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為何從民國辭職轉行去做教授的真相知道的人還是太少

文/趙立波

1912年,31歲的魯迅在蔡元培的力薦下,出任民國臨時教育部部員,對於這樣的前途,魯迅一度非常的滿懷躊躇,多年後曾這樣回憶道:“說起民元的事來,那時卻是光明得多,當時我也在南京教育部,覺得中國將來很有希望。

魯迅為何從民國辭職轉行去做教授的真相知道的人還是太少

魯迅任職書

”為了把自己顯得年輕一點,魯迅還特意把年齡虛報了一歲。對於這次從政的訊息,他的故鄉的鄰居見了他都熱烈的對他說:“啊呀呀,你放了道臺了,還說不闊?你現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門便是八抬的大轎,還說不闊?嚇,什麼都瞞不過我。”《時為公務員的魯迅》因此,魯迅的這次仕途,讓許多不太明就理的鄰居以為做了道臺,其實魯迅的品階相當於教育部的處長。

在教育部,魯迅身旁開始有了下屬,甚至“一進門,巡警就給我一個立正舉手的敬禮” ,因此讓魯迅也很是得意的感慨:“可見做官要做得較大,雖然闊別多日,他們也還是認識我。”幾個月後,魯迅被任命為僉事,算是教育部的中層官員,在當天的日記中他寫道:“晨見教育部任命名氏,餘為僉事。”為了慶賀一下,魯迅特意把朋友聚到一起,“每人均出資一元”,熱烈的進行了一場不太算AA的宴會,吃過飯後,魯迅顯然心情很好,以至於發出了“歸時見月色甚美”的記載。

魯迅為何從民國辭職轉行去做教授的真相知道的人還是太少

對於這次在交易部的重用,魯迅是很滿意的,甚至也認為自己的職位是不小的。 多年後魯迅先生曾面對他人嘲弄自己做官很小微不足道時,他自己這樣駁斥說:“據我想,僉事這一個官兒倒也並不算怎樣區區,只要看我免職之後,就頗有些人鑽謀補缺,便是一個老大的證據。”

顯然魯迅先生對這個崗位還是頗為自得的,因此骨子裡對於做官不進不排斥,相反是頗為熱衷,這種情緒與古代文人做官的心態大體相同,因此魯迅未能免俗才是正常心態。

魯迅先生所主管的方面屬於典型的“清水衙門” ,比如植物園學術研究或者博物館、圖書館等等,雖然如此又清又水的業務,但是魯迅先生卻做得非常熱心,由於在崗期間,比較敬業,還多次被評為“上士”,顯然是比較先進的個人了。當時的徐世昌給他的獎狀上的題語是:“教育部僉事周樹人守學禰敦,當官無闕,才既勝於吏事,職當列清班,茲策命為上士。”可見這個評價是相當高的。

魯迅為何從民國辭職轉行去做教授的真相知道的人還是太少

魯迅日記

對於這樣的榮譽,魯迅先生也非常重視,多年後離職還在回憶:“樹人充教育部僉事,已有十四載,恪恭將事,故任職以來,屢獲獎敘。”

然而民國的官場最終讓魯迅先生相當失望,原因與古代大體相當,就是官場上沒有過多可以使用的資源,朝裡無人難做官。此後仕途進入停滯狀態,而他的身邊的下屬們卻大部分升遷,有的反轉做了他的上司,這種變化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巨大落差,魯迅先生也不例外。

也有人分析,魯迅先生的仕途不得已與他的脾氣有關,由於愛恨分明,睚眥必報,在官場中勢必得罪許多人,沒能很好處理上級和同僚的關係。他的弟弟周作人佐證說道:“魯迅在教育部當千事時亦與上司爭意見,與章士釗就鬧得很兇。”

魯迅為何從民國辭職轉行去做教授的真相知道的人還是太少

文人相輕的毛病在魯迅先生這裡也有一些體現,但是更多的時候魯迅先生在工作上是比較遵守原則的,他的三弟周建人對此回顧說:“魯迅在教育部中任職的時候,他當社會司下面的一個科的科長,是管圖書館事情的。有一回,一個次長叫他把一件公事給他批准,他看了一看公文,不不能批准。這種舉動由舊日做官的看來,可以說是不照做官的規矩。”《周建人文人》

此外,對於教育部的施政方針,魯迅先生往往看不習慣,並且認為大部分同僚都是缺乏才幹的。如1912年,一次的臨時教育會議決定取消美育教育,在當天的日記中魯迅憤而寫道搜:“開臨時教育會議竟刪美育,此種豚犬,可憐可憐!”

魯迅為何從民國辭職轉行去做教授的真相知道的人還是太少

儘管得不到升遷,甚至幾度聽聞有被裁員的風險,但是魯迅在當時還是甘心坐這條冷板凳的,原因是俸祿可觀,但是在到了1920年後,由於時局動盪,開始出現欠薪問題,不得已魯迅先生給自己找了個去外校講課的兼職。魯迅在給郁達夫的書信中曾這樣描述:“忙倒也不忙,但是同唱戲的一樣,每天總得到處去扮一扮。上講臺的時候,就得扮教授,到教育部去,又非得扮官不可。”

從32歲到46歲這段重要人生年齡,魯迅基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度過的。1925年開始,由於單位總是欠發工資,以至於魯迅最終加入了討薪大軍,加之這年他與許廣平的結合,自然也不便繼續做民國的官,於是在廈門大學發出邀約後,他決定去那裡做教授,並且月薪400,已經相當不低。

魯迅為何從民國辭職轉行去做教授的真相知道的人還是太少

總之,魯迅的公務員生活除了個性不能與上下級處理好關係外,欠薪不發工資是導致他最終辭職的主要原因,由此告別了體制內,走上了專業的教學和創作謀生的路子。對於魯迅的事業生涯,我想用他一句話最為貼切,“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才偉大。”顯然,魯迅先生的生活正因為有著普通人的焦慮、彷徨,才讓我們更覺得他的作品都是來源於現實生活的磨礪,在品嚐了許多人生的苦難後,才逐步找到了屬於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