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古國——西俞國,為周王朝鎮守西北邊疆,雁門關就在這裡

之前說到過殷商俞國,俞族是一個擅長製作獨木舟的部族,到商代時國力非常強盛,與當時許多國族保持外交關係,透過聯姻紮根於方國林立的商王朝。它臣服於商,並有成員在商王室任職,以軍功著稱,卜辭中多有記載。俞國在周取代商後淪為山東夏津縣境內的一個小國,已經掀不起大風大浪,並受到魯國的管轄。擁有政治頭腦的俞國便與魯國結好,還與魯國成了親家,春秋初期“魯伯厚父盤”、“魯伯大父簋”銅器都是魯國公主下嫁俞國的見證,這足以說明俞國上層見風使舵的政治手腕。但是整個西周時期,除了山東俞國,另外還有一個帶“俞”的獨立國族,那就是本文要說的西俞。西俞,古籍中也叫西隃,先俞,“隃”以前發音為yú,現在讀shù。這個西俞部族,應該就是從商代俞國中分裂出去的。商代俞族根系強大,脈系眾多,商周大板蕩之際,這支俞氏脫離了母族,向西北遷徙,並經過長期與戎狄的鬥爭立足西北,建立西俞國。

西周古國——西俞國,為周王朝鎮守西北邊疆,雁門關就在這裡

西俞國的確切位置在哪?《竹書紀年》記載:“

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師,伐太原之戎,至於俞泉,獲馬千匹。

”郭沫若認為“俞泉”即為西俞國。《爾雅》謂“

北陵西隃,雁門是也。

”西俞國當在此一帶。《穆天子傳》:“

甲午,天子西征,乃絕隃之關隥。

”晉代郭璞認為此“隃之關隥”即為西隃雁門山關隘,是說天子西征到達這裡為止。雁門山,在今山西代縣西北部。先秦古籍中也稱勾注山,《戰國策》中提到,張儀去燕國遊說:“

趙王欲並代,與代王(代國)遇於勾注之塞。

”雁門關歷來作為軍事重地,是古代著名關隘,西俞在此立國,可見其對周王朝的統治與安定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西周古國——西俞國,為周王朝鎮守西北邊疆,雁門關就在這裡

西周晚期“不其簋”

西俞國也像山東俞國一樣臣服於周,得到了周王朝很好的庇護。西俞國地處西北,窮山惡水,周邊盡是張牙舞爪的戎狄,國境運作較為艱難,動不動會受到獫狁的侵害。古籍都一致記載王徵戎狄,至於此,可見西俞國身處周王朝的西北之疆,具有監視戎狄活動的功能。上世紀八十年代山東滕州一西周墓中出土一件銅器“不其簋”,是屬於西周晚期的秦國銅器,“不其簋”有器身和器蓋之分,分別出土於不同的地方,身、蓋都有相同銘文,應該是同一件器物,至於為什麼會分離、且秦國器物為何會出現在山東滕州就不得而知了。銘文中有“

馭方獫狁,廣伐西俞,王令我羞追於西

”的記載,獫狁可能出自商代鬼方,西周中晚期以來,獫狁成為周王朝西北部的最大危害,史書、銅器銘文中多有記載周宣王抗擊獫狁的事蹟。“不其簋”銘文記錄了周宣王時,獫狁入侵西俞,形勢危急,周王急派虢季子白(南虢國君)率領擅長抗戎的秦部族聯合周軍出征抵抗,對獫狁進行窮追猛打,一舉收復失地,保住了西俞國,也穩定了周王朝西北邊疆的安定。

西周古國——西俞國,為周王朝鎮守西北邊疆,雁門關就在這裡

不其簋銘文

據說這段記載可以與《史記·秦本紀》中秦莊公破西戎一事相對應,可能發生在同一時期,因此學者認為銘文中所說的子其就是當時的秦國國君秦莊公。秦部族也因此被周王賜為西陲大夫,真正成了抗擊西戎捍衛周王朝的銅牆鐵壁,也為後來秦國的崛起打下根基。

關於西俞國最後的結局?史書中有“

趙襄子逾勾注而破並代

”的記載,趙國是逾越西俞之地而吞併了代國,由此推測,西俞至少在春秋末年已淪為趙地了。戰國中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將代國故地劃為代郡,西俞之地劃為雁門,雁門關自古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稱,為趙國日後的強盛奠定了基礎。戰國後期,西俞故地也曾落入秦國之手,《史記·趙世家》中蘇厲向趙惠文王的遊說辭中提到:“

齊倍五國之約而殉王之患,西兵以禁強秦,秦廢帝請服,返巠分、先俞於趙。

”說得是當初秦國約齊國一起並稱東西兩帝,其目的是強強聯合對付趙國,後在蘇秦的遊說下齊泯王自廢帝號反過來親近趙國迫使秦國的野心破產,秦國被迫放棄帝號並將巠分、先俞還給趙國。

文/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