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劉禪,蜀漢第二位開國皇帝。提到這位君主,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句話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然而也就是這樣的一位皇帝,在三國這種群雄割據、兵連霍結的年代穩坐江山四十二年,甚至還成為三國年間,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帝王。不過對於劉禪的功績,很多人都會說,他之所以能穩坐江山四十二年,主要歸屬於諸葛亮的功勞,但是熟悉三國時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死後,劉禪又當了二十九年皇帝,這總不能說也是諸葛亮的功勞吧,而要歸功於三句話。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第一句“此間樂,不思蜀”。相信大家對於這句話都不陌生。當年鄧艾攻陷貢獻蜀國成都後,劉禪和蜀國大臣被押送到了洛陽,當時司馬昭擔心劉禪大志未泯,於是就邀請劉禪赴宴,並以歌舞助興,期間,司馬昭問劉禪:安樂宮是否思念蜀國?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蜀國大臣郤正聽後非常驚訝,於是就在劉禪上廁所時對他說,陛下下次司馬昭問你時,你就先注視宮殿的上方,接著閉上眼睛說,仙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後來司馬昭果然又問劉禪同樣的問題,劉禪按照郃正教的說了一遍,司馬昭聽後說道,這話怎麼像是戲正說的,劉禪大感驚訝說道,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聽後哈哈大笑,從此對劉禪再也沒有產生過懷疑。這件事後,劉禪成為了庸主的代名詞。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劉禪當時的處境,就知道他有多聰明,當時已經54歲劉禪,蜀國滅亡已無力拯救,如果此時不裝傻肯定會被秒殺。裝傻也是一門藝術,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但是劉禪卻能在短時間內,把裝傻發揮到極致,這種本事絕對稱得上大智若愚。相對於東吳的孫浩就沒那麼幸運了,被司馬炎押回洛陽後,一杯毒酒結束了一生。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第二句“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公元253年蜀漢丞相費禕死後,姜維掌握了蜀漢的軍政大權,並開始了北伐事宜。由於姜維長期在外打仗,劉禪身邊的宦官、黃皓開始專稟朝政,並拉攏朝中大臣諸葛瞻,董爵等人,姜維知道黃皓肆無忌憚的干涉朝政後,便啟奏劉善說將其處死,但劉善不同意,並說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隨後劉善命黃皓向姜維謝罪,但是黃皓在朝中勢力非常大,姜維擔心自己被謀害,更是嚇得不敢回京。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對於劉禪的那句“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很多人不明白其霸氣的原因,我們可以從這句話包含的兩層含義中理解:第一,劉禪明確表示黃皓就是一小人,也正是這一位小人手握大權,這不是明擺著告訴姜維,黃皓真正後臺就是我,你動不得。第二,當劉禪著重告訴姜維不要太在意時,其實就是告知姜維你要留意了,蜀漢不是你說了算。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一句話就嚇得手握重兵的姜維不敢回京的原因了。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第三句“丞相要自立否?”。眾所周知,劉備死後,諸葛亮成了真正的蜀漢掌權人。剛開始劉禪還小,並沒有太在乎權勢,隨著劉禪長大,他身邊的親信為了自己的前途,就暗示劉禪收回屬於自己的權勢,所以當諸葛亮北伐時,每當有捷報傳來,劉禪身邊的親信就忽悠他說,諸葛亮有自立的打算,於是劉禪終於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要找諸葛亮問個清楚。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當時諸葛亮遠在北伐前線,如果蜀國沒有重大事情發生,諸葛亮是不會回京的,在這一情況下,劉禪思來想去,就給諸葛亮寫了一封信,信上除了一些噓寒問暖外,並在最後一句寫道“丞相要自立否?”當諸葛亮看到此話後,更是驚出一身冷汗。他深知劉禪受到了小人的挑撥,如果此時不回京,後果將不堪設想。於是諸葛亮只能結束此次北伐,回京安撫劉禪。可見劉禪此法有多高明,一招欲擒故縱就將諸葛亮召回京。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劉禪是不是英主名君,答案是否定的,這一點不需討論;劉禪是不是昏君暴君,這就值得商榷了。如果劉禪真是扶不起來的阿斗,素有知人知名的劉備又怎會傳位於他,諸葛亮又為什麼會對他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完人,也沒有百無一用的廢物,劉禪絕對不是完人,但似乎也不是扶不上牆頭的爛泥。