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秀成《自述書》,看忠王“憂國憂民”之情懷

1864年7月19日,九帥曾國荃“吉字營”湘軍攻破天京,滅亡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突圍逃往方山避難,不幸被俘虜,關押在兩江總督府,淪為階下囚。應曾國藩之請,李秀成洋洋灑灑寫下了數萬言之《自述書》,詳細描述自己參加革命之經過,對太平天國之成敗得失進行總結,並對各諸侯王進行一一點評。對於李秀成寫《自述書》,許多人便認為忠王后期晚節不保,違背了自己的初衷,以致有“忠王不忠”之說。一千人讀《哈姆萊特》,自然會有一千種體驗,這無可厚非。斯人已逝,李秀成《自述書》卻“熱度”不減,研究者眾多。就筆者而言,從李秀成《自述書》,可以看出忠王“憂國憂民”之情懷;忠王李秀成無論身處何方,出身底層的他均能從國家與民眾利益之角度處理問題,大局觀很強。忠王受刑後,蘇州民眾痛哭失聲,“蘇州之民,男女老幼,莫不流涕。”(節選自梁啟超《李鴻章傳》)

從李秀成《自述書》,看忠王“憂國憂民”之情懷

01。李秀成出身底層,家境貧寒,深知民間之疾苦

李秀成,廣西藤縣人,原名李以文,與英王陳玉成是老鄉,後受封為忠王,寓意“萬古忠義”。李秀成出身底層,早年家境貧困,靠耕山燒炭為業,可從未能解決溫飽問題,讀書識字則更是“奢飾品”。從李秀成自述中可知,他八歲那年隨舅父在私塾裡“旁聽”,只是稍微瞭解儒家經義,懂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在家貧寒,父母養我兄弟二人,弟李明成。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難,種山幫工就食。自八歲、九歲、十歲,隨舅父讀書。十歲之上,俱自與我父母尋食度日而已。至二十六、二十七雖,方知有洪先生教人敬拜上帝。自拜上帝之後,秋毫不敢有範,一味虔信,總怕蛇虎傷人。”

家境貧困,度日艱難,李秀成只能與大多數貧苦大眾一樣,走上了反對封建剝削之道路,參加勢頭正旺的太平天國運動。“西王在我家近村鄉駐紮,傳令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同家食飯,何必逃乎!我家寒苦,有食不逃。家寒無食之故,而隨他也。”從此可以看出,吸引李秀成參加革命鬥爭之最大動機,不是開創新王朝,成為“開國元勳”,而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李秀成出身底層,自然也就知道底層群眾最需要的是什麼,知道溫飽、糧食、穩定,對小民生存之重要性。出身背景如此,成長環境如此,李秀成內心深處是向著貧民;忠王掌權後所實施之各項措施,以及失意落魄時之表現,均足以證明。

從李秀成《自述書》,看忠王“憂國憂民”之情懷

02。無論身處順境,逆境,李秀成均重視安撫百姓,讓其安居樂業

忠王出身底層,深之民間之疾苦,無論身處順境、逆境,他總是能較多地考慮到民眾之利益,較多地為小民之生活著想。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次年5月,翼王石達開率10餘萬精銳外出單幹,致使太平天國元氣大傷,從巔峰跌落到谷底。此時,清軍從湖北、皖北、江西、天京等四個戰場反攻,太平天國軍事局勢異常嚴峻。為了緩解危機,李秀成把手伸向了“捻軍”,透過李昭壽之關係拉來7萬精兵,及時穩住了皖北戰場。然而,李昭壽所部紀律敗壞,經常劫掠轄區內民眾財務,搞得天怒人怨。“李昭壽之兵甚為多事,兵又擾民,逢到州縣,要任其支取。不支,又擾於民,縣縣佐將,被其打責。自見事過,又不好見我之面,故而有變心而降大清也。自李昭壽在我部下,擾亂民間,與守將鬧事。”

除李昭壽所部紀律敗壞,太平天國“本部”兵馬也好不到哪裡去,尤其是楊輔清、劉官芳、古隆賢、賴文鴻等部,殺敵不足,擾民有餘。當時,李秀成地盤很小,手頭兵馬只有5000餘人,單靠自己壓根無法確保京師安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之力量,爭取更多之同盟軍,是當前戰局發展之必然選擇。如此,李秀成很無奈,只能給大夥“擦屁股”,被軍隊騷擾過的地方,他都會去安撫,讓民眾安居樂業,繼續發展生產。“壞我天國者,一是李昭壽,二是招得張樂行之害,三是廣東招來這幫兵害起,惹我天朝之心變,劉、古、賴三將,楊輔清害起,百姓死者此等之人。其所害過之處所,我無不差官前去復安,給糧給種,招民給本錢而救民命。”

