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會寫詩,李世民眼中的秋天

爽氣澄蘭沼,秋風動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叢金。日岫高低影,雲空點綴陰。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娛心。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勵精圖治,開創貞觀之治的大好局面。作為一個皇帝,李世民是明君。作為一個普通人,他是文人,是武將,是書畫愛好者。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就招賢納士,有十幾位學士在他身邊輔佐。文武雙全的李世民喜歡寫詩,有近百首詩傳世。千萬不要以為他是皇帝,人們才談論他的詩作。人們品鑑他的詩歌時,李世民就化身成一位詩人了。

皇帝會寫詩,李世民眼中的秋天

這首詩叫《秋日二首·其二》,從遣詞用句來看,不能擺脫宮體詩的痕跡。不過,從內容上看,還是寫出秋天炫美的風情。宮體詩,是一種描寫宮廷生活的詩體,最早出現在南朝時期。宮體詩的代表詩人有梁帝蕭綱、南陳後主、唐太宗等人。李世民描寫秋天的時候,辭藻靡麗,幸好他的著眼點在風景,而不在男女情愛,讓這首詩的格調提升很多。

皇帝會寫詩,李世民眼中的秋天

爽氣是指秋高氣爽,澄是指清澈的水流,蘭沼是指秋花的香氣四溢。看看這五個字,是不是讓人覺得堆砌。從詩歌的創作規律來看,第一句不用這樣鋪排,起點過高,後面就不容易昇華了。李世民會寫詩,他這樣寫應該有些特殊的目的。第二句他從描寫秋風入手,風聲陣陣,擊碎了首句的堆砌,在內容上有一種順其自然的美感。李世民越寫越漸入佳境。

皇帝會寫詩,李世民眼中的秋天

“千片玉”和“一叢金”都是秋天特有的色彩。秋天的露水凝在花朵上,像玉石一樣色彩潤澤典雅。秋天的菊花開放,一片金黃的色彩好像黃金般那麼耀眼。露珠應該是散的到處都是,李世民偏偏用了“凝”字。一叢菊花開放,李世民偏偏用了“散”字。按照詩歌品鑑的標準,這兩個字是“詩眼”,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皇帝會寫詩,李世民眼中的秋天

李世民寫的秋天,充滿了貴氣,又是玉,又是黃金的。他擺脫了“悲秋”的影響,抒發自己的心情,他看到秋天覺得歡喜,他就要把歡喜寫出來。從這一點看,李世民的確比很多強說愁的文人有見地。如果說前面四句是寫全景的話,那麼為了調動視覺變化,後面就該寫近景或者區域性特寫了。

皇帝會寫詩,李世民眼中的秋天

李世民描寫的區域性特寫很有氣勢,不愧是一代帝王。他把視角瞄準了秋天的太陽,他要描寫秋天的天空。雖然是特寫,不過因為有了帝王氣勢,又像全景描寫了。這樣寫到底好不好,就留給大家去分析了。

拓展閱讀

又是一年賞月時,聊聊月亮的別稱

晁衡,日本留學生在大唐找到了人生方向

身在金國心在大宋,“特工”宇文虛中

吸菸有害健康,古人已經開始倡導戒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