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譜牒中的南詔史料

彝文譜牒中的南詔史料

一、彝文譜碟的特點

譜系又稱為譜碟、家譜或族譜, 屬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一。譜碟是人類文明史中的一種重要文 化現象。在國外, 因為彝文譜系是父子連名, 也可以說是彝族的DNA 。

水有源樹有根, 彝族是最重系譜的民族。彝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系譜, 每隔三至五代, 或九 代均要按傳統在舉行祭祖大典時, 續修一次家譜。系譜多用彝文書寫, 也有漢文編修的。系譜修好 後, 存放在各家支老大家中, 並要求宗支的男子人人能夠背誦, 熟記於心, 因而也形成了口傳系 譜。彝族譜碟有加強支系內部凝聚力, 便於遠方認親和警示後人的功能( 因行為不端的人不能人 譜), 也是本宗支歷史淵源、遷徙路線和發展歷程的第一手資料。

彝文譜系記錄了部落首領名字及遷徙路線中的地名等重要歷史資訊, 其中不乏有君長譜系, 也 是研究彝族歷史、研究彝語支民族歷史、研究西南邊疆重要歷史的檔案材料。因為家譜、族譜、氏族譜, 是以同宗共祖的男姓( 有的也含女姓)血緣集團, 以特殊的形式 記載回答“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的根在哪裡? ” 等問題, 最重要的是記載始祖及每代祖先( 含 祖批)的名字。

彝族家譜可分為以下幾種型別:口傳家譜、書本( 彝文或漢字記彝音)家譜、巖碑家譜( 如祿 勸鳳氏彝文摩岩石刻)、祠堂碑( 如尋甸多數村安氏族譜碑)、墓碑( 如武定上百座彝文墓碑多數 有記述始祖名字、分支情況、遷徙路線等)。

彝族家譜的顯著特點是:

(一)父子連名

即父輩名字的後一、二個字作為下一輩名字的開頭。彝人“ 改土歸流” 前沒有姓, 有的是皇 帝賜姓(如鳳氏)。

(二)型別多樣

按內容性質可分為:1。 “藺號蘇” 即支系簡譜, 始祖屬哪個“藺” , 即那個君長系統,中間簡略的敘述點幾個名 祖及主要遷徙過程, 最後點明是哪個家支(家族)的子孫。

2。 “景特蘇” 、“ 景” 是根, “ 特” 是點祖名, “ 蘇” 是書, 即尋根書。

3。 “ 切咱” 全部祖先按輩分一代一代的連線, “ 切” 意為代,“ 咱” 是連線之意。

4。 “ 味方蘇” 也叫遷徙書, 記載祭祖分支遷徙時的祖名; “ 尼以” , 又譯為“能夷” , 即 祭祖時取的聖水(福祿水)地點, 地形地貌特徵, 即祭祖分支遷徙地名和路線的標誌。

(三)記載內容具有普遍性、廣泛性

一般世系譜只有帝王將相、名門望族才有, 而且代數最多幾十代,而彝族家譜最早也是氏族、 部落、君長譜, 但若干次分支後, 每個氏族後裔普通彝人都傳承有譜, 或口傳或書面彝文或用漢 文音譯。呈現了由君長譜到民眾譜的發展趨勢。

(四)儲存的隱秘性

一般每個家族分支後, 譜系只能由老大保管, 很少示人。特別是放在巖洞裡的祖靈筒裡的彝文 家譜, 只有本家族知道。

(五)體現男女平等

XX夫婦,XX夫婦, 有父系譜、母系譜, 即XX夫人是誰, 她是哪裡人, 哪個的女兒, 土官如 丈夫去世早, 孩子尚幼, 母親可以代執政, 不必“垂簾聽政” 。與漢族大姓譜比較而言, 彝文家譜注重祖批名字、代數、分支祭祖、遷徙而少有譜序, 個別的 受漢文化影響才有凡例、遺像、恩榮、族規家法、祠堂、傳記、族產、契約、藝文、年代、圖表 等, 但仍然不失其文物價值、資料價值、尋根問祖價值是“信史” , 可作為“正史” 的補充。彝文譜碟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有其獨特性, 不是效仿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彝族自古就很重視 譜碟的記錄, 直到清初或清中葉改土歸流後受衝擊較大, 有的失傳、流失, 有的斷代而難接上。

二、《彝族源流》、(西南彝志》中記載的“ 羅紀源流” , 即“南詔王 源流”

