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說打仗很消耗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了嗎?

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古代打仗是十分消耗糧草的,那麼這時有人就問了,不打仗的時候,不也吃飯嗎?那也算消耗呀!為什麼說打仗消耗糧草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為什麼古人說打仗很消耗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了嗎?

其實在古代的軍隊打仗時吃飯,與不打仗時吃飯是不一樣的。因為軍隊上打仗時所吃的糧食是國家出的,而在不打仗時所吃的糧食是他們自己的種的,因為古代的軍隊大部分的都是有了戰事臨時招募的,有戰爭時就會穿上鎧甲打仗,沒有戰事就要參與勞動生產。

而打仗時消耗糧草並不是消耗在打仗時,而是消耗在運輸上,因為在古代交通運輸並不發達,打仗的時候並不是在自己的家門口,而是邊疆,從軍隊出發,到邊疆駐紮都需要吃飯。雖然士兵都可以帶上點糧食,但是畢竟帶的東西有限,所以大部分的糧食都需要往前線運送。

為什麼古人說打仗很消耗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了嗎?

而當時並沒有大卡車,也沒有鐵路與火車,主要的輸送工具就是人力肩扛或者是用牛馬運送。然而牛馬的雖然力氣大,但是它們的耐力不夠,所以速度會很慢。所以運送糧草的軍隊,一般情況下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路,最多能走五十里。

為什麼古人說打仗很消耗糧草,難道不打仗就不吃飯了嗎?

路程遠不是問題,但是這些運送糧草的軍隊,也是需要吃飯的,他們吃的一般都是自己運送的糧食。曾經有人統計過,在秦朝時期軍隊給修長城的人送糧草,他們在出發時運送了三十石糧食,而到了目的地就只有一石了,剩下的二十九石都被運送的人吃掉了。這個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古人說打仗是很消耗糧草的,也是有一定依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