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的強大除自身優勢之外,晉國的幫助也是重要因素

按照《史記·吳太伯世家》的記載,吳國王室跟周王室同出一脈,吳國的建立者是周太王長子太伯,繼任者是太王次子仲雍及其後代,周朝的建立者是太王三子季歷的孫子周武王,繼任者為其後代。

武王伐紂之後,還曾尋找兩位伯祖的後代,封仲雍曾孫周章、虞仲為諸侯,吳國和北虞國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接下來就是一路的君位沿襲,順帶提了一句北虞國的滅亡,也就是假道伐虢的晉獻公,反手就把北虞國滅了。

晉滅北虞國時,吳國君主是句卑,此時吳國還是默默無聞,可等到句卑的孫子壽夢這一代,情況不同了。

《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壽夢立而吳始益大,稱王。

司馬遷統計了一下,從太伯到壽夢,吳國君位一共傳承了十九世,在這期間的史書中,基本沒出現吳國的身影,可壽夢一上位,吳國就強大了,敢稱王了,有這麼快的崛起嗎?

吳國的強大除自身優勢之外,晉國的幫助也是重要因素

壽夢

當然沒有,吳國能夠發展,是因為國際盟友的援助。

《左傳·成公七年》載:“巫臣請使於吳,晉侯許之。吳子壽夢說之。乃通吳於晉。以兩之一卒適吳,舍偏兩之一焉。

與其射御,教吳乘車,教之戰陳,教之叛楚。

置其子狐庸焉,使為行人於吳。吳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馬陵之會,吳入州來。子重自鄭奔命。子重、子反於是乎一歲七奔命。蠻夷屬於楚者,吳盡取之,是以始大,通吳於上國。

《史記·吳太伯世家》載:“

王壽夢二年,楚之亡大夫申公巫臣怨楚將子反而奔晉,自晉使吳,教吳用兵乘車,令其子為吳行人,吳於是始通

中國。吳伐楚。

這兩段文字清晰地勾勒出了吳國的擴張強大曆程,楚國大夫

巫臣跟楚將子反有矛盾而得不到解決,就跑到了晉國,向晉國提議扶持吳國擾亂楚國後方,並主動請纓出使吳國。

到吳國後,巫臣獲得了壽夢的信任,留在吳國教吳國射術、御術和兵車戰陣,還教他們跟楚國作對。為此,巫臣把兒子

狐庸留下來當吳國的外交官,跟晉國交好,與楚國交惡

吳國的強大除自身優勢之外,晉國的幫助也是重要因素

申公巫臣

晉吳聯合後,晉國在北方牽制楚軍,吳國在東方進攻楚國及其屬國,使得楚將

子重、子反等人疲於奔命。吳國的疆域大為擴張,聲望不斷升高,也藉由晉國的通道,與

中原諸國往來,逐漸走上了強盛之路。

其實這招晉國還是跟楚國學的,晉楚爭霸經常是楚國處於劣勢,所以他們很早就在物色盟友,被晉國堵死在西方的秦國是最佳人選。所以春秋時期秦楚兩國經常聯姻鞏固聯盟,共同對付晉國,只不過效果不是很理想。

晉國幫吳國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他們的設想中,吳國只要成為一箇中等強國,牽制襲擾楚國就行了,他們絕對不想把吳國打造成一個能夠滅楚乃至北上中原爭霸的大強國。

這就說明,吳國能夠做到稱霸,更多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就算是晉國的援助,其實也有吳國自身的原因。晉國不可能大老遠去扶持一個弱國,一旦這個弱國被楚軍三下五除二就滅了,晉國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只有確定了吳國足夠強、能夠對楚國造成威脅、有培養的潛質這三點,晉國才會伸出自己的“

援手

”。

吳國的強,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民風剽悍

現在一提到吳地,人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吳言儂語、煙雨江南,溫柔、婉約,但這種形象至少要到唐朝才形成,在先秦時期,吳地的代表形象是剽悍。

吳國的強大除自身優勢之外,晉國的幫助也是重要因素

太湖

從宋朝起,經濟重心南移,江南地區成了全國最為富庶的地區,民諺說“太湖熟,天下足”,但在先秦時期,太湖平原的農業並不先進,產量也不高。當地人一面要應付酷熱的南方環境,以至於斷髮紋身,跟中原人迥異,被視作蠻夷;另一面還要跟自然災害搏鬥,最為常見的當然是每年必至的颱風以及隨之而起的浪潮水災,而其破壞力也是顯而易見的。

在這種自然環境下,吳人鍛煉出了剽悍的性格,他們對力量的追求可比安逸的中原人強多了,這大概是春秋霸主為何都產自四方國家的原因吧。

第二,水軍強悍

我們知道,吳楚兩國都在南方,南方的地形特點就是水網密佈,所以晉國人帶來的戰

技術並沒有太多作用,在南方作戰,船才是主力。楚國的重心長期放在北方,發展戰車跟晉國爭霸,水軍的發展相對滯後,反倒不如吳國,後面吳王夫差北上爭霸,要修邗溝,這不僅僅是為了後勤,還為了把他們的王牌帶上去。

吳國因為水軍比楚國強,軍隊可以

迅速調送和回撤大量軍力,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

水戰戰法。這一點,楚國大夫巫臣不會不知道,也是因此,他認為吳國有威脅楚國的能力,勸晉國扶持吳國,讓吳國開啟外交和文化交流的局面,傍上晉國這個強大的盟友。

第三,兵器精良

吳國雖被視為落後地區,但武器製造業卻非常發達,尤其是

青銅

劍,更是冠絕天下。

吳國的強大除自身優勢之外,晉國的幫助也是重要因素

季札

最早被提及的吳國寶劍,屬於壽夢的第四子

季札,季札喜好文化,經常跑到中原交流禮樂,齊、魯、鄭、衛、晉等國都去了個遍。壽夢覺得他賢,想傳位給他,他不接受,撒腿就跑,他的三個哥哥商量著大家一起兄終弟及,遲早輪到他。

季札到訪徐國時,徐國國君表示出了對其佩劍的巨大興趣,但沒好意思提出。季札看在眼裡,不過他當時是帶著外交任務出門,打算回來再送給徐國國君。可等他回來時,徐國國君竟然已經去世了,季札“

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

”。

這段故事,可以理解成吳國

特產青銅劍很受別國君主歡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吳國的劍很不錯。

歷史上,吳國能夠叫出名字的寶劍不少,

專諸行刺吳王僚時的魚腸劍、伍子胥自盡的

離鏤

(轆轤)、

湛盧劍、

吳王光劍、

吳王夫差劍

等,在

《吳越春秋》中,干將也被定為吳人。

第四,明君迭出

自壽夢稱王起,吳國就沒怎麼出過庸君。不過因為季札不願繼位,在其三哥吳王夷昧去世後,吳王夷昧的兒子繼位,也就是吳王僚。

這引起了吳王諸樊的兒子公子光的不滿,明明我爹才是老大好不好,四叔不上讓我上啊,怎麼輪到三叔的兒子了?

於是專諸出場,公子光弒君上位,成為吳王闔閭,吳國迅速崛起,也是從他這一代開始的,連楚國都城都給他拿下了,最後卻死在了楚國扶持的越國手裡。

吳王闔閭的兒子就是吳王夫差,滅了越國,卻又因專心爭霸,被越國偷襲反推,亡了國。至此,從壽夢到夫差,吳國興盛了四代人百來年,但在其前,可是有十九世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