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是北魏由盛轉衰,再到滅亡的見證者,錯過了哪些統一的機會?

梁武帝蕭衍,絕對是個傳奇人物。他出身蘭陵蕭氏,本是南朝蕭齊王朝的雍州刺史,手握重兵。

39歲那年,蕭衍的哥哥蕭懿被蕭齊皇帝蕭寶卷殺害,蕭衍果斷起兵,順利地取代了蕭齊,建立了蕭梁。

很多人問,梁武帝的上位史究竟有多順利呢?他的人馬走到哪兒,基本上哪兒就望風而降,為啥會這樣呢?

原來蕭衍和蕭齊王朝,都出自於蘭陵蕭氏,大家同宗同源。蕭衍起兵後的承諾很簡單,所有貴族體系一律保留,他只需要收拾蕭寶卷一家。

大家都是自己人,而且人家還保證你的利益。這些個貴族自然是無話可說了。事後,蕭衍的確很給力,對老蕭家的宗室別提多好了。

公元502年,39歲的蕭衍登基稱帝,建立蕭梁王朝,開始了他48年的皇帝生涯。

這時候,北魏孝文帝元宏剛剛去世,由於元宏的漢化政策,使得北魏內部矛盾逐漸尖銳,北魏自此走上了下坡路。

公元535年,也就是蕭衍當了33年皇帝以後,北魏宣告滅亡。

所以說,蕭衍是北魏由盛轉衰,再到滅亡的見證者。那麼他為何沒有趁此機會一統江山呢?他錯過了哪些統一的機會呢?

梁武帝是北魏由盛轉衰,再到滅亡的見證者,錯過了哪些統一的機會?

第一次、鍾離之戰後,沒有積極北伐。

梁武帝剛繼位,北魏就看到了機會,元恪派遣中山王元英挑起了戰事,主動進攻南朝的義陽,直接導致義陽三關,都落入了北魏之手。

吃了虧的梁武帝,總要找回點面子,要不一點兒權威都沒有了。因此他派遣自己的弟弟臨川王蕭宏統領大軍北伐。

說實話,蕭宏是個吃喝玩樂的主,讓他帶兵北伐,簡直是鬧著玩。但是國家剛成立,一切都不穩定,只有宗室帶隊,梁武帝心裡才踏實。

結果麻煩來了,那天晚上下了很大一場雨,蕭宏得知北魏大軍已經渡過黃河而來,這傢伙居然自己先跑路了!

好傢伙,十幾萬大軍群龍無首,結果被北魏滅了5萬人。

北魏經此一役後,士氣大振,中山王元英、楊大眼、蕭寶夤等人合兵一處,帶著數十萬大軍圍攻鍾離城。鍾離城內只有昌義之帶著3000人馬鎮守,情況萬分危急。

梁武帝嚇得連忙派遣曹景宗、韋睿帶領20萬大軍前去支援鍾離城。

鍾離城是北徐州的治所,丟了這裡,那淮南地區就甭想要了。認識到錯誤的梁武帝,撤下了宗室,啟用了名將韋睿。

北魏這邊的安排得當,鍾離城北邊靠著淮水,不利於進攻。所以說北魏在淮水中的邵陽洲兩岸,搭起了連線淮水兩岸的長橋。

元英的人馬駐守在南岸,是攻城主力。

楊大眼的人馬駐守在北岸,負責運送糧草。

蕭寶夤的人馬負責橋樑的暢通和安全。

這麼一來,南北之間,天塹變通途,攻城就順利太多了。

南梁這邊也看出了事情的關鍵,所以派遣馮道根前去邵陽洲搞破壞。馮道根是個基建高手,偷摸著帶人上了邵陽洲後,還在一夜之間,距離魏軍200米的地方,修建起了一座軍營。

梁武帝是北魏由盛轉衰,再到滅亡的見證者,錯過了哪些統一的機會?

第二天魏軍起了個大早,還以為看見了海市蜃樓,嚇了一跳。

與此同時,曹景宗也派人偷偷渡過淮水,向鍾離城中的守軍通報了援軍已到的訊息,使得城中軍心大振。

最出彩的還是韋睿,他得知援救鍾離的訊息以後,連夜帶兵飛馳,10天之內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前線,與曹景宗在邵陽洲合兵一處。

楊大眼得知邵陽洲出了問題,趕緊帶領1萬多騎兵前來救援。結果韋睿用車陣將楊大眼團團圍住,隨後強弩齊發,魏軍死傷慘重,就連楊大眼也受了重傷。

第二天,元英親自帶著主力與韋睿交戰,而韋睿指揮若定,多次擊敗元英的進攻。

等到淮水漲水以後,韋睿此前修築的大艦便派上了用場。他們乘大船突襲邵陽洲上的魏軍,順便用小船燒燬邵陽洲兩岸的橋。

再加上暴漲的淮水,使得魏軍營寨紛紛垮塌,魏軍被淹死的人就有10多萬,被南梁軍隊斬殺的,也有十多萬,後來南梁又俘虜了5萬魏軍。

這一戰過後,北魏再也無力組織起一場像樣的南征了。而南梁在這一戰過後,士氣大振。不過在此之後,梁武帝忙著修浮山堰,居然放棄了北伐,實在是可惜。

梁武帝是北魏由盛轉衰,再到滅亡的見證者,錯過了哪些統一的機會?

