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明實錄》史料價值?

價值非常高。我們都知道想要了解明朝,必讀《明實錄》。在明朝以前兩晉,南北朝、唐、宋都修有紀傳體的國史。而《明實錄》就是明朝的國史,具有非常大的權威,他是專門記載明代列朝皇帝世紀的編年體史書,便自然成為強化皇權和加強中央集權制的首選史籍。《明實錄》是明朝最為重要的史典,在國史中具有高貴地位,是明朝後期對前期所作的具有權威效力的歷史結論,也是關係到一朝君臣流芳和遺臭的千秋大事,誰掌握了《明實錄》修纂的控制權,誰就掌握了對與己有關的前代君臣和當朝臣僚褒貶的權力,用我們現在的話就是話語權。所以,一般君主會任命自己最信任的人來撰寫實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給自己塗脂抹粉,鞏固其統治地位。

怎麼評價《明實錄》史料價值?

因為,《明實錄》涉及明朝宮 闈機密和皇帝的隱私,所以明朝政府制定了“崇重秘書,恐防洩露”的制度,將實錄藏諸禁中,密不示人。並且規定每一朝實錄修成之後,都必須把底稿加以焚燬。明朝焚燬實錄底稿還有專門的地點,那便是宮禁中太液池畔的芭蕉園。關於這個,明朝黃景昉《國史唯疑》稱:“《實錄》成,……”“其副稿慮為人見,例焚之芭蕉園,在太液池東。”明朝負責峰會實錄底稿的人,是“直文淵閣入閣預機務”的首輔,即實錄的總裁,並且還要在司禮監宦官的監督之下進行,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怎麼評價《明實錄》史料價值?

明朝除了君主外,還有大臣也是想控制《明實錄》的修正權力。利用明實錄進行政治鬥爭的明代君主,多為非法繼位者比如朱棣,當建文帝為乃祖朱元璋修太祖實錄時,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為了使自己篡位合法化,對太祖實錄開展了兩次大規模的修改。第一次修改,在朱棣篡位後僅4個月的時候,他下詔攻擊建文帝道:“比者建文所修《實錄》遺逸既多,兼有失實。朕鑑之,誠 有歉焉。”並命令正副監修李景隆、茹常“端乃心,悉乃力”,既不負太祖寵遇之厚,“亦以副予之孝誠”,修改好實錄。接著,他在給其他纂修官的詔諭中,進一步抨擊初修本實錄………

當然,史臣與君主強迫篡改明實錄不同,史臣不敢公開篡改實錄,而只能利用修纂的機會,透過增刪史料和微言大義來攻擊政黨,進行權力鬥爭。比如明末張岱從整體上批評了明朝史臣以《明實錄》的修纂作政治鬥爭工具的行為:“焦芳以僉壬秉軸,丘濬以奸險操觚,正德編年,楊廷和以掩非飾過…後至黨附多人,以清流而操持月旦;因使力翻三案,以閹豎而自擅纂修。黑白既淆,虎觀、石渠尚難取信……可以說是簡要概括了明實錄修纂過程中的政治爭鬥的情況”史臣利用明實錄進行政治鬥爭的表現。就是在實錄中任情褒貶,攻擊政敵。如《憲宗實錄》的總裁、吏部尚書劉吉與內閣大學士劉珝、尹旻以爭權不和,便在主持修實錄對此二人進行誹謗。參考:王世貞《史乘考誤》有詳細記載。史臣除了攻擊政敵外,還有一個就是升爭奪史館內總裁,以達到奪取首輔的目的。

有人一定會說,《明實錄》這麼重要,為什麼史臣能隨便修改,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說明朝體制了,明朝從嘉靖後,權力就削弱了,皇帝不可能什麼事都能管,一般《明實錄》是不對外公開的,更別說發刊到民間。明朝後期對明實錄實行的“崇重秘書,恐防洩漏”的制度開始鬆弛,在嘉靖時間,個別的內閣大臣首先破壞了保密制度,開始將《明實錄》傳抄出宮。當時首輔嚴嵩、徐階家中就有實錄抄本。那麼明實錄是什麼時候散播在民間呢?正如顧炎武所說“萬曆中,天子蕩然無諱,於是《實錄》傳寫流佈”。《明實錄》大規模流播民間始於萬曆16年…萬曆22年,因修正史,復取出實錄,供史臣參考。官員們再次趁機大肆傳抄。萬曆24年,乾清宮是失火,御覽本《明實錄》“舊本亡失”,因此神宗皇帝又一次“命內閣謄進累朝《寶訓》及《實錄》以補之”,在這次修纂中一共花了兩年零4個月,經過三次大規模的抄錄活動,實錄廣泛流傳到了民間,出現了家藏戶守實錄的局面,甚至還出現了公開銷售實錄抄本的現象,每部高達五萬緡。尤其是在江南地區很多富商都有明代實錄,明朝萬曆的學者餘繼登以參考明實錄編成了《典故紀聞》一書。黃宗羲也曾經讀過實錄。

《明實錄》傳入民間為不少撰寫新的明史提供了好的材料,比如王世貞的《史乘考誤》,孫承澤的《春明夢餘錄》,馮復京的《明右史略》、朱國禎的《史概·大政記》包括《國榷》等等;總之《明買錄》作為明代“國史”,包括清朝官修的《明史》,其史料大部分來源《明實錄》。明史所依據的草稿是萬斯同所著的《明史稿》,萬斯同早在明朝後期實錄傳出宮後,就曾對他進行過潛心鑽研。還有《明通鑑》都取源於實錄,而《明實錄》史料多取自政府檔案或邸報,具有不可輕視的史料價值。

怎麼評價《明實錄》史料價值?

總結:那麼,有人問了《明實錄》,到底是不是明朝真實的歷史?怎麼說呢!不好意思,我個人覺得可能我們真的找不到真實歷史原始材料,可能看到的都是被精英修飾的歷史,包括明實錄也是,所以你拿的這些被修飾過的材料,然後去研究分析出來的東西,到底有幾成能還原真實歷史,這個就不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