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7月,東北邊防軍成立,擬定的負責人是誰?為何沒有赴任?

1950年6月末,隨著朝鮮局勢的緊張,我軍未雨綢繆,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應變決策,調派幾個軍到東北地區,一方面加強東北地區的邊防力量,一方面為支援朝鮮人民軍做好準備。很快,到了1950年7月7日,我軍召開了一個關於國防問題的重要會議,這次會議決定以原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部隊配第15兵團指揮部,組建東北邊防軍。

1950年7月,東北邊防軍成立,擬定的負責人是誰?為何沒有赴任?

當時,東北邊防軍的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四個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和第42軍),以及三個炮兵師等部隊,總兵力達到了二十五萬人左右。從東北邊防軍的發展來看,它就是後來志願軍的前身,是1950年10月第一批入朝作戰的基幹部隊。在1950年7月東北邊防軍成立之時,我軍也擬定了這支部隊的負責人,由粟總擔任司令員兼政委,由肖勁光擔任副司令員、由肖華擔任副政委。

1950年7月,東北邊防軍成立,擬定的負責人是誰?為何沒有赴任?

不過,當時粟總並沒有立即到東北赴任,原因是粟總患有美尼爾氏綜合症,時常耳鳴眩暈。因此,在得知自己被任命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之後,粟總自感責任重大,於是他申請病休一時間,以便身體早日康復之後,再到東北執行新任務。鑑於當時朝鮮局勢並未惡化,因此粟總的申請得到了同意。由於粟總暫時無法到東北赴任,因此東北邊防軍沒有組建司令部,前期的基礎工作暫時由東北軍區司令員高崗負責。

1950年7月,東北邊防軍成立,擬定的負責人是誰?為何沒有赴任?

1950年8月間,關於東北邊防軍作戰任務的重要會議,緊鑼密鼓一個接著一個,一方面不斷擴充兵力配置,將第50軍、第66軍列入東北邊防軍建制,另一方面研究東北邊防軍以志願軍名義入朝作戰的相關事宜。而由於粟總因病告假,所以這支部隊的負責人還懸而未決。不過,從當時來往電報看,在偉人心中有兩個人選,第一順位是粟總,如果粟總的病情無法段時間內好轉,那麼則考慮改由林總負責。

1950年7月,東北邊防軍成立,擬定的負責人是誰?為何沒有赴任?

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到了10月1日,美軍又不顧警告越過三八線,導致朝鮮局勢急劇變化。這時候,東北邊防軍以志願軍名義入朝作戰已經是刻不容緩。10月2日至6日,我軍相繼召開關於出兵朝鮮的一系列重要會議。當時,身在南京但病情時好時壞的粟總沒有參加這些會議;身在北京的林總參加了這些會議,不過林總的態度則是稱病不願出征。當時,在這一系列會議上,到底出兵還是不出兵,有著一定的分歧,意見並不完全統一。

1950年7月,東北邊防軍成立,擬定的負責人是誰?為何沒有赴任?

在10月4日的時候,彭老總坐飛機趕到北京,緊接著參加了10月5日的會議。在會議之上,彭老總表達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即立即出兵。此後,到了10月8日,東北邊防軍正式改稱為志願軍,彭老總被任命為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由於當初東北邊防軍沒有組建司令部,因此志願軍司令部由第13兵團兼,相應的第13兵團司令員鄧華兼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第13兵團副司令員韓先楚和洪學智,兼任志願軍副司令員。10月19日,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啟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歷史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