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人名兒與“錫茶壺”

其實這仨人名兒本不搭界,跟茶壺就更沒關係了,之所以放在一起說,是因為都有個讀音的問題。下面一個個說:

第一個人名是酈食其。此人是漢朝陳留高陽鄉(今河南杞縣)縣的儒生,劉邦起事後前往求見。當時劉邦正在洗腳,聽門人稟報有儒生求見,挺生氣,說我沒工夫搭理讀書人。於是來人自稱高陽酒徒,令門人再報。這下可好了,只見這位山大王趿拉著鞋就跑出帳外,連說歡迎歡迎。

至於酈生以後的事蹟就不說了,《史記·高祖本記》裡多有記載;更詳細則見《漢書·酈食其傳》。這裡想說的是,這名字往往會被人們讀錯,念成lìshíqí(利時齊),實際它的正確讀音應為lìyìjī(利益積[把利益攢著,好記])。

第二個是漢朝的金日磾。此人是漢武帝時匈奴人,少年被俘,長大後官職屢升,深得武帝信任。他曾見長子恃寵撒嬌,在殿前放蕩不羈,深恐帶來後患,遂手刃大兒。武帝起初為之驚怒,待聽罷日磾跪奏表白後,愈發敬重他。這些咱們不去管它。還是說這名字。一般人大概會把後二字唸作richan(日蟬),實際正確讀音應為mìdī(密低)。

第三個是南宋人,此人因參與陷害岳飛而惡名昭著,至今仍以鑄鐵之身跪在岳墳前。他叫万俟卨(万俟是複姓)。我弄不清楚別人怎麼念,只記得我過去唸作wansiguo(萬似鍋)。其實正確讀音應為mòqíXiè(莫騎蟹。[別騎螃蟹,也好記])。

古時字少,往往一字多義,既多義,就可能多音。加上時間久遠,音義皆有變化,遂造成古今異讀的現象。這也是沒法子的事,只能一個一個的記。

那位說了,你那兒還有一錫茶壺呢,是咋回事兒?哦,這裡有個小故事,聽俺道來:

《清稗類抄》中記載了“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張之洞的一件軼事。說是有一次張之洞寫了三個字:“煬荼壼”,讓某候補知府去讀。知府看罷,朗聲道:“回大人,此錫茶壺也。”結果此人知府沒候補上,被除名開回原籍。

“煬”(張寫的是繁體,我這裡打不出來)字,從火,從昜,讀音為Yáng(羊),熔化金屬之義;比“錫”字中間多一橫(繁體可看出)。

“荼”,有兩音兩義: shū,tú;前者為上古諸侯上朝時手中所持玉板;後者指古書上說的一種苦菜。所謂“荼毒”,即指此菜與毒蟲並稱;又指茅草上的一種白花,成語有“如火如荼”。比“茶”字中間多一橫。

“壼”讀作kǔn(捆),本義指皇宮中道路。《爾雅·釋宮》:“宮中衢謂之壼”。後引申為內宮;如“壼政”(後宮執政),再後泛指婦女居住的內室,如“閨壼”;又指古代婦女的行為準則,言行儀範等,如“壼則”,“壼訓”等。比水壺之“壺”字中間也多一橫。

就這三橫,讓眼看著花翎子就戴上了的準知府,打道回家喝“錫茶壺”去了。

仨人名兒與“錫茶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