第二次、北魏六鎮起義,梁武帝沒有直搗洛陽。

公元524年,北魏爆發了著名的六鎮起義。六鎮本來是北魏設立,用來防備柔然大軍南下的。可伴隨著柔然與高車之間的內鬥,無暇南下,六鎮在北魏的地位一落千丈。

再加上孝文帝漢化改革以後,將都城從山西大同,遷徙到了河南洛陽,遠離了六鎮。使得六鎮倍感失落。

過去六鎮官員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朝廷的補貼不斷,如今失去了朝廷的補貼,這該咋整呢?因此他們就開始壓榨普通計程車兵和邊民。

普通士兵和邊民忍不住了,因此爆發了六鎮起義。北魏朝廷都忙瘋了,為了鎮壓起義,不惜動用了爾朱榮的力量。

那麼梁武帝這個時候在幹嘛呢?他當然也發現了機會,因此在這一年派遣裴邃進行北伐,攻克了壽陽城。

梁武帝很高興啊,他覺得南齊丟了的壽陽城,如今重新回到南朝手裡,這是自己的功勞。因此在這裡設立了南豫州。

公元527年,梁武帝再接再厲,又派遣了司州刺史夏侯夔、譙州刺史湛僧智等人進行北伐,先後拿下了平靜、穆陵、陰山三關。同年,渦陽歸順南梁。第二年郢州也歸順了南梁,基本就是小打小鬧。

那麼問題來了,梁武帝為什麼不在北魏火急火燎的時候,帶兵大舉北伐呢?如果這個時候梁武帝出兵直奔洛陽而來,那北魏南北不能兼顧,亡國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只可惜,梁武帝就看中了這一城一地的得失,卻放棄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梁武帝是北魏由盛轉衰,再到滅亡的見證者,錯過了哪些統一的機會?

第三次、河陰之變後的陳慶之北伐,和過家家沒區別。

梁武帝不動手,北邊的爾朱榮可就要動手了。公元528年,爾朱榮進軍洛陽,發動了河陰之變。具體是幹啥呢?他將北魏的2000多名宗室和官員,全都扔進了黃河。連太后都給扔進去了。

其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給北魏大換血,以後好方便自己篡位。這事兒爆發以後,北魏內部再次出現了大亂。可以說,這是上天賜給梁武帝的好機會。

梁武帝當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為不少北魏的宗室都逃到了南梁來,懇請梁武帝出兵北伐,滅了爾朱榮。

郢州刺史元顯、汝南王元悅、臨淮王元彧、北海王元顥、北青州刺史元世俊、南荊州刺史元志等人全都投降了南梁。

梁武帝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果斷派遣陳慶之進行北伐,護送北海王元顥回洛陽繼位稱帝,使北魏從此臣服於南梁。

可梁武帝給了陳慶之多少人呢?7000人!真心的,說出去真不怕人笑話,在這個千年一遇的好機會面前,梁武帝的誠意居然就只有7000人!

這不是鬧著玩嗎?甭管陳慶之後來的表現如何,單從梁武帝在這件事上的態度,就能看得出,梁武帝壓根就沒有統一天下的想法。

當然了,陳慶之到了北方以後,打得很漂亮,連續作戰47次,無一敗北,攻克32座城市,先後擊潰累計50萬大軍,簡直可以封神。

只不過梁武帝給的本錢實在是太少了,因此爾朱榮從北方平叛回來以後,立刻就把陳慶之的那點人馬給吃掉了。就這樣,梁武帝錯過了第三次統一天下的機會。

梁武帝是北魏由盛轉衰,再到滅亡的見證者,錯過了哪些統一的機會?

第四次、爾朱榮被殺,梁武帝還是沒有大舉北伐。

公元530年,被爾朱榮扶持起來的傀儡皇帝孝莊帝元子攸心裡很不爽,因為他不想做傀儡。

說實話,北魏的皇帝雖然傀儡不少,可一個個骨子都很硬啊,誰也不肯幹巴巴地做傀儡。

因此元子攸在這一年設計殺掉了爾朱榮。這還得了?北魏因此再次陷入了內亂之中。好爾朱榮不容易搞定了六鎮起義,可依舊沒能保住北方的安定。

爾朱榮死後,爾朱家族內部開始互相爭鬥,爾朱兆、爾朱度律、爾朱世隆等人,誰也不服誰。此外高歡也已經崛起了,北魏再次陷入內亂之中。

梁武帝此時在幹嘛呢?他當然也沒閒著,得知北魏再次大亂,他隨即打算扶持元悅、元法僧等人到北魏去稱帝。

只可惜速度有點兒慢,高歡用了1年時間就平定了爾朱家族,成為了北魏新任掌門人。而梁武帝沒有大舉北伐,只打算用最小的本錢,換取最大的利益,結果得不償失。

梁武帝是北魏由盛轉衰,再到滅亡的見證者,錯過了哪些統一的機會?

總結:梁武帝學佛,導致失去了進取心。

學佛的人都知道,清心寡慾才是正道。梁武帝後半生數十年,都在學佛。而且吃素也是他首創的,所以說梁武帝早就學得清心寡慾了。

但是說實話,你學佛就不要做帝王,做帝王就別隻想著學佛。這不瞎耽誤事兒嘛!你看,梁武帝在位48年時間,至少有4次機會可以大舉北伐,卻被他一一給錯過了。

尤其是第三次和第四次,完全是因為梁武帝清心寡慾的緣故,錯過了天大的好機會。只可惜啊,良機不再來,後悔也沒用。

參考資料:《梁書》、《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