從李秀成《自述書》,看忠王“憂國憂民”之情懷

1860年春,李秀成採取“圍魏救趙”之計,率7000兵馬奔襲杭州、湖州,吸引和春、張國樑分兵救援,而後火速回師天京,聯合陳玉成、楊輔清、李世賢、黃文金等,再次摧毀“江南大營”。此戰,欽差大臣和春自縊而死,江南提督張國樑落水而亡,八旗、綠營全部潰散,天京之圍再次解除。接著,李秀成便率大軍東征,江蘇、浙江,奪取東南財稅重地,建立蘇南根據地。蘇州、常州一帶經濟發達,素來對太平軍沒啥好感,對拜上帝教更是如此。所以,蘇州、常州等地經常出現“襲擊官軍”之現象,拒絕徵糧、徵兵,公然與太平軍對抗。然而,李秀成並未向清朝八旗、綠營軍官那樣採用暴力方式解決,而是做思想工作,爭取民眾支援,儘量不殃及無辜。“我舍死一命來撫蘇州之民,矛槍指我殺命,我並不還手,將理說由,民心順服,各方息手,將器械收。縣縣皆從,不戰自撫,是以蘇常之民,皆歸順之。”

江蘇、浙江等東南省份經濟發達,財稅收入佔據大清王朝三分之一強,可謂是膏腴之地,遍地是黃金。但是,由於長年經受戰亂之苦,“江南大營”、“江北大營”之糧餉皆出自江浙,八旗、綠營潰敗之官兵又乘機劫掠,這片膏腴之地如今已滿目瘡痍,餓殍遍野,人民流離失所。飢餓、疾病、死亡、混亂,任意肆虐,人民在絕望中掙扎。此情此景,李秀成及時採取救災行動,從各地調來物資救援受苦群眾,並免費發放種子、貸款,“授民以漁”,解救民生,恢復經濟。“在城餓死者發薄板棺木萬有餘個,費去棺木錢財兩萬餘;難民無食,即到嘉興載米萬擔,載錢二十萬來杭,將此米糧發救窮人,各貧戶無資本,借其本而救其生,不要其利,六個月將本繳還,糧米發救其生,不要其還。”此外,京師被圍困期間,城內無食,李秀成將自己餘糧交出,救援民眾。“國庫無存銀米,不得已將自己家存之米穀,發救於城內窮人。”

從李秀成《自述書》,看忠王“憂國憂民”之情懷

03。英法聯軍進逼北京,李秀成擁兵30萬,拒絕洪秀全北伐,不與列強勾結

1860年,應該算是李秀成最輝煌之一年,卻又是中華民族災難空前之一年。這一年,李秀成累死累活,終於受封為忠王,寓意“萬古忠義”,得到了天王洪秀全認可。接著,李秀成第二次摧毀“江南大營”,並乘勝東征江蘇、浙江,建立蘇南根據地,有了一塊富庶之地盤。這一年,李秀成還從江西、湖北招收大量起義軍;從廣西脫離翼王石達開北上的20多萬大軍,也悉數納入忠殿。如此,李秀成擁有百萬雄師,虎視東南,儼然就是贏家。反觀清朝,“江南大營”第二次被摧毀,八旗、綠營全部潰散,南方再無正規軍可用;英法聯軍則繼續擴大侵華戰爭,在八里橋擊潰蒙古馬隊2萬餘人,殺入北京,火燒圓明園,咸豐皇帝被迫逃往承德避暑山莊“狩獵”,躲避兵鋒。可以說,清朝此時跌落至谷底,內憂外患十分嚴峻,大有亡國之勢。

手握勁旅,清朝有危機四伏,洪秀全直接下令李秀成率兵北伐,攻入燕京,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可是,李秀成以各種理由拒絕了,“解嘉郡之圍後,回省府正是八月中旬,天王嚴詔頒到,命我上由,推我領軍而去掃北。雲我招收兵馬三十餘萬,遵詔掃北。雖回如是,主本不從,我強為而止。”忠王拒絕北伐,學者大多認為是李秀成目光短淺所致,他格局僅限於東南,沒大志向。殊不知,此時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逃跑,一向名聲不好的沙俄又侵入東北三省,中原大地亂成一鍋粥。若是李秀成北伐,攻入北京,該如何收拾殘局呢?是與英法聯軍一起平分中華呢,還是拱手將東北三省給沙俄呢?1860年,對太平天國而言是幸運的一年,可對中華民族卻不是。在沒把握牢牢控制局面之情況下,直接北伐中原,並非明智之舉,李秀成不會不知道。

從李秀成《自述書》,看忠王“憂國憂民”之情懷

04。兵敗之後,面對民生之凋敝,人民對戰爭之厭惡,主動提出“收齊章程”

