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李義山篇

在《雪中悍刀行》中,有刀光劍影的江湖,有暗藏殺機的廟堂,一位位風流人物在同一個時代中崛起,在不同的領域綻放出耀眼的光彩。在江湖與廟堂之間,大概還有一個地帶,那是謀士的棋社,以己之才謀算天下。北涼同樣有這樣的存在,常年居於聽潮閣……

《雪中悍刀行》:李義山篇

(圖片來源於網路)

李義山,字元嬰,北涼王府第一清客,在陰暗潮溼的聽潮閣頂樓生活了二十年,披頭散髮,形容枯槁,無論是在江湖還是廟堂,名聲都是不顯,但是,若是真正瞭解他的存在,誰敢輕視於他?大門不出,便知天下事,親手作出相評、胭脂評,又豈是一般人?

其實,李義山這個名字一直受到很多人的詬病,嘲諷總管是一位縫合怪,只會東拼西湊。“李義山”這個名字總管借鑑的是晚唐詩人李商隱,他的字是義山,“毒士”之名則是來自於賈詡。不過,雖有借鑑之處,卻不得不承認總管塑造了一個鮮活的角色。

春秋國戰,人才輩出,策士璀璨,徐驍身旁便有兩人,並稱為他的左膀右臂,左趙右李,大體上是一人謀略一人決斷。其中,趙長陵擅長陽謀,李義山側重陰謀,眾多有損陰德的絕戶計皆是出自他手,西蜀破國,他提出高於車輪者,無論婦孺,皆殺,以至於蜀州至今提及李義山都可讓小兒止啼。

《雪中悍刀行》:李義山篇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但是,萬萬不能以為李義山只會絕戶計等陰險謀算,戰爭的最終目的終究是為了和平,在國戰中,屍橫遍野,以殺止殺是不得已而為之。

李義山是當之無愧的全才,無論是帶兵治政,還是廟算運籌,都是信手拈來。九國混戰,他只是被趙長陵的鋒芒遮掩,施展不開,連趙長陵也是心懷愧疚,他在世,只會讓李義山無法盡全力而為之。然而恰恰是李義山讓出的這一小步,令他們兩人的配合,天衣無縫,幫助徐驍馬踏六國。

在黃龍士眼中,天下謀士無數,被他考評上上的不過九人,毒士李義山位列探花。在王祭酒眼中,李義山才是春秋第一謀士,趙長陵、納蘭右慈都是超脫不了一個時代的視野,算不得最頭等的謀士,而黃三甲則是把棋子全部打散了卻攏不起來,但是李義山可以。

《雪中悍刀行》:李義山篇

(圖片來源於網路)

摔玉容易,補玉何其難?

春秋國戰後期,徐家軍無形中被分為兩派,一派以李義山為首,西壘壁之戰後主張徐驍立即北上返京,另一派則是以趙長陵為核心,一鼓作氣拿下半壁江山後,竭力主張割據自守以謀劃江而治,再打一場類似西壘壁的大戰,以此來決定天下歸宿。

這是徐家的一個岔路口,最終的結果是徐驍封王就藩,李義山造就了徐驍“家北涼,趙天下”的格局,而像吳起、徐璞等徐家大將則心灰意冷選擇離開軍伍。

另外,在徐家內部還有一個紛爭,誰來執王旗?姓徐還是姓陳?這又是一場趙長陵與李義山的“爭鬥”,只是趙長陵英年早逝,這一派缺少了主心骨而落敗,最後又似乎決定了陳芝豹的單騎赴西蜀。

李義山說過,北涼一旦交給陳芝豹,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北涼更好,天下更壞。

《雪中悍刀行》:李義山篇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他的立足點好像一直如此,從來不是一家一姓,而是放眼整座天下,不過,他也是人,對於北涼的感情,他比誰都深,嘔心瀝血,哪怕病死之後,也為自己的弟子留下十六策與三十四議。

整座天下,李義山最無愧北涼,只是可惜不能再活得久一點,否則龍椅之上坐著的未必不會姓徐。

最後,也不知他是否知曉納蘭右慈對他的那份愛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