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觀滄海》解讀:為何中國人自古至今,都有強烈的國家歸屬感?

你可能無法想象,從“滅黃巾,討董卓”到“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僅用了11年。

你可能無法想象,曹操用11年的時間,從末流小吏成為一朝之相,是在他29歲到40歲之間完成的。

公元200年,曹操又做了一件大事——統一北方。在這場大戰之中,曹操以少勝多,挫敗河北袁紹,因此,史稱官渡之戰。

這一年,曹操45歲。

從《觀滄海》解讀:為何中國人自古至今,都有強烈的國家歸屬感?

公元207年,為了肅清袁紹殘部,曹操親率大軍北上。到達碣石山時,曹操見大海波濤洶湧,氣勢恢宏,便躍馬揚鞭,登山觀海,寫下了《觀滄海》這首壯麗的詩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一年,曹操52歲,已到了知天命之年。當他登上四百年前秦始皇也曾登過的碣石山,瑟瑟的秋風讓他的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於是,他將自己一統天下的抱負融匯到了詩歌裡。

事實上,當我們從“大一統思想”的角度去看待曹操時,無論他是想竊取漢朝的天下,自立為王,還是借漢朝之名,掌天下之權,將已經四分五裂的漢朝天下重新統一,已成為是曹操的根本目標。

從《觀滄海》中,我們可以看到,曹操對天下一統的追求與渴望。

從《觀滄海》解讀:為何中國人自古至今,都有強烈的國家歸屬感?

01

那一天,曹操登上碣石山,俯視滄海。大海的壯闊盡收眼底。

這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第11年,這11年間他已深刻體會到,站在權力中央給他帶來的優越感。

所以,這些生逢亂世,又接近權力頂端之人,如袁紹、曹操、孫權、劉備等,無論是中興漢朝,還是重立國號,這些人皆以自己能實現國家統一為畢生功業。

於是,中國人追求“大一統”的思想便衍生出一種“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思維,即以殲滅競爭者,實現自我意志最大化的統一。

無論是楚漢相爭還是三國相爭,抑或在每個改朝換代的時間間隙之中,各軍事力量之間的鬥爭,或多或少都是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完成天下一統的。

從《觀滄海》解讀:為何中國人自古至今,都有強烈的國家歸屬感?

02

那一天,曹操見到屹立在海平面上的海島,草木豐茂,此時雖已入秋,島上的樹木和花草並無半點蕭瑟之感。

對照此時蕭瑟的秋風與眼前海島的豐茂,這是曹操對自己一統天下的決心的描述,儘管此時的曹操官渡之戰大勝,但袁紹的殘部仍然阻礙曹操一統北方,甚至一統全國,但曹操也相信著,北方乃至全國必定統一。

中國人雖然沒有宗教信仰,但認祖歸根的情結卻是我們五千年來傳承至今的家族信仰,這種信仰讓我們追溯到同一個祖先,對外說起是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炎黃子孫。

從《觀滄海》解讀:為何中國人自古至今,都有強烈的國家歸屬感?

03

那一天,曹操眺望遠方,茫茫大海與天相接,此時的日、月、星、漢,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

統一北方之後的曹操,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東至黃海,西至甘肅,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一帶,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

在這近4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容納著多個民族,承載著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在曹操的統治下,儼然成為了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所以,中華民族厚德而包容,懷柔異族、異國,這是我們形成大一統國家和大中華文化圈的根本所在。

自秦至清的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經歷過分裂,也遭遇過入侵,但分裂過後,必會帶來更大的統一。秦朝統一中原,西漢納入西域,唐朝收入東北,西南青藏歸入元朝,明清則奠定今日之版圖。

相較於歐洲大陸,他們雖曾有羅馬帝國對歐洲大陸的短暫統一,但倒下去之後,便再也沒有站起來過,反而迎來的是不斷的分裂,再分裂。

儘管二戰過後,歐洲各國逐漸形成聯盟,並形成如今的歐盟。但由於歐盟各個成員國的經濟實力相差較大,國情又不盡相同,又有各自的國家主權問題,因此,歐洲一體化的程序必將受到阻礙。

從《觀滄海》解讀:為何中國人自古至今,都有強烈的國家歸屬感?

歷史一再告訴我們,只有擁有歸屬感與認同感,中華民族才能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民的生活才會安穩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