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生活面面觀:種麥炙豬存要術,搴裙縱馬飲酪漿

王肅(464-501年)在當時的南北雙方都大大有名。他原是南方人,出身琅琊王氏,是王導的後裔,屬於南方首屈一指的僑姓世族。父親王奐被齊武帝蕭賾所殺後,王肅於493年歸降北魏,北魏孝文帝命他率兵南征,王肅擊敗齊軍,也奠定了他在北魏政府中的地位。孝文帝的遷都、漢化等政策,都曾經徵詢王肅的意見。孝文帝死後,王肅出任尚書令,參與朝政,曾率領十萬大軍接應南齊大將裴叔業投降北魏,大勝南齊追兵,官拜都督淮南諸軍事、揚州刺史,成為北魏的南方軍區司令,身系南方國防重任。

王肅在江南娶妻謝氏,投奔北魏後,孝文帝將寡居的妹妹陳留長公主嫁給他,這位南朝世族遂成為北朝駙馬。此時他在南方的妻子,出身陳郡的謝氏夫人已經拖兒帶女跑到北魏,面對丈夫再娶,便作了一首五言詩送去給王肅:

本為箔上蠶,今作機上絲。

得絡逐勝去,頗憶纏綿時?

(譯:本來是竹蓆上的蠶絲,現在成了紡織機上的線。順著線爬上去,是否還很想念從前的纏綿時候?)

這首詩送到駙馬府,陳留長公主看見,提起筆來代替王肅回答說:

針是貫線物,目中恆紝絲。

得帛縫新去,何能納故時?

(譯:針是用來穿線的東西,眼裡永遠容納絲。線遇到帛就縫新衣去了,哪能容納舊日子?)

一南一北謝氏、元氏兩位王夫人都是才女,兩位才女以筆代劍,高來高去地交鋒一招,在文學造詣上真是難分勝負。此番比劃雙方都採用南朝民歌慣用的諧音手法,“取瑟而歌”,婉轉表達自己的意思。謝才女用“絲”諧音“思”,用“絡”諧音“洛”,意思是問王肅,夫君你到洛陽順著竿子爬到高處,還想念我們往日的纏綿嗎?元才女則用“紝”諧音“任”,用“絲”諧音“思”,意思是任憑你怎麼思念,舊日子是沒有容納的地方了。這位公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回覆的詩採用謝夫人原詩的韻腳“絲”“時”二字,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有記載的第一首“和原韻詩”,非常不容易,由此也可見北魏皇家漢文化教育的成果。

元氏是大魏公主,身份尊貴,隨扈如雲,既然替丈夫出手,親筆拒絕,謝氏夫人當然沒辦法再和王肅複合,然而北魏政府對這樣一位南朝頂級世族女性照樣甚為優待,歡迎她在洛陽住下去。後來她與王肅生的大女兒王普賢入宮,成為宣武帝的嬪妃,封貴華夫人,小女兒也嫁給廣陽王元淵,可見南北朝時雖然南北對立,但雙方的高層其實是對等的,充分顯現出貴族式的政治與社會形態。至於夾在中間的王肅,其尷尬可想而知。為安撫公主,這位南朝來的駙馬欲向第二任妻子表明心跡,方法就是建造正覺寺,送給公主作為休閒之所。王肅用“正覺”二字為寺名,應該有他意在言外表明心跡的特殊用意;用建造佛寺來寵妻,則是當時洛陽達官顯貴的風氣了。

北朝生活在飲食上與南方有顯著差異。北方以羊肉為珍貴食物,宴會必備,搭配的飲料除酒以外就是酪漿。酪漿,一說就是馬、牛、羊的奶,另一說是將奶油攪打,取出油脂後剩下的液體,不論如何,酪漿來自動物的乳汁,有時還會經過發酵,帶有酸味。對於吃慣米飯配魚湯,喝慣茶的南方人而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王肅就親身體驗過。

王肅剛到北魏時,不吃羊肉、酪漿這些東西,常吃鯽魚羹,渴了就喝茶。洛陽的上層人士瘋傳王肅喝起茶來就是一斗,給他起個外號叫“漏卮”。幾年以後,一次孝文帝大宴百官,王肅吃下許多羊肉,喝掉不少酪漿。孝文帝覺得奇怪,對王肅說:“你覺得中原的味道,羊肉比起魚羹怎樣?茶水比起酪漿怎樣?”王肅對答說:“羊是陸地產品中最好的,魚是水族中最佳的。人喜好不同,因此各自都可稱珍品。如果說味道,優劣就很清楚。羊好比齊、魯這樣的大邦,魚好比邾、莒這樣的小國,唯有茶沒得比,只配給酪作奴隸。”孝文帝大笑。旁邊彭城王元勰對王肅說:“您不看重齊、魯大邦,反而愛邾、莒小國。”王肅對答說:“家鄉所喜歡的,我也不得不喜歡。”彭城王又說:“您明天光臨我家吧,我會為您準備邾、莒的食物,也有酪奴。”從此茶在北魏高層圈子裡又叫“酪奴”。

