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為何不願北上勤王,李鴻章一語道破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洪秀全於1851年發動金田起義,太平軍勢如破竹,兩年後就攻佔南京。由於清軍八旗和綠營毫無戰鬥力,幾乎一觸即潰。就在這一年,曾國藩建立湘勇,開始走上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之路,後被稱為湘軍。

到1860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場戰爭因為北京被攻陷、圓明園被燒,成為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永遠的一道傷口。那麼,當時的湘軍在曾國藩的率領下可謂鋒芒正盛,在接到咸豐皇帝的勤王旨意後,以忠君愛國為己任的曾國藩為何不願北上勤王,甚至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呢?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為何不願北上勤王,李鴻章一語道破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英法聯軍從5月攻打天津大沽口炮臺,10月佔領北京,僅僅兩萬餘人的英法聯軍可謂進展神速。戰爭剛開始時,大清的最後一位八旗王爺將軍僧格林沁曾指揮清軍,阻止了一次英法聯軍的登陸作戰。這讓咸豐皇帝漲了不少信心,為了避免漢人勢力擴大,並沒有立即下詔勤王。

隨後,戰爭的形式失控,僧格林沁沒有守住天津,英法聯軍突入北京。咸豐一邊逃往熱河,一邊下詔命令曾國藩帶領湘軍北上勤王。然而,曾國藩在李鴻章的建議之下,使用“拖”字訣,上了一道摺子,向咸豐皇帝請示,是我還是胡林翼率軍北上呢?

由於當時的交通和通訊手段並不發達,摺子在路上來來回回走了一個多月,等咸豐皇帝的詔命再次到達,上面的內容已經變成“已經議和,不必來了”,經此一事,曾國藩對他的門生李鴻章從此高看一眼,當時最強悍的湘軍和英法聯軍也失之交臂,沒有出現直接對抗,讓人遺憾。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為何不願北上勤王,李鴻章一語道破

曾國藩

按照常理,一向忠君愛國的曾國藩在接到勤王詔命之後,應該挺身而出立即北上,但是曾國藩在多番思慮之後,滑稽的一幕發生了,曾國藩拒絕北上,沒有派出一兵一卒。與此同時,他上書表明心跡,“安危之機,想不出八九月之內。”

曾國藩為什麼不願意北上勤王呢?李鴻章的建議讓曾國藩下定了按兵不動的決心。李鴻章對英法聯軍侵入北京一事看得極為透徹,“區區幾個洋人就想滅我大清,無疑是痴人說夢。這些洋人不遠萬里,來到我中華大地,無非是想多要一些好處罷了。”所以英法聯軍只是想擴大好處而並不想滅掉清政府這個代理人。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曾國藩為何不願北上勤王,李鴻章一語道破

李鴻章

然而太平天國卻是當時的心腹大患,湘軍圍困安慶日久,如果貿然北上,會被太平軍反戈一擊,丟掉了當時的大好時機。

與此同時,曾國藩面對英法聯軍並沒有戰勝的把握。湘軍雖然能跟太平軍一戰,但是在軍制、武器、戰法上與西方的新式軍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善守的湘軍如果千里勤王主動出擊,在英法聯軍手裡恐怕也討不到任何便宜。

曾國藩還有深一層的用意,就是儲存湘軍實力。如果僧格林沁戰敗,湘軍能夠迅速填補權力真空,從而擴充漢人軍隊的勢力,提高漢人官員的地位,這一點,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得到了證明。此後數十年,漢人官僚的實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曾國藩推舉的漢族官員,紛紛成了封疆大吏,長江流域幾乎完全落入“湘淮勢力”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