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根據三國政史來看,後漢三國存續時間最長的,是孫權建立的吳國,如果從孫權稱帝計算,國祚是52年,如果從孫權自立為王算起是五十九年;曹魏國祚連頭帶尾都算上是四十七年;蜀漢國祚最短,只歷經兩個皇帝,存續了四十三年,而劉備滿打滿算也只當了三年皇帝,他的張武三年被諸葛亮改為建興元年,這樣推算,劉善、劉公寺,也就成了三國時期任職時間最長的皇帝,從繼位到投降足足有四十一個年頭。緊隨其後的便是孫權、孫仲謀,當了二十四年皇帝。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很多人都說,劉禪是三國時期最無能的皇帝,但對於這一點值得商榷。蜀漢面積最小,人口最少,曹魏虎視眈眈,孫吳貌合神離,劉禪卻在諸葛亮病逝後,又堅持了三十年,要是一點本事都沒有,那還不早就被滅掉了。對於劉嬋來說,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他確實不是雄才大略之君,更沒有一統中原的願望,說他是一個坐享其成的紈絝子弟,似乎也說的過去。但當我們細看三國政史就會發現,劉禪絕非一無是處,他後來的很多舉措,都有效的避免了臣子專權,更穩固了自己的皇權。綜合來看,劉禪有自知之明,會示弱、會放權,也會制衡,在這三個方面,他似乎比劉備、諸葛亮都略勝一籌。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首先,劉禪沒有劉備的梟雄霸氣,這一點他甚至連曹髦都不如,但這也正是劉禪的高明之處,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勇氣、也是冒失;明知不可為而不為,看似懦弱,卻不失為自保之道。劉備臨終前對諸葛亮說過這樣的話“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不管劉備的本意是什麼,諸葛亮都不應該公開這番談話,因為這對劉禪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諸葛亮曾對李巖說,“若滅魏斬睿,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這話就說的有點大了,加九錫就離皇位不遠了,十命可受又是什麼意思,莫非要被稱為九千九百歲?面對大權獨攬又強勢的諸葛亮,劉禪並沒有像曹髦那樣拔劍而起,而是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話“政有葛氏,祭則寡人”。劉善這番表態是放權也是棄權。劉善棄權,諸葛亮順水推舟,“亮亦以禪未嫻於政,遂總內外”。劉禪接班的時候是17歲,諸葛亮病逝的時候劉禪已經28歲了,這十多年間劉禪啥也沒幹,就任憑諸葛亮折騰,實在看不過去了,也只是用關懷的口氣,很委婉的表示一下反對意見。“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諸葛亮執意伐魏,劉禪是阻止不了的,他深知跟諸葛亮鬧翻後果有多嚴重,明白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其次,劉禪的識人之名似乎也在劉備之上,如果劉備坐在劉禪的位置上,恐早就跟諸葛亮翻臉了。劉備在世時,一直沒有讓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諸葛亮病逝後,看似憨憨的劉禪馬上取消了丞相之職,“以左將軍吳為車騎將軍,假節都漢中,以丞相留府長史,蔣婉為尚書令,總統國事,費禕為後軍師,傾之,代蔣婉為尚書令”,蜀漢真正的全臣僅諸葛亮一人,其後蔣琬、費禕和姜維互相制約。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費禕和蔣琬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一方面,就蔣琬來說,主要負責處理蜀漢的朝政,另一方面,就費禕來說,則主要負責處理蜀漢的軍事,比如姜維想要率軍進攻曹魏,就必須獲得費禕的同意。後來又冒出一個陳奇與姜維分庭抗禮,外戚吳家和張家也掌握了一些軍政大權。劉禪的平衡術被他玩的爐火純青,劉備曾經重用關羽,但卻對國舅靡家不冷不熱,身邊也沒有一個硬氣的宦官,基本上是皇帝本人親自面對日漸嬌橫的朝臣。兩漢皇帝一般是三條腿走路,朝臣、外戚、宦官三足鼎立,誰也不能一家獨大,這一點劉禪確實做到了。事實上,黃皓根本就沒有那麼大能力搞垮蜀漢,真正能壓制住姜維的是尚書令陳奇。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最後,劉善有自知之明,會示弱也會制衡,但絕非忘恩負義之徒,他對諸葛亮的態度就說明了一切。他絕非心胸狹隘之人,據《三國志》記載,劉備沒少殺名士,諸葛亮也沒少打掉部下的巫紗帽,但在劉禪掌權後,並沒有對諸葛亮進行清算,反而極力維護他的光輝形象。沒有能力左右拳向諸葛亮,劉禪就放手不管,讓能幹的人去幹事,總比自己這個外行瞎摻和好。一旦大權在握,文臣武將的忠誠和能力,又都比不上諸葛亮,劉善就再也不肯太阿倒持。

樂不思蜀的劉禪說過的3句話,其中一句驚嚇到諸葛亮

陳壽對劉禪的綜合評價似乎比較客觀,“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昏暗之後劉禪不是英雄也不是梟雄,似乎也不是暴君,他是不是昏君,絕不能僅憑樂不思蜀一句話,將其所有一筆抹殺,畢竟在後漢三國亂世當四十一年皇帝,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換個角度理解,如果諸葛亮不是鞠躬盡瘁,耗盡心血,而是像司馬懿那樣活到73歲,能否北定中原還於舊都,一統三國之後,諸葛亮跟劉禪的關係會不會發生變化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