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第一個“女皇”:雖無皇帝之名,卻大權在握,隨意廢立皇帝

歷史上第一個“女皇”:雖無皇帝之名,卻大權在握,隨意廢立皇帝

呂后為兒子鞏固地位,讓劉邦死心

呂后和劉邦是一對老夫少妻,呂后之所以嫁給劉邦,完全是其父認為劉邦以後會有出息而做的決定。

兩人結婚後不久,劉邦就走上了造反之路,而呂后也成為叛亂者家屬,受到通緝,只能到處躲藏。

劉邦在造反初期,實力不強,只能四處打游擊,但讓他感到奇怪的時,不管他藏得多麼隱蔽,呂后總能找到他。

劉邦很奇怪,就問呂后是怎麼找到自己的。呂后當著眾人的面說她看見天上有天子云,就順著這奇異的雲彩找到了劉邦。

呂后的話讓跟著劉邦混的人都覺得劉邦日後有當皇帝的命,而劉邦的名氣也逐漸大了起來。

但是,劉邦並不因此而感謝呂后,相反,作為一名酒色之徒,劉邦幾次失敗時,都將呂后拋棄,最後還讓呂后當了項羽的人質,幾乎死於項羽之手。

而即便在戰敗時,劉邦也不忘沾花惹草,娶了戚夫人當妾,還生下了兒子如意。

劉邦當皇帝后,在選擇繼承人方面,對呂后所生的長子劉盈不滿意,相反對戚夫人所生的小兒子如意非常寵愛,有廢除劉盈太子之位,而另外立如意的想法。

呂后知道了劉邦的心意後,非常著急,她知道如果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不保,那麼自己的皇后位置,也肯定長不了了。

為了保住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呂后想到了一個辦法,她把當時著名的四位隱士商山四皓請來當太子的老師。

歷史上第一個“女皇”:雖無皇帝之名,卻大權在握,隨意廢立皇帝

因為商山四皓的名氣非常大,劉邦也知曉,並且曾經多次請四人出來做官,卻被這四人拒絕,現在,見這四個人甘心當自己兒子的手下,他覺得很奇怪,就問他們為什麼拒絕自己,卻接受兒子的邀請。

這四位隱士告訴劉邦,因為劉邦不尊重讀書人,所以他們不願意為劉邦效力,但太子卻敬重讀書人,所以他們願意成為太子屬下。

劉邦聽了,知道自己兒子根基已經非常穩固,不是自己想撤換就能撤換的,為了維護皇權穩定和劉家天下,劉邦打消了撤換太子的念頭。

正是因為呂后出色的策劃,才保住了自己兒子的太子之位,也為自己日後執掌大權打下了基礎。

呂后耍心眼,步步收權

呂后的兒子即位後,沒有當很長時間的皇帝,就因病去世了。呂后在為兒子送葬時,雖然表面上表現得很悲痛,但卻沒有流淚。這讓一些大臣看了,覺得很奇怪。

這時,在朝中當官的張良的兒子去見當時的宰相陳平,問他知不知道呂后這樣做是為什麼?陳平當然不知道。

張良的兒子說,皇帝是太后唯一的兒子,他死了,太后當然悲痛,但她之所以忍住悲傷不流淚,是擔心宰相這樣的老臣對她不利。

陳平聽了,非常惶恐不安,因為呂后在垂簾聽政時展現的殘酷手段,已經讓他覺得呂后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現在,她對自己這樣的老臣有警覺,那麼,今後自己的日子就難過了。

歷史上第一個“女皇”:雖無皇帝之名,卻大權在握,隨意廢立皇帝

於是,陳平就問張良的兒子應該怎麼辦?張良的兒子就出了個主意,讓陳平辭職,並向呂后建議讓呂家子弟來當官,這樣,呂后就會心安,也就不懷疑老臣有什麼不軌之心了。

陳平覺得這主意不錯,第二天就主動向呂后提出辭職,並建議呂家子弟擔任朝中重要的職務。呂后聽了,非常滿意,接受了陳平的辭職,並安排了呂家子弟掌管了朝中的軍政大權。

一切都安排妥當後,呂后才安心為兒子舉行了葬禮,並在葬禮上痛哭失聲。

呂后的算計可謂是一箭雙鵰

呂后雖然是劉邦的皇后,但在垂簾聽政上,並沒有得到老臣的全力支援,相反,劉邦手下的軍功集團一直都在找機會想掌握大權,這樣,就和呂后產生了矛盾。

呂后之所以能暫時維持局面,因為她具有皇太后這個身份,作為皇帝的母親,陳平等老臣子必定不能和她唱反調,但呂后在朝廷上勢單力薄,如果不想辦法扭轉局面,在兒子死後,軍功集團肯定會藉機反對她。

因此,呂后才想出這麼一個辦法,讓陳平帶頭辭去宰相職務,再讓她提議讓呂家子弟掌權,這樣,呂后就有了幫手,也就免除了後顧之憂。

如此重要的事情,呂后為什麼會想到要讓張良的兒子出頭呢?因為當時張良的兒子年齡小,只有十幾歲,雖然在朝中做官,但靠的是老爸的牌子,不會有什麼人會把他的意見當回事。

這就是呂后的高明所在。因為事關自己能否掌權的大事,如果派一位老臣或者自己的親信出面,肯定會引起陳平的警覺和其他老臣的反彈,這樣一來,他們就很容易團結起來對抗自己。

歷史上第一個“女皇”:雖無皇帝之名,卻大權在握,隨意廢立皇帝

但是,讓張良的兒子出面,卻能抵消這些懷疑,反而能引起陳平等人的錯覺,認為這背後一定是張良在出謀劃策。要知道張良是開國功臣,是和韓信、蕭何並列的三傑之一,陳平等老臣肯定會買張良的面子,對他兒子的提議,不會輕易反對,這樣,呂后就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同時,如果事情辦得不順利,那麼,呂后也有退步的餘地,因為張良的兒子年齡小,如果事情真的引發反彈,呂后可以說這是小孩在瞎掰,與自己無關,讓大家不要把小孩說的話放在心上。

這樣,就可以化解與老臣之間的矛盾,不引起直接的對抗,以後再找機會。

可以說,呂后想到這個辦法,是聰明之極,完全讓自己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主動地步,而事情發展之順利,也出乎她的意料,陳平等老臣完全按照她的意願,滿足了她要求,使得她輕而易舉獲得了決定權,由此拉開了呂后掌權的序幕。

由此看來,呂后能得勢,不僅僅因為她的身份高貴,而在於她的確有一個高人一等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