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楊堅是怎樣一個人?跟大家想象中的大不一樣

隋文帝楊堅原來是北周的重臣,官至北周左大丞相,位列百官之首。當時北周的小皇帝宇文闡還不滿十歲,因此國家大事其實完全都是楊堅說了算。在大權獨攬之後,楊堅萌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並積極付諸行動。

在經過一番激烈血腥地權力爭奪後,楊堅最終打敗了北周皇室宇文家族及其支持者。公元581年,楊堅逼迫北周小皇帝禪讓帝位,改國號“隋”,史稱隋朝。

歷史上的楊堅是怎樣一個人?跟大家想象中的大不一樣

楊堅的諡號是“文皇帝”,歷史上擁有這一諡號的皇帝,基本都是一代賢君,比如漢文帝劉恆、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明成祖文皇帝朱棣、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極。按照諡法分類,“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那麼,楊堅被稱為隋文帝,其為人處世是否跟他的諡號相匹配呢?

和歷史上許多開國皇帝一樣,楊堅擁有果斷、冷酷的個性。他在處理北周皇室成員的問題上,採取了毫不留情的做法,北周諸王被屠戮殆盡。一位儒家大臣勸告新皇帝沒必要這樣趕盡殺絕,楊堅怒斥道:“君書生,不足與議此!”當然,作為一個帝王,對政治對手採取痛下殺手的行為算不得是什麼瑕疵。

歷史上的楊堅是怎樣一個人?跟大家想象中的大不一樣

如果說楊堅在處理北周皇室成員方面的做法還算情有可原的話,他在對待自己身邊大臣的態度上就令人搖頭了。楊堅在與自己手下大臣相處的時候,經常表現地易於發怒。他多次在皇宮大殿上親自鞭打大臣,甚至還曾將一個大臣直接鞭打致死。事後他又感到後悔,並主張廢除笞刑。然而一旦大臣惹其發怒,他又將帝王應該仁慈寬厚的古訓拋諸腦後了。

有一次,有位大臣勸他在政策方面不要朝令夕改以至於引起百姓不安。本來這句話沒什麼不妥,然而過度敏感的楊堅卻認為大臣這是將他與西漢的篡位者王莽相提並論(王莽篡漢後,不斷髮布新政令,由於步子邁地太大,脫離了社會實際情況,最後導致國內經濟崩潰,王莽政權也被推翻了)。他怒斥大臣說道:“爾欲以我為王莽邪?”面對皇帝的斥責,大臣嚇得趴在地上不敢動。

到了晚年的時候,楊堅變得越來越多疑,除了次子楊廣外,其他兒子和身邊的大臣都成了他懷疑的物件。他將皇太子楊勇、皇四子楊秀貶為庶人,將當年幫助他奪取江山的大功臣高熲免去一切職務。虞慶則、史萬歲等功臣故舊則因各種莫名其妙地理由遭殺害。

歷史上的楊堅是怎樣一個人?跟大家想象中的大不一樣

楊堅雖然待人嚴厲,但非常值得肯定的一點是他堅持了一個重要原則: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公元597年,楊堅的第三子秦王楊俊違反了法紀。楊堅下令免去他的所有職務,圈禁在王府之中。當時很多大臣認為楊俊的過失並不算太大,沒必要受到如此重罰。楊堅很乾脆地拒絕了所有為楊俊開脫罪責的請求,他說:“我是五個兒子的父親,如按這意思,何不另外製定一個天子兒子的法律?想當年周公可以誅殺管叔與蔡叔,我和周公相比還差得很遠,怎能有損法律的尊嚴呢?”

此外,楊堅還是一位堅強和有成就的統治者。他在位期間完成了國家的統一,結束了中國近三百年的大分裂狀態。他建立了著名的三省六部制,這項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對後世影響深遠。楊堅勤於工作,經常把白天沒處理完的事情帶到寢宮裡繼續完成。他非常重視法律工作,對於一些重罪判決,經常親自進行審查。

因此,對於隋文帝楊堅的評價,不能簡單用好或者壞來一言概括。他是一個性格複雜的帝王,他的優點和缺點都同樣明顯。不過,楊堅的諡號“文皇帝”似乎和他的生平言行並不相符。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