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的“滿漢一體”:為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644年,明朝滅亡,清朝入關。經過20年的征戰,清朝基本平定了內地各大割據勢力,建立了穩固的大帝國。這個龐大的帝國之內不僅僅有滿族,還有漢族、蒙古等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入關之初,全國民族矛盾非常尖銳,清朝的統治者又是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建立一個多民族一體的國家的呢?

一,清朝多元一體國家的建立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不是一個多民族的帝國,而是一個民族政權。經過皇太極的開拓,整個東北、漠南納入到了版圖之內,這個民族政權就轉變為了多民族共存的帝國。皇太極又在滿洲八旗之外設定漢八旗和蒙古八旗,擴大了國家的統治基礎。1636年,皇太極稱帝,標誌著滿漢蒙一體的帝國正式出現於歷史舞臺。

清朝初期的“滿漢一體”:為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清朝入關前的局勢

在古代,漢族王朝往往以“中國”自稱,將周邊的少數民族貶斥為蠻夷,這裡的“中國”指的是華夏,是小中國。少數民族王朝建立後,也自稱是“中國”,並且擴大了“中國”的內涵,認為“中國”應該包括境內的所有地區,而不是單指漢地。這種意識的出現有利於中國構建為多元一體的國家。

努爾哈赤建國之前,自稱“女直國建州衛管束夷人之主佟奴兒哈赤” 。可見努爾哈赤自稱為蠻夷,是華夷之辯帶來的影響。建立後金後,努爾哈赤以“北朝”自居,稱呼明朝為“南朝”。皇太極時期依然將明朝稱為“南朝”。清朝入關前,有時也以“中國”代稱明朝;入關後,就自稱中國,並將中國的範圍擴大到整個帝國統治地區。如此,過去的“小中國”就演變為了“大中國”。“小中國”只是漢族的王朝,“大中國”是多元一體的國家。

清朝初期的“滿漢一體”:為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長城:古代小中國的北方邊界

多元一體國家既然形成,那麼就應該認識到滿漢為一體,過去那種“華夷之辨”的狹隘民族主義應當拋棄。滿漢一體,或者滿漢蒙一體是清朝建立以來的基本國策。皇太極在即位後就宣佈“滿、漢之人,均屬一體”,“滿洲、蒙古、漢人視同一體。”入關之前,清朝就已經是一個多元一體的國家,入關後擴大了多元的成分,但是一體的本質並未變化。

歐洲人所謂的“國家”是民族國家,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因此歐美的“新清史”不認可清朝是中國的歷史,反而認為“中國”只是被清朝統治。日本的一些學者為了給侵略中國提供理論上的幫助,也提出“元清非中國”的荒唐理論。自遼金以來,中國就已經不是單一的民族國家,而是多民族的國家。不能認清這一點,也就無法理解中西方民族國家的差異,也就會陷入歧途。

二,滿漢一體政策的推行

儘管如此,由於民族偏見和“華夷之辯”傳統觀念的影響,清朝入關後的民族矛盾更加尖銳,如何緩解這種矛盾成為了清初統治者的重中之重。為了得到漢族官僚的支援,多爾袞在進入北京後就推行尊儒崇文的政策。他祭祀孔子,修繕孔廟,開科取士,逐漸爭取到了士人之心。

在官僚制度上,清朝總體上是“清承明制”,同時保留滿洲部分制度。從皇太極開始,清朝將學習漢文化以及明朝的典章制度作為基本的國策,“凡事都照《大明會典》行”,此所謂“清承明制”。在入關之前,清朝已經設定文館、六部、內院等機構,可謂初具規模。入關之後,進一步繼承明朝的制度,保留明朝的地方官僚體系,並加以完善。

清朝初期的“滿漢一體”:為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繼承並非是原封不動的照搬,還需要進行發展,如此才能使古老的制度再次煥發生機。繼承也不是要廢除滿洲原本的制度,而是兩種制度並存,相互補充。例如清初內閣就是對明朝內閣制度的繼承和發展,而議政王大臣會議則是對滿洲舊制度的遺留。

學習漢語、漢典是清朝推行的一大文化政策。皇太極即位後就下詔滿洲貴族必須在學校學習漢族的文化典籍。順治在初期還不會漢語,“閱諸臣奏章,茫然不解”,隨後他發憤讀書,經過九年的苦讀,終於可以通讀中國古典文獻。這種苦讀的傳統在清朝流傳下來,因而清朝皇帝的文化水平都非常高。

滿漢一體的一個重要表現是提高漢臣地位。入關之前,清朝就有大量的漢官,但是地位相對較低。入關後,多爾袞明確提出“國家混一華夏,滿漢並重”,規定內閣4相,滿漢人各佔2名。六部12個尚書也是各佔一半。1658年,順治帝對官制進行調整,使滿漢官職品級劃一,提高了漢族官員的地位。

