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梅州名人故居】何如璋故居人境廬:欽差大臣不辱使命 敦睦邦交佳話流傳

原標題:

欽差大臣不辱使命 敦睦邦交佳話流傳

梅州大埔縣清代首任駐日公使何如璋故居見證中日關係變遷

在梅州,有兩座客家古民居“人境廬”,兩者各具特色,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一座位於梅江區攀桂坊,為近代著名外交家黃遵憲的故居;另一座位於大埔縣湖寮鎮雙坑村,為清代首任駐日公使、黃遵憲的老師何如璋的故居。

何如璋。

“中國使臣之駐日,自如璋始。”我國著名學者饒宗頤在《潮州先賢像傳》這樣評價他。1877年,何如璋擔任我國出使日本欽差大臣,在任期間不辱使命,爭公理,抗強權,敦睦邦交,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在我國外交史上有著開拓性的意義。

近日,記者走進大埔湖寮鎮雙坑村,探訪何如璋故居人境廬。

【尋訪梅州名人故居】何如璋故居人境廬:欽差大臣不辱使命 敦睦邦交佳話流傳

經過修繕,人境廬煥然一新。

何如璋故居由前後兩排共5座建築組成,前排為人境廬、宮詹第,後排為茂塘公祠、耕經別墅、通奉第,呈“器”字形排列。整個故居建築群恢弘而富有客家特色,於2005年列為大埔縣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列為大埔縣重點保護特色民居,2014年列為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為進一步推進名人故居的保護利用,挖掘名人故居精神內涵,去年底大埔縣對何如璋故居進行修繕,目前已經修繕完成準備布展。“修繕後的何如璋故居煥發新顏,吸引了越來越多人前來參觀,瞭解何如璋的外交故事,感受他的愛國情懷。”大埔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通曉洋務

李鴻章的座上客,黃遵憲的老師

驅車前往湖寮鎮雙坑村,沿路兩側是綿延的大山。車行至村內一座小橋前停下,橋對面一座白牆青瓦的四合屋格外引人注目,大門牌匾上用隸書寫著“人境廬”,與黃遵憲故居同名。

過橋,一位步伐矯健的老人迎過來,他便是何如璋曾侄孫何廣贊。“人境廬建於1882年,是何如璋完成駐日工作後回鄉所建。”何廣贊說。

此屋為何與黃遵憲故居同名?在何連讚的講解下,記者心中的疑問逐漸解開。“何如璋回國前與黃遵憲同請日本書法家大域成瀨溫題以隸、楷各寫‘人境廬’一幅,何如璋取隸書,黃遵憲取楷書,故兩所故居名字相同。”

記者留意到,“人境廬”的“人”多了三點,平常的書法作品中未見過此種寫法。何廣贊說,這三點是黃遵憲要求書法家加上的,意為何如璋的年齡、學位和職銜三者均在他之上。“何如璋出使日本開展外交工作,黃遵憲為隨行參贊。在黃遵憲的心目中,正是在何如璋的提攜和啟迪之下,他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尋訪梅州名人故居】何如璋故居人境廬:欽差大臣不辱使命 敦睦邦交佳話流傳

何如璋曾侄孫何廣贊正在為記者講解故居的故事。

青年時代的何如璋潛心攻讀先秦兩漢散文和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對歷史頗有見解。他經常往返於廣州、天津、上海等港口城市,接觸到的新鮮事物多,再加上梅州為僑鄉,見識遠勝“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同輩秀才。

兩次鴉片戰爭慘敗,讓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列強弱肉強食,虎視眈眈,清政府腐敗無能,國事日非,處於危急存亡之秋。當朝官員有部分主張採用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技術,以達到“自強”和“求富”的目的,何如璋十分認同這一主張。

據有關史料記載,何如璋潛心研究當務之事,對國事侃侃而談、力陳所見,被洋務派首領李鴻章大加賞識。“想不到翰林院中,竟有人如此通曉洋務”。自此,何如璋經常出入李鴻章門下,成為李鴻章府座中上客。