北魏官員的待遇與福利

北魏官員的待遇與福利不差。依照均田制的規定,地方官員按品級授給公田,已如前述,中央官員則發給俸祿,多用實物發放,包括米、肉等。《魏書·食貨志》記載北魏末年府庫空虛,國家財政出現危機,只得厲行撙節政策,把發給官員的米、肉減半,一年“省肉百五十九萬九千八百五十六斤,米五萬三千九百三十二石”。依此計算,正常情況北魏政府每年要發出米107864石、肉3199712斤作為官員薪俸,摺合現代度量衡制,米約5695219公斤,即每月約474602公斤;肉每年要發出約1407873公斤,即每月約117323公斤。

在此之前,北魏政府早已入不敷出,就停發了給官員的配給酒。這是官員的一種福利,停止後每年節省的用來釀酒的米有53054斛零9升,摺合現代度量衡制,約當1591623公斤;雜谷6960斛,約當208800公斤,208。8噸;面300599斤,約當132264公斤,132。64噸;三者相加,每年釀造官員福利酒就需要1932687公斤,1932。687噸的糧食,即每月約161057公斤,161。057噸,可見其規模的龐大。

北魏官員的數目史無明文,依《魏書·官氏志》記載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皇帝下令確定一些武職官員的名額:“五校可各二十人,奉車都尉二十人,騎都尉六十人,殿中司馬二百人,員外司馬三百人。”由此來看,其中“五校”為正五品武官即射聲校尉、越騎校尉、屯騎校尉、步軍校尉、長水校尉,共有一百人;奉車都尉為從五品武官,二十人;騎都尉為從六品武官,六十人,殿中司馬、員外司馬是宮廷侍衛,更達五百人,可見北魏官員的名額不少,待遇也不錯,只要在太平盛世,這一大群人的生活堪稱愉快。

北朝生活面面觀:種麥炙豬存要術,搴裙縱馬飲酪漿

北魏時畫卷

北朝基層人民生活

對於北朝基層人民的生活,因現存資料零散,全面詳細描繪並不容易,幸好北魏末年有一位留心農業的官員賈思勰,畢生都在研究北朝時期的生產活動,寫出一本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業專書《齊民要術》,留下許多當時的農業技術,將此書配合《魏書·食貨志》研究,使我們得以一窺北朝的基層生活與農村狀況。

《齊民要術》為北魏官員賈思勰所著,成書於北魏末年到東魏之間,是中國儲存最完整的古代農業專書。“齊民要術”可解釋作“平民謀生的重要方法”,亦可解釋為“治理農民的重要方法”。

全書分為十卷,九十二篇,內容涵蓋北朝時農藝、園藝、造林、蠶桑、畜牧、獸醫、配種、釀造、烹飪、儲存以及因應災荒的方法。

全書抱持“食為政首”的精神,研究記載北朝時期的各種生產活動,舉凡五穀、瓜果、蔬菜、樹木的栽培,牲畜、家禽、魚類的養殖,酒、醬、醋、豉、羹、臛(肉羹)、菹、餅、飯、飴、糖等的製作,無不具備,還包括煮膠、造墨等,均極為仔細,並加入大量作者親身的經驗,成為探索北朝實況與研究中國農業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資料。

北方的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當時農民種植小麥的方法是:麥田裡每隔兩寸種一行麥子,每行種52株,每畝種93550株。這表示北朝農民種麥,並非將麥種在田裡隨意撒播,而是一粒一粒、一行一行,有規則地埋進土裡。不僅如此,而且麥種上的土要厚約兩寸,這是甚為精細的耕作方式,代表農業技術的進步與單位土地產量的提高。北朝一寸約當現代2。96釐米,故每行麥子相隔約5。92釐米,如此才可以使每株小麥均勻地得到陽光和雨水。如此一來,在每畝麥田間,農民必須埋下93550粒麥種。北魏均田制下男丁授田四十畝,成年婦女授田二十畝,則北魏一對農民夫妻耕種六十畝田地,若全部種小麥,就要埋進93550×60=5613000粒麥種!其工作量的龐大與彎腰、挖土、放麥種、覆土的重複次數之多,正反映出北朝農民的辛勞。這種辛勞的成果,是每收成每一斗穀物,可得五萬一千餘粒,賈思勰先生連這個數目都點算清楚,可見他實事求是的研究精神。

