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渲染?主力變成山東六國,原因在此

導語:《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刻意渲染,戰爭主力由韓趙魏三國變成山東六國,各諸侯國公敵由秦國變為齊國,原因在此

《大秦帝國》作為一本描寫戰國時代歷史的歷史性小說,其中刻畫了很多著名的戰爭,比如說長平之戰,比如說秦國發動的幾場滅國之戰,再比如說我們今天所要重點介紹的伊闕之戰,這些戰爭無一例外地都推動了當時歷史的發展。

畢竟戰國時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時代,它的權力範圍劃分的非常的零散,各個諸侯國之間的利益紛爭也非常的頻繁,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多時候,國與國之間的矛盾或者是糾紛都必須要透過戰爭來進行解決,國與國之間很少能夠透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進行利益的劃分;再者一個時代之所以會有戰爭,除去利益紛爭之外,還因為國家勢力發展的強弱。

《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渲染?主力變成山東六國,原因在此

強大的國家需要進一步開疆拓土以繼續增強自己國家的實力,尤其是在戰國時代那樣的亂世。戰國時代與其它的亂世像是三國兩晉或者是五代十國還不一樣,在戰國時代那些參與天下紛爭的諸侯國都是名正言順的,它們傳承先輩自古以來就有的勢力範圍,它們本身的權力鬥爭比三國兩晉時期的那種臣子之間的權力爭鬥更加的複雜,波及的範圍也更加的廣。

因此,在春秋戰國時期,那些諸侯國之間經歷了幾百年的紛爭,最終才到達一個統一的境地;在這幾百年當中所發生的戰爭不計其數,大大小小的兼併戰爭讓春秋戰國時代變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為戰亂繁雜的時代,同時這個時代也讓中國的歷史變得更加立體,更加輝煌起來。

伊闕之戰讓韓趙魏三國受到重創,拉大了秦國與其他諸侯國的差距

我們今天所要講到的伊闕之戰,就是春秋戰國時代裡一個非常著名,非常重要的戰爭。歷史上的伊闕之戰是以韓趙魏三家為主力的,在這一場戰爭當中,韓趙魏三家聯合攻打秦國,但最終卻被秦國的武安君白起斬首聯軍二十四萬。

這場戰爭結束之後,韓趙魏三家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軍事實力,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陷入了沉寂的狀態,同時也更加地拉大了秦國與其它國家之間的差距,更是給山東六國的人們敲響了警鐘。

在當時那個時段,秦國是剛剛結束了自己內部的混亂爭鬥,秦昭襄王剛剛從燕國回到秦國繼承王位,他的根基還不是十分的穩定,秦國內部還沒有真正能夠嶄露頭角的大將,白起還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千夫長,在這種情況之下,山東六國的人都將這個時期看作是攻打秦國最好的時機。

《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渲染?主力變成山東六國,原因在此

伊闕之戰,韓趙魏三國偷雞不成蝕把米

畢竟秦國一直以來發展的都十分的穩定並且很迅速,即便是蘇秦提出了合縱的策略之後,山東六國也不敢輕易的攻打秦國,就更不用說當時的秦國還佔據著有天下第一關之稱的函谷關了,函谷關本身就是易守難攻的,再加上秦國具有高超戰鬥力的軍隊和它良好的經濟基礎,六國之人從來都不敢輕敵冒進。

可是這一次秦武王去世,秦國出現了一段時間的權力真空,秦昭襄王原本在燕國做人質,剛剛回到秦國根基不穩,同時白起又沒有嶄露頭角,這讓山東六國抓住了一個機會,在這樣一場戰爭當中,韓趙魏這三個國家卻沒有嚐到一點甜頭,反而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這樣的結果可謂是非常值得人們警醒的。

《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的主力被改成山東六國

不過在《大秦帝國》這本歷史小說當中,作者將這樣的一場戰爭進行了修改或者說是藝術加工,書本當中描寫的是那次戰爭的主力是山東六國,同時,還將孟嘗君和春申君的形象加入了進去,充分的表示了山東六國對這次合縱戰爭的重視。除此之外,書本當中還加入了另一個細節,那就是在戰爭即將要爆發的時候,齊國的齊王趁著聯軍在前線抵抗秦軍,鑽了秦軍防禦不及的空子吞併了宋國。