1871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中日修好條規》,其中約定“兩國既經通好,自必互相關切。若他國偶有不公及輕藐之事,一經知照,必須彼此相助,或從中善未調處,以敦友誼。”

日本派遣外務省柳原前光來駐華,總理外交事務的李鴻章便奏請清廷批准任命翰林院侍講何如璋為出使日本國欽差大臣。他受命後,組織了一個精幹的公使館班子,除副使張斯桂外,還有參贊黃遵憲。黃遵憲是梅縣人,與他是客屬同鄉,在使日期間,成了他的得力助手。

步入人境廬內,只見屋內裝飾簡約,抬梁斗拱間有簡易木雕。天井寬闊,底部以鵝卵石鋪八卦人字石銅錢圖案,院內種有兩棵樹,一棵是黃皮樹,而另一棵則是桂花樹。何連贊告訴記者,黃皮樹為屋建成栽下的,如今雖無枝繁葉茂,但依舊開花結果。

上堂設有簡易展板,展有“清廷首任駐日公使——何如璋”“何如璋故事——牛角掛書、小有洞天、石牌坊之議、尊老愛幼”等圖文,向世人展示外交家何如璋不平凡的一生。

首任駐日公使

撰寫《使東述略》,對近代思想改革產生影響

離開人境廬,沿著屋旁一小路向上行,路旁長滿雜草。小路盡頭是一片寬闊的坪地,三座屋子並排佇立,最左邊的屋子為“通奉第”,中間的小屋子為“耕經別墅”,最右邊的屋子則是“茂塘公祠”。

【尋訪梅州名人故居】何如璋故居人境廬:欽差大臣不辱使命 敦睦邦交佳話流傳

茂塘公祠的上堂,“世德堂”的鎏金字型引人注目。

何廣贊介紹,“茂塘公祠”為何如璋的生長地,“耕經別墅”為何如璋蒙學地,而“通奉第”則是何如璋建設給同族兄弟的居所。

邁入茂塘公祠,上堂數塊牌匾引人注目。正中間的匾額上書“世德堂”三字,黑底金字,筆意飄逸豪邁,為清道州大書法家何紹基所書,彰顯了其族人孜孜追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崇高理念;而房樑上的牌匾則為何氏一族清代時所取得的成就。牌匾嶄新得發亮。“這些牌子是何氏族人於2002年重新制作的,舊牌匾因歷史原因已被破壞。”何廣贊說。

公元1877年11月,那是何如璋出使日本的日子。

何如璋到日本時,正值臺灣劫殺琉球漁民事件發生後不久。日本以這一事件為發端,冒稱琉球系其屬國,策劃征伐臺灣,清廷為求息事,賠以軍費計白銀50萬兩。“當時,日本執政者看準了清廷的軟弱,想廢除居留華民舊規,取消橫濱、神戶和長崎的領事裁判權。”何廣贊說。

何如璋到任後,援引國際公約,與日方反覆交涉,最後達成協議,除在東京設公使館外,在橫濱、神戶、長崎三市設領事館,並收回領事裁判權。

此舉不僅使僑胞的生命財產得到合法保障,僑胞備受歧視凌辱的狀況也得到很大改善。

何如璋對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對外擴張抱著強硬的態度,但他對日本人民卻極為友好,經常與日本各界人士廣泛接觸,以此瞭解日本。“在日本的時候,何如璋與日本友人保持書信來往,以此瞭解日本的政績、經濟、軍事、文化教育和民俗風情。”何廣贊說。

據瞭解,在東京都埼玉縣野火止平林寺的書庫裡,至今還儲存著大量何如璋與日本友人的書信。“這些書信便是後來何如璋撰寫《使東述略》和《使東雜詠》的素材。”

