主更不願意吃苦。所以和坤這樣既能幹又肯幹的奸臣就受重用了一一既能辦事,又不給君主添堵。

客觀上,重用賢臣,天下還是君主的嗎?晉用公卿,三家分晉;齊用客卿,田氏代齊;燕國重賢,子之之亂,樂毅之疑,幾乎亡國。反而秦楚吳越功臣賢臣不得善終,反而避免了齊晉之禍。

君主為何不愛用賢臣?即使用了,之後也總想殺掉?不喜歡,不敢用

君主為何不愛用賢臣?即使用了,之後也總想殺掉?不喜歡,不敢用

不是有賢臣能臣大放光彩的時侯嗎?有,到了亡國滅家的危急時刻,就有。

戰國時,貴為諸候也隨時可能身死國滅。秦孝公、魏文侯、楚悼王、燕昭王……但凡有危機意識或者想有所作為的君王們,都卑辭厚幣,禮賢下土。但凡來個說客,動輒虛前席,開口“先生何以教我?”封賞也豪不吝嗇“舉國共之”(當然,實際上只是裂土封侯而已)。

君主為何不愛用賢臣?即使用了,之後也總想殺掉?不喜歡,不敢用

韓信劇照

君主需要自信一一不能一受挑戰就投降還混個P呀?加上權力加持,群臣頌聖(就是拍皇上彩虹屁),君主總是對形勢過於樂觀。洋務運動、變法……清朝該乾的都幹了,可每一次都慢一步。總是沒錢,可一打輸錢就來了。

君主為何不愛用賢臣?即使用了,之後也總想殺掉?不喜歡,不敢用

君主為何不愛用賢臣?即使用了,之後也總想殺掉?不喜歡,不敢用

主觀上,君主不喜歡用讓人不爽的賢臣。客觀上,君主不一定對形勢有清醒的認識。溉使不得已用了,用完即棄,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免得功臣尾大不掉。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