如果種大豆,則每行相隔一尺二寸,每行9株,1畝共6480株。大豆體積較大,故每收成一斗,可得一萬五千餘粒。

小麥提供澱粉,產生熱能,也有部分蛋白質;大豆提供優良蛋白質與油脂,這就構成了北朝農民的基本食物,也是他們營養的主要來源。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風調雨順的日子不會年年過,黃河流域的降雨並不穩定,天災頻繁,因此北朝農村都有應付荒年的方法,其中之一是利用桑葚。《齊民要術》記載每年夏季桑葚成熟時要儘可能採集,採下後曬乾,儲存起來,就成為荒年時的補充食物。

北朝食譜

《齊民要術》裡蒐集了許多北朝的食譜,有些甚至流傳到現代,例如:

烤乳豬:用還沒斷奶的仔豬,選極肥的,宰殺後去除五臟,刮光豬毛,洗乾淨,肚子裡塞滿香茅,豬體用柞木棍穿過,放在小火上一定距離處,慢慢燒烤。烤時要不停轉動,使各部分受熱均勻,避免一部分烤焦,一部分不熟;還要用清酒刷塗幾次,使豬皮發出色澤,並不斷用新鮮純白豬油塗抹,如果沒有新鮮豬油,用純淨的麻油也可以。烤成後豬體呈現琥珀、黃金一般的顏色,入口即化,肥肉潔白似雪,肉汁潤澤,乃北朝名菜。

羊肉香腸:用羊的盤腸,洗乾淨,羊肉剁細,加細切的蔥白、鹽、豉汁、姜、胡椒末調和,調到鹹淡適口,用來灌腸。這種羊肉香腸取兩條夾起來烤,切片供食,甚為香美。

北朝的甜點,《齊民要術》也有介紹,例如:

髓餅:“胡餅”的一種,北朝的胡食甜品之一。製法是用牛骨髓的油脂加蜂蜜和麵,做成麵餅,厚約四五分,寬約六七寸,放進爐中烤熟,烤時不必翻面。髓餅吃起來味道肥美,還可以經久儲存。

當然這些都是貴族富戶才吃得起,一般農民或許年節時可以吃點肉,平常就只有下面這樣的菜餚:

北朝泡菜、醃菜:北朝以蕪菁、白菜、冬葵、白芥等蔬菜製作泡菜、醃菜。

收穫蔬菜時,選擇品質較好的,用草綁成束備用。調配極鹹的鹽水,在鹽水中洗菜,然後放進甕中。如果先用淡水洗,菜就會爛掉。洗過菜的鹽水放置澄清,將上層澄清的部分倒進甕裡,到埋沒菜束為止,不再調味。在泡菜仍是綠色時撈出,以水洗去鹹汁,下鍋煮一下,跟生菜的味道沒有差別。

蕪菁、白芥這兩種菜,泡三天撈出。將黍米搗成粉末,熬成粥,取稀薄部分;搗整粒小麥做成的酒麴為粉末,以絹布篩過;將菜一行行放進甕中,相鄰行莖、葉的方向相反,行間放酒麴粉,倒入熱的湯狀薄粥,放滿整個甕,再把原來的鹽汁倒進裡面,擺一段時間即成醃菜。這種醃菜是黃顏色,味美。

北朝化妝品

北朝時的化妝品有胭脂、面霜、唇膏、香粉等。對北朝的婦女而言,胭脂是必備的化妝品,在此介紹當時的製法。胭脂的材料有二:一是基質,南北朝時採用研磨成極細粉末的白米粉;一是顏料,從紅色的花中取得。

將藜、藋、蒿等草燒成灰,倒熱水淋,取第三次淋下的灰汁澄清備用。採大量“紅藍花”的花瓣,晾乾後加灰汁揉搓,搓十多遍,到花瓣稀爛為止。用布袋裝花汁大力絞,讓紅色汁液流進小瓷盆中。再用酸石榴兩三個,取出籽搗破,加一些小米飯發酵後的酸漿調和,也用布袋絞過取汁,用酸汁調和花汁。若無石榴,用高品質的醋調和稀飯湯亦可。在花汁、酸汁混合物中放入白米粉,不可太多,只要一顆酸棗大小即可,否則顏色會不夠鮮豔。將米粉與汁液混合,用未曾沾過油的乾淨竹筷大力攪動,然後放上蓋子靜置到晚間,倒去上面的清汁,剩下的膏狀物倒進絲質小袋子掛起來,第二天半乾時,捏成小瓣,像半個大麻仁,即約直徑不到一毫米的小球,陰乾後完成。使用時加一點水,在手心揉開,塗在腮部。