在出使期間,何如璋積極致力於考察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所發生的深刻變化,確認欲自強必須效法日本。他所撰寫的《使東述略》,對日本“三權分立制”作了詳細介紹,這些對中國瞭解日本的明治維新,特別是對戊戌時期的維新派編髮改制有著重要影響。

“康有為的‘戊戌變法’從何如璋的書中得到不少啟示。”梅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李錦讓在《嘉應讀書樓》中寫到。

“《使東述略》最具積極意義的內容,是它首次以贊成維新變法的態度向中國人介紹了日本的制度改革。儘管他的改革方案還擺脫不了洋務派的思想範圍,但這些思想在當時來說是進步的。”曾任暨南大學歷史系教師的曾民這樣評價《使東述略》。

保護傳承

活化名人故居,煥發文化之鄉魅力

站在何如璋故居群前,古樸莊重感撲面而來,讓人彷彿穿越百年時空,領略這位清末著名外交家駐日的風度和愛國情懷。

何如璋在日本的4年,既為祖國爭理抗權,又能堅持睦鄰友好,與當地人民交往頗深,其為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和兩國人民的友誼所繪寫的多彩篇章,直至百年後的今天仍被世人稱道。

據介紹,1888年秋,何如璋戍期屆滿,釋回故里。隨後,何如璋應兩廣總督張之洞延聘,出任潮州韓山書院(今韓山師範學院)講席,為近代潮汕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何氏族人,自先賢以來重視教育,創辦學校,培育人才。明清時期,村中有十多間私塾,分為大、小、專館。大館招15歲以上學子,聘請名師執教。

幾百年來,代有賢能,英才輩出。科舉考試時期,先後考取功名的有76人。尤其是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至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間,何如璋及其子何壽朋父子中進士。“清同治年間以後至當代,雙坑何氏出了父子進士、清代三將領、國共四將軍、兩位大使、四科學家等‘名人群體’。”

1904年至2015年,據不完全統計,何氏學子大學生有465人,留學生60人,大專生450人,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建設人才。

大埔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湖寮鎮雙坑村何氏家族曾經是殊榮顯赫的大家族,何如璋故居內深藏著耐人尋味的傳統文化氛圍和豐富歷史資訊,它為了解和研究大埔文化史、客家人物史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史料標本。

2005年4月,何如璋故居“人境廬建築群”被大埔縣人民政府列為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1月,建築群被列為梅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的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為進一步保護利用名人故居,大埔縣於去年11月對人境廬進行新一輪修繕。“我們嚴格按照文物修就如舊、不改變原狀的原則,對人境廬屋面、牆面和地面、門窗、排水等進行修繕,儘量儲存文物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大埔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了充分實現名人故居的活化利用,大埔縣把何如璋故居列入了鄉村旅遊景點建設,先後對雙坑村的大安至雙坑村公路進行維修,對村莊環境和何如璋故居內外環境進行了整治,加強故居前後兩排古民居建築保護,嚴防亂搭亂建,投入資金150多萬元,實施雙坑村坑堤建設工程,在交通主入口及景區內設定了各種旅遊標識標牌。

“待故居修繕完成之後,我們將在屋內進行重新布展,對其事蹟進行陳列,並對社會開放。”該負責人說。

而作為故居的主人,何氏後人也一直在履行修繕保護的責任。在宮詹第大門的一側,記者看到了大埔縣湖寮鎮人民政府貼出的《關於雙坑村何褒讚村民反映“大埔縣何如璋故居保護問題”的答覆》告示,顯現了何氏後人對故居保護工作的支援和配合。

相關

何如璋家鄉二三事

“茂塘公祠”是何如璋的生長地,雖然規模不大,也沒有特別精美的建築工藝,但是老屋真實記載著他當年的人生軌跡。如今經政府修繕後,走進茂塘公祠,還能看到屋內牆壁上記載的關於何如璋在家鄉的故事。

