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一百名人圖】帝王之師張良是襄汾人?

西 漢

張 良

(?—前186)。山西襄汾人。

漢高祖劉邦最重要的謀臣,稱“王者師”。

鴻門宴上使劉邦免被殺害;

又獻計都長安、燒棧道、下馬邑、立相國(蕭何)等,

奠定了大漢基業。

鴻門解危難,高見定都城。

謀士獻良策,大漢基業成。

【三晉一百名人圖】帝王之師張良是襄汾人?

字子房,素稱留侯,本姬姓,戰國末年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人。其先為晉國大夫,三家分晉,遂相韓。祖父開地,父平,先後相韓君五代。秦滅韓,他以全部家財求客刺秦王,得力士,造百二十斤鐵椎,在博浪沙狙擊秦皇,誤中副車。秦王怒,急命追捕,遂亡匿下邳,更姓名為張良。

“良嘗步游下邳圯(橋)上,有一老父,墮履圯下,謂良曰:‘下取履,履(穿上)我。’”張良以其為老者,都一一照辦了。後,老人送他一部書,告他說:“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學好這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原來這是一部《太公兵法》,“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秦政暴虐,天下大亂。農民軍和諸侯殘餘紛紛在全國舉兵。沛(今江蘇沛縣)公劉邦“將數千人,略地下邳西”;“良亦聚少年百餘人”,“道遇沛公,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認為很好),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懂)。良曰:‘沛公殆天授(天資聰明)。’故遂從之。”(《史記·留侯世家》)

【三晉一百名人圖】帝王之師張良是襄汾人?

公元前206年,劉邦率二萬軍西攻武關。張良獻計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視)。其守將屠者(屠戶)子,易動以利。益(多)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人持重寶啖(餌誘)秦將。”果然,守將欲叛秦。張良又提出:“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懈怠)擊之。”沛公引軍擊秦軍,奪關,戰藍田,秦軍潰,遂佔咸陽。秦三世子嬰,八月即位,十月投降。始皇帝建立的大一統帝國被劉邦滅亡了。

劉邦入秦宮,見“宮室帷帳狗馬重寶婦女以千數,意欲留居之。”張良以利害曉之劉邦:“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沛公遂還軍壩上,在天下人的心目中保持了一個為民除暴安良的形象,受到擁戴。

【三晉一百名人圖】帝王之師張良是襄汾人?

是時,霸王項羽的軍力比劉邦強大得多,見劉邦先入關滅秦,遂率軍進駐鴻門,欲擊劉邦,劉邦處境十分危險。張良又獻計:拉攏項羽季父項伯,使其在項羽面前說關討情,不發動進攻。在鴻門宴上,亞父范增召項莊舞劍,意欲剌殺沛公。張良急召隨將樊噲進帳護衛;又助沛公施“金蟬脫殼”計,逃離險境,保住性命。

在定都上,左右大臣皆山(崤山)東人,多勸高祖都洛陽。張良細剖形勢,說:“洛陽小,不過數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敵,此非用武之國也。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保證軍隊供給)。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遂都關中,事實證明,都關中對劉漢利莫大焉。

此外,張良獻計“燒棧道”,“下馬邑”,“招諸侯”,薦黥布,封雍齒,立相國(蕭何)……“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對建立和鞏固劉漢王朝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太史公司馬遷說:“高祖離困者數矣,而留侯常有功焉。”張良不愧“為王者師矣”!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人謂)良未賞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也,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

今襄汾縣龜山上有張良廟、祠,山後有張良墓洞。山下張相村,皆留侯張良後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