農民以外的基層行業

北朝畜牧業遠較南朝發達,民間也非常重視,因此從業人員眾多,為國家重要產業。

北魏的河西走廊是畜牧地區,養有馬兩百多萬匹、駱駝一百萬匹以上,牛、羊無數,其中包含十萬匹軍馬,供首都洛陽的軍務使用,每年還要轉移一部分至山西北部,以使軍馬逐漸熟悉中原地區的氣候水土,提高存活率與妥善率。可想而知,北魏以畜牧為業的人一定不少,其分佈地從河西走廊到山西、河南,甚為廣闊。《齊民要術》裡也記下這些職業牧人的工作經驗,例如希望雄性種馬彼此不互鬥,平常就必須將它們分開來養,每匹種馬都要有自己的廄房和飼料槽;對於即將出徵的軍馬,草料應捨棄草葉,只用草莖,但要切到很細,配合穀類、豆類來餵食,飼養期間每天都需要跑步鍛鍊,這樣才能使軍馬強壯結實,能耐勞苦。

當時在漢水中、上游的漢中地區,還有一批人專門在漢水中淘取金沙,這樣的淘金人達到一千多家,繳稅就用金沙,可算北魏境內的特殊景觀。

北朝民歌

民歌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中人民生活的反映,也是研究歷史應該探訪的領域。北朝民歌特色鮮明,其原型是北方遊牧民族的一種馬上演奏的樂曲,包括許多軍樂,歌詞作者多來自北方民族,尤以鮮卑人為主。鮮卑族的民歌,本來以母語詠唱,鮮卑入主中原後,漢人因語言不同,聽而不知其意,於是有一部分被譯成漢語歌詞演唱。孝文帝大力推行漢化運動後,以洛陽為中心的帝國南部地區鮮卑語逐漸失傳,當地人改用漢語創作,從此發展出北朝民歌的後期形態,逐漸失去草原遊牧民族的特色,已經趨近於漢人民歌了。

北朝民歌純樸寫實,口語化到幾乎不需要白話翻譯,前期民歌尤其如此。其內容又常與遊牧民族的生活有關,典型的句子如: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放馬大澤中,草好馬著膘……

鮮卑民族表達愛情也十分直白,就像這首民歌中鮮卑姑娘的口吻,恨不得情郎趕快飛來:

郎在十重樓,女在九重閣。郎非黃鷂子,哪得雲中雀?

還有這個更加乾脆:

月明光光星欲墮,欲來不來早語我。

騎馬是他們的日常生活,當然有不少騎在馬上唱的歌,歌詞都毫不做作:

幽州馬客吟歌五曲之四

北朝佚名

其一

懀馬常苦瘦,剿兒常苦貧。

黃禾起羸馬,有錢始作人。

其二

熒熒帳中燭,燭滅不久停。

盛時不作樂,春花不重生。

其三

南山自言高,只與北山齊。

女兒自言好,故入郎君懷。

其四

郎著紫褲褶,女著彩夾裙。

男女共燕遊,黃花生後園。

“黃禾起羸馬,有錢始作人”這兩句坦白得可愛,用現代的語言說出來,就是“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女兒自言好,故入郎君懷”這兩句,則展現北國女兒的自信、天真與主動。北朝男女相聚喝酒,往往喝到有幾分酒意後,就排成一行,手臂相扣,一邊唱歌一邊出腳踏地打拍子,胡太后要宮女們唱《楊白花歌》,就是用這種唱法。

這樣的社會,當然會出現這樣的民歌:

李波小妹歌

北朝佚名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疊雙。

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當年李波小妹拉起裙子,跳上馬背,風馳電掣而去,左手拉弓射出一箭,右手拉弓又射出一箭,箭箭命中,那種英姿颯爽的風貌,構成北朝民歌最具代表性的內容。

北朝流行的民歌曲調,有一首稱為“折楊柳枝”,常被配出各種歌詞,前四句都幾乎完全相同,以後則自由發揮,首首不同,如:

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長笛,愁殺行客兒。

門前一株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

敕敕何力力,女子臨窗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阿婆許嫁女,今年無訊息。

請注意這首歌裡有一段和《木蘭辭》的開頭幾乎相同,以後的發展則是《木蘭辭》中的木蘭一心想代父從軍,而這首《折楊柳枝》中的女主人一心想出嫁。我們探訪至此,或許可以理解為這是北朝女子心中的兩個願望。

北魏遷都洛陽、大力漢化後,北朝民歌改以漢文寫作。像這首描述河西走廊地區繁榮的歌,已經趨近於南朝的作品:

涼州樂歌

北魏溫子升

遠遊武威郡,遙望姑臧城。

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

至於那些習於逸樂的北魏後期貴族,則沉迷在以下這類靡靡之音中,其生活與心態,竟和南朝末年的陳後主君臣沒有兩樣了:

安定侯曲

北魏溫子升

封疆在上地,鐘鼓自相和。

美人當窗舞,妖姬掩扇歌。

北朝的生活誠然多彩多姿,然而太平歲月畢竟有限,北朝建立大約一百年後,諸種因素髮展演化的結果,內部發生變動與分化,使北朝最後的四十餘年陷入分裂與戰爭,從政治到文化都發生劇烈變遷,加速向隋唐帝國賓士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