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大權多年卻不戀權的張皇后

《大明風華》是部大女主戲,講述的是女主角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可在真實的歷史中,孫氏的存在感很微弱,真正的奇女子、大女主是她的婆婆,誠孝張皇后。

為了避免外戚專權亂政,朱元璋在立國之初就定下了“後宮不可干政”的規矩,但這還不保險,他還下令皇家子弟迎娶沒有根基的小門小戶之女,使後宮和外戚不能互為援手。

這些措施很有效,明朝基本杜絕了外戚干政的狀況。至於後宮,明朝出名的寵妃很多,比如萬貴妃、鄭貴妃等等,但是她們再怎麼稱霸後宮,也無法插手朝堂之事,祖制不許,皇帝不許,大臣們也不許。

手握大權多年卻不戀權的張皇后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後妃們普遍安於後宮,只願做君王的解語花。能夠插手朝政、並且做得不錯的也就兩位:大名鼎鼎的馬皇后和誠孝張皇后。

而張皇后不一樣,到了後期,她是直接主政了。

丈夫朱高熾在世的時候,張皇后就是個賢內助,政事上給朱高熾一些意見;朱高熾去世後,朱瞻基登基,她表現出了極強的政治才能,大事小事朱瞻基會跟她商量。

手握大權多年卻不戀權的張皇后

此時的張皇后,雖有喪夫之痛,但兒子孝順孫兒可愛,聊可慰懷。不料朱瞻基英年早逝,留下的遺詔中說:“凡國家重務,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後施行。”

這說明他認可母親的政治能力,至於皇后孫氏,就是個附帶的。

孫氏可以沉浸在悲痛中,張皇后卻不能。夫死、子亡,孫兒年幼,她得為兒孫們守好這江山。從此直到去世,張皇后都是實際上的攝政太皇太后,朝堂大事皆由她來決斷。

大臣們建議她垂簾聽政,被她以祖宗之法拒絕了。

每一代大臣,對於後宮妃嬪們都有著警惕之心,一有干政的苗頭就要打壓下去,免得出現武則天、呂雉那樣的事情,尤其明朝大臣,更是出了名的骨頭硬,那是真對她放心,相信她不昏庸、不戀權;

手握大權多年卻不戀權的張皇后

而張皇后手握大權多年,肯定也品嚐到了權力的美味。其實名利的誘惑對男人女人都一樣,一旦“垂簾聽政”,必然能在史書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張皇后果斷拒絕,這說明她頭腦一直很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