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滄海桑田天下事,閒談華夏五千年。大家好,我是李師弟。

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今天我們來嘮嘮,上古五刑之二——劓刑。劓刑,重於墨刑而輕於刖刑,觀其字而猜其意,一個“鼻”字,後面立著把刀。

《周禮·秋官·司刑》鄭康成曾注“劓,截其鼻也”,所以劓刑就是指割掉犯人的鼻子。其實劓最早見於甲骨文,從刀從自,鼻的古字即為自,正是象徵了用刀割鼻。與墨刑一樣,劓刑與肉刑疊加的恥辱刑。

在中國,鼻子被稱作“五官之首”,漂亮高挺的鼻子是美人的標配,同樣鼻子也是呼吸和辨別氣味的重要器官,《易經》中提到,鼻子主福祿宮,鼻子損毀了,可能就意味著,仕途福祿的終止,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割掉犯人的鼻子,即使不會危及到犯人的生命,但卻直接摧毀了其人格尊嚴。

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相傳商王盤庚遷殷時,就曾嚴厲警告他的臣民:不服從命令的,不聽話去幹那些奸邪之事的人,你犯下的錯事小,就把你的鼻子割掉,你犯下的過錯太大,就要把你處死。

到了周代,劓刑被正式列入作為“五刑”之一,這個時候劓刑的用途已經極其廣泛,史稱周初“劓罪五百”,至姬滿時增至千條。由於動不動就要割人鼻子,西周中期,滿大街跑的都是面目醜陋,沒了鼻子的人,試想烏泱泱一片的“伏地魔”在大街上竄來竄去,是何等的驚險刺激。

統治者許是覺得看著礙眼,本著“以其貌醜遠之”為原則,將這幫人派往了距離京城五百里外的三關,駐守城門,形成了十二座關門的守衛隊,都是無鼻之人的奇觀,這也就是後世流傳的“劓者使守關”。

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姬釗的孫子姬滿,是個大遊歷家,傳說這位曾經去過崑崙山西王母國採風。他晚年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剝削新法:叫做贖刑。他化私為公,定出贖罪條例。條例規定:墨刑黃銅六百兩,劓刑一千二百兩,剕刑三千兩,宮刑三千六百兩,斬刑六千兩。

嘿,這乍然一瞧,這是可以用錢賣命了?錢果然是萬能的!可事實真是如此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這所謂的贖罪條例不過是打著幌子的詐騙行為,真正有罪的不可贖,許贖的只是疑犯。好傢伙,那滿大街跑的可都能成為疑犯,對於統治者而言,那都是行走的錢袋子。

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春秋、戰國乃至於漢初,劓刑依舊被廣泛應用,被執以劓刑的人數不勝數。劓刑也被作為懲戒士兵的刑罰大肆推廣,《商君書·境內》記載:凡攻城之戰,兵士如“不能死之,千人環,賭諫黥劓於城下”。

崔實在《政論》中提到:秦朝殲滅六國,大一同之後把俘虜的戰士和百姓都處以了劓刑,一時之間,社會上,有鼻子的人還沒有沒鼻子的人多,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的審美都變得扭曲,沒鼻子的反而美麗正常,有鼻子的成了醜陋的異類。“秦割六國之君,劓殺其民,於是赭衣塞路,有鼻者醜”

有史料記載:古有華夏上國,流行劓刑,受罰者甚多,羞於見世,只好逃匿於蠻邦之地流落謀生。說:春秋戰國被割掉鼻子、臉上刻字的人太多了,天天被人指指點點,心理壓力太大活不下去了,那怎麼辦,眾人一合計那就搬家吧,夷人知道的少,沒文化,就搬去他們居住的地方。

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夷人也感覺很奇怪啊,這幫外地人,怎麼又是臉上刺字,又是沒有鼻子的。於是這幫人就告訴夷人說:“中國之人皆墨劓為俗”,你們不懂,我們那裡都這樣,割掉鼻子,臉上刻上花紋,我們向來視無鼻為俊美,愛美之人無一不割鼻紋臉,以此來獲得他人的讚美青睞,這是我們的風俗。