清朝初期的“滿漢一體”:為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順治帝

當然,清朝的宗族是滿族,因此無法達成真正的平等,滿洲貴族的地位始終還是高於漢族大臣。歷朝歷代的宗族地位都高於外姓大臣,而少數民族王朝的宗族就是本民族,因此就難免出現不平等的現象。

縱觀中國古代史,漢族王朝建立之時,往往將周邊少數民族視為蠻夷,沒有將之視為中國的一部分。在國力強盛之時,就對少數民族進行了羈縻控制,推行“以夷制夷”,不在少數民族地區統計人口,徵收賦稅,進行行政管轄。對於漢族王朝來說,只要少數民族不會威脅中原即可。這實際上就是“華夷之防”的表面。

當少數民族王朝建立後,就大量吸收其他民族進入官僚系統,在各民族地區推行行政管轄,要求各民族繳納賦稅,讓各民族在國家中享受相應的權利和履行相應的義務,將各民族真正當作國民來看待,這的確是少數民族王朝的功勞,也是歷史的進步。

三,戰爭性質的轉變和失誤

清朝入關後,內地經濟殘破不堪,民族矛盾尖銳,反清運動此起彼伏。如何才能夠迅速地在全國建立行之有效的統治,如何恢復經濟、化解民族矛盾,是多爾袞面臨的巨大挑戰。為了減少中原百姓的抵抗心理,多爾袞等宣稱入關是為明朝報仇,其目標是對付李自成等“流寇”。

不過口號僅僅是口號,如果不能夠安定民心,那就是空話。清朝入關的目的是要建立統治天下的王朝,而不是掠奪,因此戰爭的性質發生了改變。多爾袞入關之前嚴明軍紀,禁止滿漢八旗在內地的燒殺搶掠,使得北方各省望風而降。

清朝初期的“滿漢一體”:為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清朝征服了廣闊的內地,同時也接納了明朝留下的疑難雜症——經濟凋敝、腐敗嚴重。只有解決了經濟問題和吏治問題才能夠得到百姓的支援,此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入關以來,多爾袞就宣佈廢除明朝的“三餉”,大幅度減少全國各地的賦稅,使得明後期以來的社會矛盾得以緩和。在減輕百姓負擔的同時,又大力整頓吏治,使得清初的吏治情況和明朝形成了天壤之別。

可清朝的在許多問題上依然犯了錯誤,甚至是嚴重的錯誤。在和南明的戰爭中,清朝的將領出現了多次的屠城行為,這說明滿洲貴族還未改變傳統的思維,還停留在報復式、野蠻式的思維上。這樣的屠殺行為又激化了民族矛盾,使得清軍在南方的推進速度遠遠比北方緩慢。

清朝初期的“滿漢一體”:為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伴隨著清軍入關,大量的家屬也遷到關內。為了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多爾袞頒佈《圈地令》,本意是讓他們佔據無主之地或者明朝藩王之地。但是此政策很快失控,許多農民的土地也被圈佔。1647年,多爾袞下令禁止圈地,並且讓滿洲貴族歸還非常佔有的土地。這算是多爾袞的“亡羊補牢”吧。

滿洲貴族佔有廣大的土地卻缺乏勞動力,無法耕種,造成土地浪費。多爾袞就推行投充法,讓無衣無食的漢人投入滿洲貴族家庭擔任奴婢。此項政策最初是針對沒有生計的漢人,但是滿洲貴族不斷將之擴大化,出現了強制逼迫漢人為奴的現象。投充法出臺一年後,大量的漢人奴婢逃亡,於是清朝又出臺了《逃人法》,試圖禁止奴婢逃亡,但是收效甚微。投充法算是清朝入關之後的一大弊政了,它不僅不利於經濟恢復,還加深了民族矛盾。

清朝入關後的另外一大弊政是剃髮易服。從努爾哈赤時期開始,滿洲貴族就將剃髮作為漢人歸順的標誌。清軍入關後,多爾袞下令在全國強制推行剃髮,遭到了江南百姓的抵抗,由此引發了“江陰之變”和“嘉定三屠”。清朝統治者始終沒有在剃髮問題上做出任何讓步。剃髮易服雖然談不上什麼毀滅漢文化,但是也表現了清朝並未尊重漢族的生活習俗。直到清朝晚期,人們依舊將剪辮作為反清運動的重要標誌。

清朝初期的“滿漢一體”:為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清朝畢竟是一個古典式的王朝,在民族問題上不可能完全擺脫傳統思維的影響,也難以提出更加高明的民族政策。清朝初期出現的三大政策失誤就體現了清朝的歷史侷限性。歷史的車輪不斷滾滾向前,人們已經無法回到過去,也無法改變過去。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客觀看待歷史上發生的一切,從中吸收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歡迎關注公眾號:

北斗維斟

。本人喜歡歷史,文化,文學,詩詞等,自從畢業以來一直在閱讀,在各大自媒體平臺多有創作。我創立了的“北斗維斟”,主要在於深度解讀歷史以及中國的傳統文化,歡迎你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