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隱公在魯惠公的諡號里加上“公”字後各國諸侯均以公稱呼前代君主

我們非常熟悉的“春秋五霸”在各種史書上的記載不一,這也反映了不同的史學家站在各自的評判標準之上進行評判的結果。如司馬遷評價的春秋五霸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東漢班固等評價春秋五霸為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

春秋時期的諸侯五個霸主真的如西漢、東漢的史學家評價的那樣是“公”或者“王”的爵位嗎?

西周時期,使用公、侯、伯、子、男的五級爵位制度,“王”這個爵位只有周朝的君主才能使用,因此我們看到春秋五霸中的“楚莊王”、“吳王”出現了“王”這樣的稱呼,這就不是周王室對楚國、吳國的封爵了,這是後人記載或者“諡號”上得來的,也有自封的“王”。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強大的諸侯國自封為“王”已經成為常態化了。

以上列舉的春秋五霸中,齊桓公的封爵是侯爵、晉文公的封爵是侯爵、秦穆公的封爵是伯爵、宋襄公的封爵是公爵、楚莊王的封爵是子爵、吳王的封爵是子爵,只有宋襄公的封爵是公爵,在爵位上是名副其實的,其他都是僭越。齊桓公稱霸之後,周王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齊桓公,並將他的爵位由“侯爵”提升為“公爵”;吳國的封爵存在異議,《春秋》中稱吳國的國君為“吳子”,到了春秋末期,吳國國君的正式稱謂為“吳伯”。

魯隱公在魯惠公的諡號里加上“公”字後各國諸侯均以公稱呼前代君主

秦穆公

秦國國君在正式的記載上一般都用“秦伯”來稱呼,而不是用“公”爵的,不符合周王朝的爵位分封。正式史書的記載中,春秋五霸一般都記載為齊侯(或者齊公)、晉侯、秦伯、楚子、吳子(或者吳伯)、宋公,而不是都成了“公”和“王”的。

周朝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西周時期,諸侯國不敢僭越爵位的分封制度,在爵位稱呼之上都是老老實實的。到了東周時期,周王朝迅速衰落,在諸侯中的地位下降非常快,較大的諸侯國根本不將周王室放在眼裡,自然周朝的爵位也形同虛設了。楚莊王在稱霸之時,曾經駐軍在周國(周王朝國家)的邊境,楚莊王向周朝的使者問鼎的規制和數量(問鼎中原),小小的一個子爵國家,因為軍事實力強盛,居然想滅了周國。

春秋初期,周王朝雖然是天下共主,但對一些諸侯已經沒有多少影響力,至於爵位制度的遵循更談不上了,也沒有多少諸侯真正尊敬了。

那麼諸侯國沒有封爵到“公爵,”稱“公”到底怎麼來的呢?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儒家何休在註釋《春秋公羊傳》時點出了其中的要點:“魯稱公者,臣子心所欲尊號其君父。公者,五等之爵最尊。王者探臣子之心欲尊其君父,使得稱公。”

魯隱公在魯惠公的諡號里加上“公”字後各國諸侯均以公稱呼前代君主

魯惠公

沒有公爵封爵的國家魯國(侯爵諸侯國)最早開始了用“公”這個名稱。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年),魯隱公把去世的父親魯惠公的諡號用了“公”的稱號,這不是封爵,這是僭越的尊稱。魯惠公去世於春秋初年的周平王四十八年(前723年),他的兒子將死去父親的諡號定為“魯惠公”,至於有沒有報請周王室的允許那就不得而知了。這是侯爵死後用“公”來尊稱的第一個案例(存疑),此後的諸侯國也大都沿用“公”作為去世君主的尊稱了,也更有甚者,將去世的君主尊稱為“王”,如此展現在現在的春秋五霸就出現了“公”和“王”的稱呼了,除了宋襄公之外,其他應該都是諡號的尊稱罷了。

秦穆公又稱秦繆公,這是諡號的尊稱,其中的“公”不是爵位,而是尊稱。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衰落的周王室將“公爵”這樣的爵位出讓給諸侯國,爵位不是白給的,諸侯國要敬獻給周王室相當的利益才行,為了利益周王室也將諸侯國的爵位提升一個甚至幾個級別的。這也是早期的“鬻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