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天保民”“明德慎罰”思想的由來

武庚被滅,“三監”伏誅,但東夷仍不臣服。於是周公繼續東征,經過三年的征伐,才得以平定這場動亂。據《呂氏春秋》所載,此次東征,範圍極廣,聲勢達於江南。而周公得勝,則基本消滅了殷商王朝的殘餘勢力,鞏固了周王朝在東方的統治,擴大了周的轄地,為後來成王、康王時期的平穩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並使之成為西周王朝最穩定發展的時期,所謂“刑錯四十年不用”,史稱“成康盛世”。

“敬天保民”“明德慎罰”思想的由來

但周人似乎天生有“生於憂患”的意識,周公尤然。至少他想不通,管、蔡、霍三人,都是文王親子,武王手足,大周諸侯,為什麼會從“監”人而變成與所“監”之人一起造反呢?最終使得自己不得不誅管逐蔡,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於是,他在年幼的康叔赴衛的時候,萬般囑咐,說:商朝之所以滅亡,是因為他禍亂朝綱,不施仁政,最後導致諸侯舉義。管蔡之流,卻是無視朝綱,監守自盜,禍國殃民,自甘成寇。所以你到衛後,首先,要求訪那裡的賢人長者,向他們討教商朝前興後亡的原因;其次,務必要愛民。

為了讓康叔更好地記住,周公又把自己的囑言寫成了《康誥》《酒誥》《梓材》三篇文章,作為施政的要領送給康叔。

一則,康叔的封地衛國,是原殷人的腹心地帶,民族問題尖銳,社會問題複雜;二則,康叔繼三監之後而治衛,任重而道遠。所以《康誥》《酒誥》《梓材》三篇,主旨皆在講述“敬天保民”“明德慎罰”的思想。

“敬天保民”“明德慎罰”思想的由來

《康誥》為三誥之首,其目的更是如此。“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本就是周文王平天下的綱領。“明德”意在“保殷民”;“慎罰”則是依法行事,並且不可濫用。有的案情需要審慎的考慮,才能判定。至於殺人越貨,“不孝不友”的,則要“刑茲無赦”。通篇《康誥》,反覆強調“康民”“保民”“裕民”“庶民”,就是為了讓勸誡康叔勤勉從事,不可圖安貪逸。正所謂“天命”並非不變,只有“明德慎罰”,參酌殷法,推行周法,使殷人“作新民”,才能鞏固大周天下。

至於《酒誥》,則是針對殷民酗酒的風俗而寫的。其實,殷代先王,從成湯至帝乙,都不敢“自暇自逸”,更別說聚會飲酒了。但殷商後期,酗酒成風,竟到了無可抑止的地步。周人因農起家,而釀酒則要耗費大量糧食,喝了之後又容易誤事失言,所以周人是向來鄙視而不能容忍的。故而才有周朝禁酒一說。但是周公並非全面禁酒:在祭祀慶典之時,周人還是可以喝一點的;但殷人卻沒有這種限制,可以飲酒,然而群飲卻是萬不可行,不僅不能放縱,還要通通拿住,押解進京,也就是“以歸於周”,並對外宣稱“予其殺”。“予其殺”就是我將要殺,但是未必就殺,所以才“歸於周”。這樣大費周折,無非是不想給殷人留下“封(‘封’是康叔的名字)刑人殺人”的印象,避免刺激民族仇恨。不僅要避免這種形象,還要引導殷民“藝黍稷”,也就是種莊稼;或者“肇牽牛,遠服賈”,“服賈”便是做生意,這正是商人所擅長的。總之,是讓他們迴歸正業,不要貪杯酗酒。所以,對於飲酒一事,周公在政策上的區別對待,還是十分鮮明的。

“敬天保民”“明德慎罰”思想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