(一)南詔王細奴邏的先輩源於什勺氏族

( 1一57 代) 南詔先民是哎哺氏族分化出來的什勺(實勺)氏族, 從其中的什默採下傳, 經南詔末到大理國 時期的蒙氏, 父子連名譜從南詔王始祖什默採一部, 至舜化貞, 共計傳了71 代, 即:1代什默 採, 2代默採諾, 3 代諾播婁, 4 代蟠婁阿武, 5代阿武撮靄, 6 代撮靄諾舍, 7 代諾舍布, 8 代布啟杜, 9 代啟杜吾,10 代吾畢餘,1 代畢餘紀(這是一代習什勺的風俗),12 代恆臥苦,13 代苦篤樓,14 代樓雅厄, 15巧代厄雅棟,16 代棟厄畢,17代畢厄阿假,18 代阿假厄日,19 代厄日 那待, 20 代那待米日,21 代米日雯妥,2 2代史妥焚,23 代英厄厄, 24 代厄厄惚,25 代惚雅 導,26 代導諾投,27 代諾投阿加,28 代阿加啟鎖,29 代啟瑣科, 3 0 代科阿獨,31 代獨羅蒙 (從12 代到31 代習武德本習俗), 32犯代羅蒙咪可,3 3代咪呵碩,34代碩牟吉,35 代牟吉哺,36 代默德哺,37 代德阿那,38 代阿那古,39 代古略阿度, 40 代阿度畢餘,41 代畢餘厄厄(31 代 至41 代按習武陀尼習俗, 故稱作“武陀尼”),42 代厄厄靡,43 代靡雅餘, 44 代餘雅侯,45 代侯德雅, 46 代德雅棟,47 代棟阿婁,48 代婁阿姆,49 代姆赫哲,50 代赫哲阿饒,51 代阿饒 妥俄(從42 至51 代習的是蒙確舍的習俗, 在啥益各姆:巍山境, 稱為“蒙確舍”),52 代妥俄 資,53 代資吉朵, 54 代吉朵獨, 55 代獨羅牟, 56 代牟羅獨,57 代獨細奴(獨細奴在啥益各 姆同蒙舍聯姻, 娶蒙麗婭曲, 生了眾多後裔, 還記錄有許多優美的民間傳說)。

(二)南詔王細奴邏時代

(58一71 代) 58 代細奴阿邏(細奴邏),59 代阿羅卓(邏盛),60 代盛羅卓(盛羅皮),61 代卓羅紀 (皮羅閣),62 代羅紀賦( 閣羅鳳),63 代鳳阿異(鳳伽異),64 代異恩撮(異牟尋),65 代 恩撮恩勸(尋閣勸),6 6代4恩勸仲玉(勸龍晨),67 代仲玉撮豐(勸利展),68 代撮豐撮仁( 勸豐枯),69 代撮仁立裡(世隆),70 代立時爸佑(隆舜),71 代爸佑阿隆(舜化貞)。

以上人名是根據貴州彝文古籍和貴州彝語方言音譯。根據(彝族源流》第十一卷記載的羅紀源 流中還記有7 代, 即72 代隆倫赫,73 代赫阿俄, 74 代阿俄阿里,75 代阿里魯直,76 代魯直散 婁,7 7代散婁阿咪,78代阿米魯於。

三、羅紀的祭祀(南詔祭祀禮儀)

“ 遠古時候的大地四方, 子媳孝順父母, 孫子祭祀祖宗, 子孫都是賢人, 這是常有的事。在 點蒼雅臥, 獨細奴去世後, 在點蒼構嘎, 賢順的細奴阿邏祭祀父親獨細奴。傳說, 在魯旺外面, 習外族的祭祀風俗,建造的塔如黑雲接天, 修建的廟如大巖高聳, 香火旺盛, 青煙嫋嫋, 油燈明 晃晃, 下跪叩頭點點, 口裡唸誦喃喃。在魯旺之內, 以彝族風俗祭祀, 建造起喪房、靈房, 牛、 馬用牲成群作隊, 用青木插潔淨的神座,魂馬多如雲湧, 打牛如落柿子一般遍地紅, 懸掛的《那 史》圖畫連線雲霄, 《倫布》亦如瀑布似的懸掛, 甲胃懸掛成一堵堵懸崖, 矛戟的纓須遍地白, 畢摩誦經之聲如杜鵑啼鳴。卓羅紀操辦祭祀, 飲用潔淨的泉水, 牽來世間的良馬操辦。卓羅紀家家 道興旺, 好比常青的松柏繁榮昌盛。子賢祭祀父親, 媳賢孝順婆母, 孫賢祭祀祖宗, 孝女哭父之 靈, 都應該這樣做啊! ”

作者:張純德,彝族,雲南民族大學教授。原載:《滇川黔桂四省(區)毗鄰縣第二屆彝學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