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起源和風俗

擊上面的藍字“瑞海微瀾”,關注我們

端午節的起源和風俗

端午節的起源和風俗

端午節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農曆的“五月五日”除了叫“端午”,還有“重午”、“端陽”、“浴蘭節”等名稱。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廣為人知的傳說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南朝吳均《續齊諧記》即如此說:“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由此可見,最初的習俗是用竹筒來貯米投到水中,和後來包粽子的方式不太一樣。那麼如何由“竹筒貯米”演變到以菰葉包粽的呢?《續齊諧記》記載道,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歐回見到有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對歐回說:“見祭甚善,常苦蛟龍所竊,可以菰葉塞上,以彩絲約縛之,二物蛟龍所畏。”這個自稱屈原的人說,投下的竹筒中的米常常被蛟龍偷吃掉,因此他建議用菰葉將竹筒堵上,用彩絲綁好,這兩樣東西是蛟龍所懼怕的。這就是後代用菰葉包粽子的雛形。

端午節的起源和風俗

端午節的風俗

我國民間端午節的慶祝活動隆重又豐富,形式溫情又有意義:

1祭祀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祭禮在華夏五禮中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歷代禮典、正史禮樂無不依正朔周制將祭祀之吉禮列為首位。在端午這天祭祀愛國先賢屈原,是示敬,是感懷,也是追憶。

2賽龍舟

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3舞龍

舞龍又稱“玩龍燈“,源自人們對龍的崇拜,在中國人心目中龍是祥瑞的靈物,是和風化雨的主宰。在古代每逢喜慶節日都會舞龍,後來這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文化的活動。到現在,人們還會在端午以舞龍的形式來祈求平安和吉祥。

端午節的起源和風俗

4端午食粽

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很多人愛在粽子裡包紅棗,諧音為“早中”,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煮粽子的鍋裡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

據說吃五月端午粽鍋裡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裡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5佩香囊

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心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可做成不同的形狀。香囊在古代還作為一種保命吉祥的象徵。

因香包都是手工縫製,一針一線蘊涵了很多的深情摯意,把它當做禮物送人,是一份很真切的心意。如今香包成為了端午節特有的民間工藝品。

6插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時值仲夏,南北氣候溼熱,蛇蠍出沒、疫病流行,人們受到惡劣生存環境的威脅,期盼生活的順利與平安是每個人的心願,這也是端午節被凸顯的最初原因。

在端午節,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懸於堂中,還可製成花環做佩飾,用以僻邪驅瘴。

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飲雄黃酒,點硃砂,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端午節的起源和風俗

7點硃砂

在端午節給孩子額頭上點上硃砂,寓意孩子們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在孩子額頭畫”王“字,其寓意著為孩子驅除災害、瘟疫,象徵著喜慶、吉祥。

8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宣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請留言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