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太平天國滅亡,李秀成突圍逃往方山避難,不幸被俘虜,淪為湘軍的階下囚。此時,太平天國雖滅亡,可李世賢、汪海洋、陳得才、陳炳文、賴文光等諸侯王依然擁兵100餘萬;李世賢、汪海洋總計兵馬30餘萬,因未投入“天京保衛戰”,實力尚存。此外,幼天王洪天貴福已經逃往湖州,由悍將堵王黃文金保護,正準備去湖北找扶陳得才匯合,然後去陝西建立根據地,試圖東山再起。此時,李秀成提出了“收齊章程”,表示願意親自出馬去解散軍隊,讓其回籍,各自安居樂業。簡要摘錄部分內容:

其一、“恩赦兩廣之人,給票其回,或散做生意;肯散兩廣之人,其各易辦事,因兩廣人起隨起義,至肯赦者,天下聞知,無有不服。如行此舉,大幸民安,免勞大清財貨,免勞將相之心。”

其二、“收我堂弟李世賢,收聽王陳炳文。若從,則汪海洋、陸順德、朱興隆從之定也。若不收復此人,雖中堂兵欲爭,爾又他逃,定擾民矣。”

其三、“查幼主果能到外,再有別樣善謀,又再計較,此人必不能有了。”

李秀成提出“收齊章程”,被後世認為是“變節”之表現,是向清朝投降,出賣了太平天國。從內容上看,“收齊章程”對太平天國而言是釜底抽薪,對清朝而言則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之勝利。那麼,李秀成真的是為清朝著想嗎?真的要拋棄太平天國嗎?都不是,清朝腐朽沒落,太平天國也同樣如此,李秀成對兩者都沒啥興趣。金田起義至今已經14年,自從南王馮雲山陣亡後,內部亂成一鍋粥,權力鬥爭相當激烈,最終引發“天京事變”。作為後起之秀,太平天國後期絕對之頂樑柱,李秀成對朝政之混亂,認識深刻,並不認為太平天國能成功,這在《自述書》中多次提及。如今,外部歐美列強虎視眈眈,隨時侵略中華;內部則是看不到希望的“起義軍”四處流竄作戰,掏空了國家經濟。此時,對中華民族而言,恢復生產,富國強兵,抵禦列強,爭取獨立才是關鍵。從中華民族利益角度看,“收齊章程”自有其價值。

從李秀成《自述書》,看忠王“憂國憂民”之情懷

05。歐美列強虎視眈眈,雖身陷囹圄,卻提出抵禦外敵之良策,堅決捍衛主權

李秀成提出“收齊章程”,意在及時穩定國內秩序,恢復發展生產,讓民眾得以安居樂業,後世對此解說不一。但是,忠王李秀成堅決反擊西方列強侵略,得勢時率兵擊殺列強幹涉軍,捍衛主權完整;身陷囹圄,即將受刑時,則提出抵禦外敵之良策,此等愛國之心,為後世所公認。東征蘇常期間,英法列強曾提議幫助太平軍打清朝,事成之後則平分中國,可李秀成嚴詞拒絕。歐美列強欺負大清慣了,一言不合就出兵奪取太平軍地盤,要李秀成承認《北京條約》。對此,李秀成直接出兵反擊,打死“洋槍隊”首領華爾,直言:“倘不遵我王化,而轉助逆為惡,相與我師抗敵,則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此等豪言壯語,是中華民族堅決反擊侵略,捍衛主權完整,捍衛民族尊嚴之體現。

與列強交戰,忠王李秀成意識到了中西之間的巨大差距,直言:“蘇省之失,乃洋鬼助清兵也,非李撫臺之功”。此外,歐美列強貪婪無比,亡我之心不死,必然會成為中華之大患。在《自述書》結尾,李秀成談論時局,並提出了禦敵之良策:“今天朝之事定矣,不甚費力,要防鬼為先。此是真實之語,今其未動,老中堂早定計去廣東,先行密中多買其天回炮,先有其炮,防在要隘。得其炮,及其架,尋好匠人,照其樣式,一一製造。欲與洋鬼爭衡,務先買大炮早備為先,與其有爭是定。”李秀成禦敵之良策,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洋務派”官僚主張的“中體西用”思想,異曲同工;均重視軍事技術之革新,以此來抵抗列強,維護主權完整。

從李秀成《自述書》,看忠王“憂國憂民”之情懷

綜上所述,李秀成出身底層,生活艱難,深知民間之疾苦;主政太平天國時,對中華內憂外患之嚴峻局勢又有著清醒之認識。因此,忠王李秀成無論是順境、逆境,抑或是身陷囹圄,即將臨刑之時,他都較多地能從國家、民眾利益之角度看問題,有著“憂國憂民”之心。忠王李秀成死後,蘇州民眾痛哭失聲,“蘇州之民,男女老幼,莫不流涕。”(節選自梁啟超《李鴻章傳》)

參考文獻:《李秀成自述》、《太平天國通史》、《太平天國戰爭全史》、《李鴻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