《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渲染?主力變成山東六國,原因在此

宋國在那個時候算是一箇中等的諸侯國,雖然比不上戰國七雄的土地面積廣大,但宋國卻地處十分重要的地段,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同時它的土地也非常的肥沃,在中國古代那個重視農業經濟發展的時代裡,宋國的那一片土地對於發展農業經濟具有很重要作用。

宋國地緣政治十分重要,各諸侯國對其虎視眈眈,卻不讓別國獨吞

因此,各大諸侯國對宋國可以說都是虎視眈眈的,但是因為宋國的戰略意義實在是太過重要,貿然出兵攻打宋國會引起其它國家的共同敵視,同時,宋國又是明面上臣服於秦國的一個小國,如果與宋國發生軍事衝突,那麼秦國必定不會袖手旁觀。

因此,每一個國家都沒有絕對的把握吞併宋國,這也就是為什麼宋國憑藉著一箇中等諸侯國的身份卻能夠在戰國時代這樣天下大亂的時間段裡生存下去的原因。可是齊國的齊王卻設下了一個圈套,先是組織山東六國的軍隊合縱攻秦,在兩軍對戰的時候,趁著秦國防禦上出現漏洞的時機,一舉吞併了宋國。

《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渲染?主力變成山東六國,原因在此

宋國被齊國吞併,對伊闕之戰的結果影響重大

齊國做出這種舉動之後,孟嘗君擔心參與合縱攻秦的齊國軍隊,會受到其它國家的仇視而全軍覆沒,便私自做主將軍隊全都撤離了戰場,連夜趕回了齊國,也正因如此,韓趙魏三個國家的二十四萬聯軍才會孤立無援,才會被武安君白起斬首在戰場之上,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韓趙魏三家與齊國結下了死仇。

這樣的一種藝術加工,在邏輯上面是沒有漏洞的,可是我們需要探討的是,作者為什麼要加上這樣一段藝術加工呢,或者說伊闕之戰這場戰爭本身對於整個時代格局的變化或者說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能夠起到什麼樣的獨特作用呢?為什麼作者要在這場戰爭上面新增上這樣一種藝術形式?我們今天做了重點的分析一下,作者為什麼要進行這樣的藝術加工?

《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渲染?主力變成山東六國,原因在此

伊闕之戰是戰國時期一場大規模戰爭,對歷史有很強推動作用

首先伊闕之戰,這場戰爭本身對於戰國時期歷史的發展,有很強的推動作用。伊闕之戰是戰國時代的一場規模比較龐大的戰鬥,單純是韓趙魏三家死亡的人數就達到了二十四萬,在中國古代那個醫術並不發達的年代裡,二十四萬可以說是非常龐大的數量了,佔當時人口的百分比也十分之重,可是單純的這麼一場戰爭就讓三個國家共計損失二十四萬多人,由此可見這場戰爭的規模。

除去規模之外,這其實還是在蘇秦提出合縱政策之後,六國第一次大的軍事行動,雖說在歷史記載的這場戰爭當中,主要的角色是韓趙魏三家,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楚國齊國和燕國就沒有參加這場戰爭,只不過是因為韓趙魏三家距離秦國比較近。

同時,這三個國家又與秦國的仇恨比較深,因此在這場戰爭當中,這三個國家才會成為戰鬥的主力。這場戰爭的爆發其實可以說是戰國時代格局漸漸變化的一個表現形式。

《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渲染?主力變成山東六國,原因在此

在秦孝公的時候,秦國是一個非常默默無聞的國家,它並不能夠引起山東六國的重視,而到了秦惠文王的時候,因為魏國經歷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這兩場失敗失去了很大一部分軍事實力。因此,整個戰國時代的格局從魏國一家獨大的階段變成了戰國七雄諸侯爭霸,群雄逐鹿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大家的實力基本上都是相當的,一些實力差距比較大的國家相距又比較遙遠,所以基本上相安無事,沒有什麼大的戰爭爆發。

但是慢慢的這種短暫的平衡就被打破了,那是因為秦國在繼續進行商鞅變法之後變得越來越強大,它的強大慢慢地引起了山東六國的警覺,所以才會有後來蘇秦所提出的合縱,才會有六國的合縱攻秦。

