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不管中國如何分裂,漢人心中的這份民族情始終沒有消失

要問:東晉十六國時期,在胡人建立的前秦政權中,哪位漢人做出的貢獻最大?相信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說出王猛的名字。

的確,王猛在輔佐前秦統一北方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算是一位傑出的漢族寒士了。

幾千年來,不管中國如何分裂,漢人心中的這份民族情始終沒有消失

王猛生於325年,死於375年,字景略,是東晉北海郡劇縣人。作為十六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在胡人政權前秦朝中擔任過丞相及大將軍。

王猛出身貧寒,早年隱居山中潛心學習,尤為愛好讀兵書,善於軍事謀略。雖然,他一直隱居山中,但是,對於東晉的整體政治局勢他還是非常清楚的,不僅深知當時的東晉士族當道,自己很難在其中建立功名,還知道桓溫的政治心理,並懂得一山難容二虎的道理。

所以,他沒有跟隨桓溫去南方,放棄了在漢人政權中謀求前程的機會。由此可以看出,王猛是一個將功名作為人生目標的人。

幾千年來,不管中國如何分裂,漢人心中的這份民族情始終沒有消失

後來,王猛與苻堅相識,並一見如故,二人大談廢興大事,非常投緣。

所以,在苻堅即位後,王猛得到了重用,先是擔任了中書侍郎,再連升五級,成為了丞相、中書監、尚書令等,一干就是十八年。此外,他在前秦輔助苻堅期間,不僅推行儒法,選拔賢明,還最大限度地幫助苻堅加強中央集權,整肅吏治,推行法制。

在軍事方面,他堅持以氐人作為軍隊中的中堅力量,並集中火力將北方的鮮卑消滅,推翻了前燕政權,為苻堅統一北方地區奠定了基礎。不過,一直以來王猛輔助苻堅鞏固北方的統治在北方胡人統治區域內發展壯大,卻始終沒有勸說和幫助過苻堅去擴充南方的地盤,更沒有去打擊漢人統治的東晉王朝。

雖然,王猛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祿,但是,他卻沒有將戰火燒到漢族地盤,更沒有與晉朝為敵,只是幫助氐人消滅了鮮卑人的政權。即便是在臨終的時候,他還再三叮囑苻堅:

“首先,不以晉為圖,其次,除鮮卑、羌虜內敵。”

幾千年來,不管中國如何分裂,漢人心中的這份民族情始終沒有消失

雖然,王猛的遺囑是不要與東晉為敵,但是,在他死後的第八年,苻堅還是違背了王猛的遺願,興兵百萬,向東晉發起了進攻。最終,苻堅在淝水之戰中慘敗,身亡國滅。

所以,後人對王猛的遺囑都給予了稱讚,說其有先見之明。但實際上,王猛並不是有什麼未卜先知的能力,他不讓苻堅進犯東晉,主要是其心中存有的民族情懷,強烈的民族情感。因為,身為漢人的他,雖然,為少數民族政權服務多年,但其心中對於本民族的熱愛一直沒有改變過。

他對於前秦的忠心是發自內心的,這主要在於其在這裡得到了一下才華施展的舞臺,苻堅對他是有知遇之恩的。不過,身為漢人的他,骨子裡還是有著對漢族的那份濃厚的情感。要知道,親情和恩情都是“情”,難分孰輕孰重。而這種情懷也在不自覺之間,流露在了他的政治生涯中。

所以,在他臨死之前,出於對漢人政權的摯愛,才會再三叮囑苻堅,不要去攻打東晉。也因此,王猛被稱作“功蓋諸葛第一人”。

幾千年來,不管中國如何分裂,漢人心中的這份民族情始終沒有消失

此外,在王猛死後的數十年,中原地區又出現了一位傑出的漢人代表,此人就是:崔浩。

他是北魏清河東武城人,跟王猛一樣,對漢民族有著天生的熱愛。他與胡族人共同作戰,助力北魏統一北方地區,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但是,當北魏皇帝要與南朝宋交戰的時候,身為漢人的崔浩,則千方百計地進行阻撓,想盡辦法維護南朝宋的利益。

為此,在公元450年,魏、宋大戰之前,北魏皇帝下令將其誅殺,滅其族。之所以被殺,主要在於胡人洞察到了崔浩濃厚的民族情感。不久,太武帝北巡陰山,後悔誅殺崔浩。時北部尚書宣城公李孝伯病世,拓跋燾說:“李宣城可惜!”既而,又說道:“朕失言,崔司徒可惜,李宣城可哀!”

由此可以證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族人民之間就已經形成了非常濃厚的民族情感,這也使其成為了一種無形的凝聚力。雖然,在五胡亂華時期,有很多漢人選擇參與五胡政權之中,但實際上,卻是他們為求自保而做出的無奈之選。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不與胡人合作,極有可能會被胡人所害。

實際上,這些漢人雖然參與了胡人的管理,卻不是心甘情願為其服務的。

幾千年來,不管中國如何分裂,漢人心中的這份民族情始終沒有消失

所以,在前秦滅亡之後,北方地區掀起了一股漢人南遷的移民潮。

由此也可以看出,漢人對於自己的民族和政權的摯愛,他們真心向往的一直都是漢族的土地,哪怕是在胡人中擁有了權力和地位,但是,對於故土的眷戀,這些人卻絲毫未曾改變。其實,不管是王猛還是崔浩,他們都是歷史中的傑出人物,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代表。

試想一下,在五千多年的歷史中,中華民族經歷過怎樣的變革:從三皇五帝開始,經歷夏商周,跨越春秋戰國;從大秦強漢到三分天下,魏晉南北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到辛亥革命。最終,在經歷了亂世之後,迎來了新中國。這其中,有太多太多的優秀人物,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做著各種各樣的貢獻。

參考資料:

【《晉書·卷一百一十四·載記第十四》、《資治通鑑·卷一百一》、《魏書·卷四下·帝紀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