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商鞅死於舊貴族勢力的反撲,但從秦國後來的國策看可能這其中另有隱情

說起商鞅,很多人都熟悉,尤其是他“立木為信”的故事家喻戶曉,戰國時期秦國的強大,由他一手締造,但他卻沒有為自己留條後路,死在自己的法律上。為大秦奉獻了一切的商鞅,又為何最後會身敗名裂呢?

商鞅,公孫氏,春秋時衛國人,又名衛鞅,早期在魏相公孫痤家做門客,後進入秦國任左庶長,幫助秦孝公推行變法,後因戰功被封於商(今陝西商縣東南)地,故又稱商鞅。

都說商鞅死於舊貴族勢力的反撲,但從秦國後來的國策看可能這其中另有隱情

公元前362年,秦獻公去世,21歲的秦孝公繼位。這時的秦國地處西北邊陲,東有韓、趙、魏等強國,南有強大的楚國,西面和北面有戎狄,中原各國都把秦國當作未開化的蠻夷,各諸侯國的重大會盟都不邀請秦國參加。

在這種情況下,血氣方剛的秦孝公決心發憤圖強,讓秦國強大起來,要想使國家強大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下了一道求令:“當年穆公在位時勵精圖治,東平晉國之亂,西定戎狄等族,佔地千里,被周王封為方伯,各諸侯國都來祝賀,是何等風光。可後來的厲公、躁公、簡公及出子等,只顧爭權內鬥,使得魏、趙、韓三國奪去了河西領土,造成我大秦東不能出崤函,南不能及巴蜀。到獻公時,大有恢復穆公舊地,重振大秦的願望。我想繼承先王的遺願,現在如果有人能讓秦國強盛,我就封他為高官,賜給他領土。”

商鞅聽到這道命令,來到了秦國面見秦孝公,陳述自己富國強兵的計劃,兩個有著共同理想的人走到了一起。

都說商鞅死於舊貴族勢力的反撲,但從秦國後來的國策看可能這其中另有隱情

公元前359年,商鞅開始實行改革,遭到秦國守舊貴族的反對。他對秦孝公說:“要想實現富國強兵,就必須改變原來的規章制度,制定新的法律法規,各個階層的人都要遵守才行,不能拘泥於舊傳統。”

秦孝公於是任命商鞅為左庶長,於是商鞅開始制定具體的法令。

他規定百姓五家一伍,十家一什,互相監督,犯法連坐;舉報違法者獲賞賜,隱匿不報者嚴懲;立軍功者,根據軍功大小賞賜相應的爵位;鬥毆內訌者,以情節輕重處罰;產糧織布多的人,免除他們的賦役,不務正業者,收為奴隸;王公貴族沒有獲得軍功的,不能享有爵位;明確官階等級,配給相應的待遇。

這一切法律都旨在消除貴族特權,一切以軍功來論爵,使有功勞的人獲得榮譽,無功勞的人即使富有也不能顯耀。這些改革最大的成效在“軍功論爵”,它造就了一支後來橫掃六合的“虎狼之師”,為秦國日後統一奠定了基礎。

都說商鞅死於舊貴族勢力的反撲,但從秦國後來的國策看可能這其中另有隱情

當時的太子嬴駟觸犯了法律,由於太子是秦國的繼承人,但法律規定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於是便將他的老師公子虔割鼻,將另一個老師公孫賈臉上刺字,以示懲戒。從此秦國上上下下都小心翼翼遵守新法。

除了這些,商鞅將國都遷到咸陽,又下令百姓按家庭輩份居住;把村落合併為縣,設定縣令,全國共設了31個縣;廢除井田制,重新劃分土地;並統一了度量衡。秦國統一天下後,這些改革政策很多都被保留下來繼續實施。

公元前340年,秦魏兩國交戰,商鞅率軍用計擊敗魏國大將公子卬,收復了河西之地。秦孝公將商於之地的15個縣封給了商鞅,這也商鞅這個名字的由來。

都說商鞅死於舊貴族勢力的反撲,但從秦國後來的國策看可能這其中另有隱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嬴駟即位,即秦惠王。被商鞅新法損害了利益的舊貴族集體反撲,被割去鼻子的公子虔等人告發商鞅謀反,秦惠王於是派人捉拿商鞅。

商鞅逃至邊關,欲住宿客棧,客棧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見他未帶任何憑證,便告訴他說“商君之法”(即商鞅之法)規定,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連坐”治罪的。商鞅感嘆“制定的新法竟然遺害到了這種地步”,這就是成語“作法自斃”的來歷。

商鞅便潛回到他的封地商邑,立即組織兵馬抵抗,後兵敗被殺,其屍身被帶回咸陽,秦惠王又下令將屍體處以“車裂之刑”,商鞅的族人也都被殺害。商鞅雖死,他所推行的新法並沒有被廢除,而是一直影響著秦國乃至以後的秦朝。

商鞅是一位偉大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使秦國迅速走上了國富民強的道路,為以後秦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但是他執法過於嚴格殘酷,招致民眾普遍的怨恨,後世認為這也是造成秦朝快速滅亡的重要原因。

都說商鞅死於舊貴族勢力的反撲,但從秦國後來的國策看可能這其中另有隱情

有人說商鞅的死是舊貴族勢力的反撲,我覺得還不如說是秦惠王為了立威,因為當時秦國人“只知商君而不知國君”,可見商鞅之法已經深入人心,從商鞅死後他的法令還繼續執行,說明秦惠王還是承認商鞅的功勞的,只是他這個功勞有點功高蓋主,商鞅不死秦惠王怎麼能安心?

但商鞅最後死在了自己所制定的法律下,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