伊闕之戰被極力渲染,意味著秦國實力達到新高度

其實我們縱觀整個戰國時代的歷史,除了秦國,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引起其它國家多次的聯合攻打。所以伊闕之戰的爆發,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秦國的實力已經到達了一定的高度,同時,它也標誌著秦國一家獨大的歷史階段正在慢慢的到來。

《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渲染?主力變成山東六國,原因在此

所以伊闕之戰其實對戰國時代的歷史發展擁有著很大的作用,這樣的一場戰爭雖然知名度不如長平之戰高,但是它的作用就不見得比長平之戰要低。因此,對於這樣的一場戰爭在一本極其需要氣氛去渲染的歷史小說當中,是非常需要利用大量的筆墨進行描繪的。這是第一個為什麼作者要在伊闕之戰上面耗費大量的筆力的原因。

作者透過渲染伊闕之戰,將各諸侯國的公敵從秦國變成齊國

其次,在戰國中期的時候,齊國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絕大部分源自於齊國執政君主的決策變化,齊國一直都是一個以吏治為首的國家。從齊威王開始,齊國所向往的就是一種國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執政方式或者說執政目的,它更加希望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希望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希望君主能夠廣開言路集思廣益,這一點其實非常類似於孟子所說的王道,見效時間非常的慢,但是對於人民確實有實實在在的好處的。

《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渲染?主力變成山東六國,原因在此

因此,齊國在戰國時代的形象並不像秦國或者趙國那麼強硬,它是一個經濟發展大國,同時也是一個政治比較親民的國家。可是這個國家卻在齊湣王的時候發生了一個轉折,齊湣王,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暴戾的君主,他繼位之後認為齊國能夠打出天下一統中原。

於是為了能夠擁有支撐自己實現霸業和理想的軍事實力,他不斷的在國內徵兵,同時不斷地增加平民百姓的賦稅,使得整個齊國怨聲載道,與此同時,他還不斷的挑釁周邊國家,尤其是對燕國發動了多次戰爭,侵佔了燕國很多的土地,以至於導致後來燕昭王忍無可忍,在國內進行變法之後任用樂毅為將聯合其它五個國家的軍隊聯合攻齊。

《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渲染?主力變成山東六國,原因在此

齊國在這樣的一場風暴當中幾近滅亡。因此在那個歷史時間段,齊國可以說是代替了秦國成為了戰國時代其它諸侯國的公敵,這樣的一種轉折不僅僅是給了齊國致命的打擊,同時還給了秦國更好地發展時機。

這樣的一種過渡階段自然是需要在書本當中好好展示的,所以作者才會選擇透過藝術加工伊闕之戰的形式來表現這種過渡階段,來不動聲色地將那個時代的公敵從秦國變成齊國,這是作者為什麼會運用大量的筆墨去勾勒伊闕之戰的第二個原因。

綜述

筆者認為,歷史的發展往往都是一環扣一環的,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往往都會成為許多歷史事件發生的先決條件,無論是真實的歷史也好還是歷史小說或者是史料記載當中也好,這樣的關聯都是我們無法去避免的,也是我們無法去否認的。

這一點不僅僅=發生在春秋戰國時代,再後來的許多的王朝更替當中都有體現,而中國的歷史就是在這樣迴圈往復的王朝更替當中不斷地輪迴向前。在伊闕之戰之後,韓趙魏三個國家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沉默,之後又聯合秦國、燕國和楚國一起攻打齊國,在這樣的戰爭當中恢復了部分元氣,但後來燕昭王並沒有選擇滅亡齊國,齊國復國之後又重新成為了一個諸侯大國。

《大秦帝國》中伊闕之戰為何被渲染?主力變成山東六國,原因在此

而那個時候秦國已經發展到了接近鼎盛的階段,山東六國又重新聯合起來共同將矛頭對準了秦國,畢竟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利益的驅使之下,各個國家都會以保證自己的權力作為基礎,可是它們腐朽的制度和古老的政策已經不能夠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了,即便是以它們六個國家的實力去對抗秦國一個國家的實力,它們最終還是失敗了。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消滅了最後一個國家齊國,統一了中原,從此也廢除了分封制度,改成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度,奴隸制社會正式結束,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正式開始,秦王嬴政也便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

參考文獻:《左傳》、《資治通鑑》、《史記》、《過秦論》、《戰國策》、《後漢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