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為何還最後滅亡?看來之後,才發現高明之處

唐末之後的五代十國,如走馬燈一樣,在亂世之中彼此征伐。即使在很多熱愛歷史的人士當中,恐怕也很難一時理清楚他們之間的存在關係,原因不難理解,一個是這些小國家的存在感非常低,另一個就是存在的時間也非常短,多則三四十年, 少則一二十年,甚至更短。

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為何還最後滅亡?看來之後,才發現高明之處

力量弱小讓他們容易走向敗亡,但有時也並非完全絕對。在南吳、南唐、吳越、南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荊南)、閩國、北漢十國之中,實力排倒數的北漢,反而最後滅亡,即使是一代英主柴榮,建立大宋王朝的開國帝王趙匡胤,很多時候也拿北漢沒辦法。在他們眼中,北漢就如非洲草原的平頭哥一樣,極其難纏,招惹不起。

北漢憑什麼一直死撐到趙光義才被消滅的呢?自然不是靠人口和地盤。從人口上講,北漢地處山西,所管轄地盤也不過十餘個州,人口不足五十萬。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為何還最後滅亡?看來之後,才發現高明之處

我們將其和同時期的南唐相比,南唐最盛的時候,管轄三十五個州,勢力橫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湖南等省份,人口多達五百萬。和地處山西一隅的北漢相比,強了不知多少倍,但南唐在宋軍的攻打下,頃刻崩塌。

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北漢苦苦支撐危局的實力在哪兒呢?第一個是地理因素。

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為何還最後滅亡?看來之後,才發現高明之處

北漢地處山西一隅,面積不大,但位置重要。從地圖上看,山西的西邊是九曲黃河,黃河的東北是呂梁山脈。呂梁再往東,又是汾河谷地、太原盆地等。這樣的一個地勢,易守難攻,後來民國時期的閻錫山能夠獨霸山西數十年,號稱“山西王”,也賴以山西特殊的地形地勢。

其二一個強大的靠山也非常重要。北漢建立後,也知道自己實力弱小,為了自保,主動向大遼靠攏。而遼國為了和中原王朝抗衡,也願意在關鍵時刻拉小弟一把,以讓北漢起到屏障和緩衝作用。

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為何還最後滅亡?看來之後,才發現高明之處

比如在北宋太平興國二年,也即公元977年,北漢糧食欠缺,大遼二話不說,拿出20萬斛糧食救濟北漢。按照古代的度量衡,這些糧食約合六百萬斤,對於一個只有五十萬人口的北漢,相當管用。

糧食之外,軍事的外援也必不可少。963年,趙匡胤派大將王全斌攻打北漢,北漢火速向遼國求援。遼帝耶律璟發騎兵6萬趕來增援,對擊退宋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為何還最後滅亡?看來之後,才發現高明之處

北漢能夠維持到最後,和大宋立國的方針也有關係。宋朝建立後,趙匡胤為了消滅其他割據勢力,制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方針,也即先打敗南方割據政權,佔有了富裕的南方之後,在集中精力,對付北漢和後遼。所以一時騰不出手來的北宋,對北漢也只能時不時地敲打一番,並沒有完全拼上全力。

要人沒人、要錢沒錢,為何還最後滅亡?看來之後,才發現高明之處

等到趙匡胤去世後,宋朝基本上完成了對南方的戰爭,公元979年,宋軍以潘美為主帥,發兵數十萬,大舉向北漢殺來。

這時的北漢,就有點招架不住了,向遼國求援,也被宋軍所阻。等到宋軍包圍太原後,趙光義又親臨一線督戰,北漢只能選擇投降。

參考資料:

【《中國戰爭通鑑》、《中國通史》、《宋史?卷四?本紀第四?太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