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的能耐與孫武齊名,為何不被人看好!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才幹的人很多,吳起就是一個,論軍事不比孫武差,是“將三軍,使士卒樂死,敵國不敢謀”;說改革創新,商鞅站旁邊高不了多少,是“治百官,親萬民,實府庫”。然而,在歷史的舞臺上,他怎麼就站不起來呢!站著脊樑骨也直不起來,實在是可惜了自己的文經武略,忙碌一生,最終定格在歷史長河裡的形象,猶如一隻脫了毛的鳳凰。

吳起的能耐與孫武齊名,為何不被人看好!

吳起,姜姓,吳氏,名起,衛國左氏人。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他的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在楚國時,輔佐楚悼王主持變法,成績斐然,但結局同商鞅一樣,但沒被五馬分屍,死了還滅宗族70餘家墊背。是人才,有功績,還是被人記起的。唐肅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內,成為武廟十哲之一。宋徽宗時,追封廣宗伯,成為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這是為什麼呢?吳起是歷史長河中典型的德薄才高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吳起年輕的時候家裡還是比較富裕的,史稱“家累萬金”。那會兒還沒有讀書科舉這條道,人想往上發展,進入另一個階層,唯一辦法就是現在還在使用的跑官,一手握著才學,一手拎著金銀,四處出擊。吳起也算沒有摸著竅門的倒黴蛋,很快就把家財敗光了。為此,四鄰同鄉們便嘲笑他,搞得吳起很沒面子,接下來是誰也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吳起的能耐與孫武齊名,為何不被人看好!

落魄的吳起竟然一氣之下把嘲笑自己的人都殺了,心狠手辣到連續殺了30多人,就是為報復別人的嘲笑,其它理由沒有。這種心理陰暗而病態的人,用草菅人命來形容,他又不夠格,因為他也是一棵草,只能用喪心病狂和歹毒來定論。吳起成了殺人犯,家裡是不敢再呆了,這歹毒之人逃跑犯,居然留下了一句名言,他對母親發誓道:“我此去若不能名揚天下,食邑萬戶,誓不敢回!”

亡命他鄉的吳起遇上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貴人曾申,東周時期學者、思想家,儒家古聖先賢曾參第二子。但他收吳超為弟子,可是說曾申人生中的一件既光彩又不光彩的事,培養出了吳起這個學生。他怎麼收下一個殺人犯做弟子呢?也許是曾申慧眼識才,見吳起是可塑之才。那會兒也沒有“政審”這道程式,只能憑第一感覺辦事。

吳起的能耐與孫武齊名,為何不被人看好!

為了“名揚天下、食邑萬戶”的奮鬥目標,吳起更是抓住機遇,晝夜苦讀,不辭勞苦,追隨於申。在這六年時間裡,當得知母親去世訊息,他只是仰天大哭三聲,馬上又擦乾眼淚,接著誦經讀書,就像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這時候的曾申方才醒悟,對孝道極為重的他認為“吳起母親死去,自己卻不奔喪返家,是一個忘本之人。河水無源就會枯竭,樹木無根就會折斷,人若無本,怎能得善終?吳起不是我的弟子!”於是,他把吳起驅逐出門。

也許是天不滅吳起,本來就是無德之人,倘若抱著儒學去死啃,你說他能咀嚼出超過前賢的味道嗎!吳起再次一怒,這次好在學了6年儒學,被儒家文化滋潤和浸泡了這麼長時間,沒有再喪心病狂地提刀殺老師,而是從此拋棄儒學,改換門庭學兵法。“兵法”,春秋末戰國將至,正是三句話不對勁就動刀動槍的用武之時,吳起改變專業學兵法,是對上了路子了,既有用武之地,又不愁沒有好的就業職位。吳起三年學成之後,便到魯國謀求發展。

吳起的能耐與孫武齊名,為何不被人看好!

魯穆公對吳起的軍事才幹十分賞識,然而,當齊國軍隊入侵時,魯穆公打算任命吳起為大將,卻想到吳起的老婆是齊國人,國難當前,用人更需謹慎。魯穆公正在兩難境地、猶豫不決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的事情又發生了。為了“名揚天下、食邑萬戶”的既定目標,吳起竟然又提刀殺人了,殺的不是心存疑慮的魯穆公,而是自己最親的人——老婆,就是為了能當上大將軍。這種殘酷的就業方法一下子擊倒了魯穆公,於是,他終於當上了大將軍。但吳起“殺妻求將”的罵名,成了他人生的又一大汙點。

下了“血本”的吳起率領魯國軍隊出征,把齊軍打得一敗塗地,連齊國當時著名的大將司馬穰苴都敵不過他。吳起雖然為魯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如此缺德歹毒之人,又有誰能看得順眼,誰還敢使用這種缺德鬼!吳起為人所不齒的行為,遭到眾人的指責和攻擊。國難危機解除後,魯穆公也覺得他為了自己的前程而不擇手段到如此地步,能耐再大也不能使用,於是魯穆公很客氣地讓吳起另謀高就去了。這就無恥之人應得的下場。

吳起是怎麼死的呢?吳起輾轉到人生最後一站的楚國,楚悼王很是欣賞他,任命他為國相。人一缺德,再加上不擇手段,能耐自然是是扛扛的,吳起實施了一系列的變法,讓楚國逐漸強大起來,南面平定了百越;北面兼併了陳國和蔡國,並擊退了韓、趙、魏的擴張;向西征伐了秦國。但是凡是改革創新,最終都是利益的重新洗牌,這就侵犯了楚國舊貴族的利益。變法支持者楚悼王一死,舊勢力復辟,群起殺吳起。

吳起的能耐與孫武齊名,為何不被人看好!

吳起臨死,又玩了一把“陰招”。吳起跑到楚悼王的屍體旁伏在屍體上,想以此來讓作亂者有所顧忌,如果作亂者無所顧忌,射我必中王,中王,自然就暴露他們是反叛的罪人。但追殺吳起的貴族們也是缺德之人,根本不吃這一套,拔箭就是一陣亂射,射殺了吳起,箭也射到了悼王的屍體上。這是載入史冊的著名事件,一種死了也要報復的著名的歷史事件。時為公元前381年。悼王葬後,太子即位,就派令尹全部殺了因射刺吳起而同時射刺中了悼王屍體的人。由於射刺吳起被誅滅宗族的就有70多家。

吳起,一部《吳子兵法》,足以照耀千秋,但怒誅笑謗、母死不歸、殺妻求官等又足夠遺臭萬年。總之,他是一個不惜一切代價去努力能夠成功的人,就是缺德;一個有才有膽勇於實踐能把路子做通的人,就是缺德;一個文經武略敢於殺伐能把事情做成的人,就是缺德 悲催啊!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吳起的形象就這樣被活生生拔了羽毛、成為一隻無羽毛的鳳凰。(文/蔡駟 圖/網路) (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