13歲輟學

一邊牧牛,一邊讀書

何如璋小時候家裡很窮,一個農家有8個男孩、一個女孩,家計維艱。老三何如璋唸了幾年私墊後。13歲那年便輟學放牛。

他雖年幼,卻也懂事,高興地去放牛,不多時,他想出一個好主意:把《四書》《五經》之類的書帶上,待牛吃草時,他就躲在樹蔭下看書。這個兩全其美的方法,著實令他高興,於是早早出門,遲遲迴家,牛吃得很飽,家人也喜歡。

那一天,他如常放牛吃草後,便在樹下讀書,正當他看書入神之際,牛卻跑進禾田裡去了,待其發現時,這丘禾苗已被牛吃得七零八落,尤其槽糕的是,這丘田的主人素與其家不和,事情就鬧大了,結果捱了一頓打。

世事往往變幻曲折如戲,他這次捱打,應了古語:“否極泰來”。此事為其堂姑丈陳芙初得知,陳對其好學精神深為嘉許,並把何如璋接到自己家中,恢復了“舉子業”。何如璋6年苦讀,學業大進,19歲中了秀才,24歲中舉人,31歲中進士,從此步入仕途。

衣錦榮歸

復學苦讀之地留墨,現成文保單位

何如璋復學後潛心苦讀的地方在雙坑上村文昌閣。此處系一山溝,三面環山,古木參天,極為幽靜,確係鑽研學問的好地方。他對這影響其一生之地,永不忘懷。

1882年,何如璋駐日公使卸任後返鄉,正是衣錦榮歸,特地重登文昌閣。他飽覽景物之後,欣然揮毫,留下兩處筆跡:

一是在牆壁上題聯,上聯“雲梯直上通宵漢”,下聯“道岸宏開闢町畦”,橫幅“仰之彌高”,顯示他的心境和抱負。

另在文昌閣左側不遠一巨石處寫了“小有洞天 何如璋”七字,後來作了石刻,現成為大埔縣政府保護的文物之一。

洞天,乃道家神仙所居之地,意謂此處為洞天福地。

平易近人

回鄉不“耍官威” 尊老愛幼成佳話

現在大埔縣雙坑村依然流傳著當年何如璋衣錦還鄉時尊老愛幼的故事。

1882年春,何如璋卸任後,由日本回國,抵上海後,請假順道回鄉探親。

何如璋一行從汕頭轉乘小火輪溯韓江而上,在恭州登岸,而後乘轎經敬裡回村。當年大官出行,前有“肅靜、迴避”以及官銜等的牌板,還有鳴鑼喝道的家丁以及一群兵士,不勝威風。

那天,敬裡村中有一群孩子在大路上玩耍。見一群人馬前來,有的躲開,有幾個頑皮孩子,卻在轎馬臨近時,突然高叫“大狗古來了,大家閃開呀……”

小孩子搗亂,事也平常。何如璋對此表現十分大度,不以為悖。掀開轎簾,手指那幾個孩子,笑著說:“哦,你們敢撩大狗古,小心被大狗古咬了!”

眾人見何如璋如此幽默,不禁大笑起來,原先擔心會觸怒大官,惹起是非,豈料雨過天晴,皆大歡喜!

續行不久,便到了可遙見雙坑村的潘公嶺,何如璋即吩咐卷旗停鑼,自己下轎,隨從下馬,起步行入村。走到上村一株大樹下時,恰有一位老叔公迎面而來,何如璋即以晚輩身份,側立路旁,拱手躬身,向這位老叔公問安。

老叔公見其如此謙恭有禮,即停下與之寒暄。何如璋直到老叔公離開走遠了,才繼續緩步回家。附近人家見此場面,十分讚賞。

一段佳話,立即傳遍全村。

參考文獻:

《大埔縣誌》

《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 王芸生 著

《李文忠公全書·譯署函稿》

【來源】南方日報·梅州觀察

【記者】梁時禹 馬吉池

【通訊員】劉招迎 羅文燕

【攝影】梁時禹(除署名外)

【作者】 梁時禹;馬吉池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