夷人一聽,茅塞頓開,常常聽說華夏文明,非常羨慕嚮往,如今仔細觀賞無鼻者的形象,頓時覺得自己的鼻子太過多餘,紛紛效仿,割掉鼻子,刺上花紋。

國王下令:凡蠻邦子民皆割鼻以振興蠻邦美容事業,國王、王后、皇親國戚則不許割掉鼻子,保持醜陋的容貌。作為蠻邦萬民的美醜之鑑,違令者斬,舉國上下無不感激涕零。

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後漢書·西羌傳》也曾記載,羌族的披髮風俗也和劓刑有關。相傳戰國時期,各方為搶佔領土,使得西邊的少數民族煩不勝煩,秦惠王更是對他們趕盡殺絕。

眼看著面臨滅族之災,羌族有一個叫爰劍的人從秦國逃了出來,在亡命天涯的途中他遇到了一位少女,少女將他藏在了巖洞中,秦兵發現後縱火焚燒山洞,但是火怎麼樣都燒不進去,他們以為這是有神靈庇佑,害怕被神明將罰,紛紛竄逃。

爰劍為報答少女,以身相許,與她結為夫妻,一起逃到三河地區,爰劍糾集了殘餘的羌族,將在當奴隸時候學會的種地畜牧的本領交給羌族的族人,部落在他的帶領下日漸強盛。然而救他的少女曾經遭受過劓刑,沒有鼻子的她覺得自己貌醜無比,於是便終日把頭髮打散遮住容貌,羌族族人為了表達對她的尊敬,紛紛散下頭髮,時間久了,羌族就形成了“披髮左衽”的披髮習俗。

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關於劓刑,鄭袖固寵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戰國策》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說這魏王深知楚懷王極其貪戀美色,於是他送了楚懷王一位傾國傾城的美人,楚懷王高興壞了,天天留宿這位的美人榻,一時冷落了寵妃鄭袖,鄭袖雖善妒,但不是個胸大無腦的蠢人,相反她生了顆七巧玲心,楚懷王如此喜歡這位魏美人,明著不能來,那就來暗的。

於是鄭袖將流水的華衣美食送進了魏美人的寢宮,楚懷王一看,鄭袖將心頭好的事情安排得如此妥善,比自己還要上心,為此大為感動,說:“婦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

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今鄭袖知寡人之說新人也,其愛之甚於寡人,此孝子所以事親、忠臣之所以事君也”鄭袖一看,魚兒上鉤了,一天她和魏美人扒耳朵的時候就說:“你長得可太好看了,大王可喜歡你啦,可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大王覺得你的鼻子不夠漂亮”魏美人一聽。

大王不喜歡?心下頓時著急了起來,連連請求鄭袖支個招,“好姐姐,那我該怎麼辦?”鄭袖忍住內心的竊喜對她說道:“你把鼻子捂住吧,這樣大王看不見你的鼻子,就會更喜歡你了。”

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魏美人一聽,靠譜啊,於是照著鄭袖的吩咐去做,每每面見楚懷王時就以袖掩鼻,楚懷王就很懵呀,好好的美人,怎麼突然要掩著鼻子呢?

話說這楚懷王也是個腦抽的主,他不問當事人,他問鄭袖:“夫新人見寡人,則掩其鼻,何也?”鄭袖回答說:“大王,我說了您可不要怪罪,這魏美人偷偷與我吐槽您好幾次有口臭啦”楚懷王一聽大怒,下令對魏美人處以劓刑,滿頭霧水的魏美人就這樣被割掉了鼻子。

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殘酷的劓刑,直到漢文帝劉恆下詔廢除肉刑,才被改為笞三百,就是用竹板或者荊條抽打犯人五百下,可是因為往往板子還沒打完,人就嚥氣兒了,景帝時就改到了笞二百。

在天監十四年,梁武帝蕭衍下詔廢除劓刑,從此在正式的刑罰中只有少數名族地區在繼續沿用,其他朝代則很少將劓刑作為正式的刑罰使用了,然而在非正式的刑罰中,劓刑依舊屢見不鮮。

古代刑罰之劓刑,“伏地魔”變為主流審美,割鼻子為何形成風俗?

劓刑的推廣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古代醫學的發展,甚至推動了最早的醫美行業的出現。救黥醫劓這個成語就源自於“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黥而補我劓”,意為治療臉上的刺傷,補上割掉的鼻子,恢復本來的容貌。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啦!不知您劓刑有什麼想法呢?歡迎您留言參與討論!

感謝您的觀看,如果喜歡的話,還請您點贊轉發關注我們的文章,咱們下一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