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還是瘋子?二戰前德國的無硝煙侵略

1933年,希特勒正式擔任德國總理一職,並在國會縱火案之後通過了國會授權,成為了德國的唯一元首。

天才還是瘋子?二戰前德國的無硝煙侵略

從1933年到1939年希特勒取得了三項巨大的成就,分別是充分恢復就業、擴充軍備和極少被人提及的外交成就。

一直以來,大眾都把德國戰前取得外交成就歸功於英法的綏靖政策,但這種說法未免有失偏頗。眾所周知,綏靖政策的背景是英法在一戰中付出了巨大代價,不想再捲入一場新的世界大戰,所以與侵略者妥協,對侵略行徑視而不見,甚至和侵略者達成妥協。

但這裡就不免會出現一個問題,即,綏靖政策一戰後便有,為什麼直到希特勒上臺之後德國才取得了德奧合併、慕尼黑會議這種積極的外交成果?答案便是,除了英法推行的綏靖政策外,希特勒自己高超的政治判斷力和對國際局勢的細心觀察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希特勒尚未成為德國元首的時候,他就對國際局勢做出來準確的判斷。

在他的自傳《我的奮鬥》中就指出:“

歐洲的新形勢是德國變成衰敗,法國在政治上變為最強的國家。所以德國喪失了在大陸上強國的資格,恰好使英國的敵人有利而已……維持歐洲各國的均勢,這是英國的一種原因……英國只不願德國成為世界的強國,而法國竟絕對不願意德國做一個強國,這是兩國的根本不同點……照這樣看來,只有英國和義大利可以做我們的同盟國

。”

天才還是瘋子?二戰前德國的無硝煙侵略

如果要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希特勒對當時國際局勢的判斷,那這個詞語一定是“通透”。在成為元首並仔細研究各國對德國的外交政策和想法之後,希特勒做出來如下幾個判斷:

英國不想法國一家獨大,它想要德國強大起來,在壓制法國的同時遏制蘇聯的發展;

法國將德國視為其最大的敵人,一心想要擊倒德國,但是沒有另一個大國的支援法國人不敢輕易把德國怎麼樣。

雖然蘇聯是德國的頭號目標,兩者以後必有一戰,但是現在蘇聯和德國並不接壤,即便蘇聯對德國有什麼想法也不會在第一時間威脅到德國領土。

出於這三個基本判斷,希特勒對德國的外交政策怎麼取捨就做出了一個大致的規劃。

但仍需要注意,在這段時間德國的擴軍工作尚未完成,德軍暫且無力對抗可能會發生的戰爭,雖然有了如下的判斷,但是誰能保證不會出現意外情況,因而希特勒一開始只是想試探一下英法。

1933年10月14日,希特勒宣佈退出裁軍大會和國際聯盟,旨在擺脫凡爾賽和約對德國軍事力量的束縛。這是代價最小的一次嘗試,即便英法拒絕德國也只需要重新回到裁軍大會和國際聯盟就可以了,不需要擔心會爆發一場戰爭。

但是英法只是抗議了一下,並沒有做出什麼實質性的舉動,這讓希特勒開始肯定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

天才還是瘋子?二戰前德國的無硝煙侵略

1934年,希特勒和波蘭簽署了長達十年期限的《互不侵犯條約》,打破了法國希望透過建立法國與波蘭、盧森堡、南斯拉夫這些小國之間締結盟約來限制德國的計劃,失去了與這些小國之間的盟約,法國便更加沒有底氣來干涉德國的重整軍備計劃。

1935年初,希特勒接見了英國使者約翰。西蒙爵士和安東尼。艾登爵士。

在這次會談中,希特勒暗示這位使者德國將要重整軍備,一方面遏制法國一家獨大,另一方面也可以對抗東方的紅色力量。希特勒將德國描述成了維護歐陸和平的戰士,他希望英國的客人們認識到德國的重要作用,從而允許德國擁有與其重要作用相匹配的軍事力量。

約翰。西蒙爵士和安東尼。艾登爵士接受了希特勒的觀點,並將之完整的帶回了英國內閣,毫無疑問,希特勒對德國重整軍備意義的描述,直接讓英國內閣的老爺們看到了扶持一個強大的德國來遏制法國和蘇聯的希望。

1935年3月,希特勒宣佈德國恢復義務兵役制,公然撕毀凡爾賽合約,開始擴軍備戰。

天才還是瘋子?二戰前德國的無硝煙侵略

由於英國已經默許了德國重整軍備,所以對於德國的這個舉動只是發表了一個譴責,並沒有做出任何實際的懲罰措施。

接下來,希特勒的目標就放在了進軍萊茵蘭非軍事區上。

1935年10月,義大利入侵了衣索比亞,吸引了英法兩國的注意力,希特勒抓住了這個機會。在1936年3月命令德國陸軍向萊茵蘭派遣軍隊,由於擔心英法報復,所以德軍只派出了一小部分軍隊,並命令這些士兵一旦遭遇法國人還擊就馬上撤退,但法國軍隊只是進入了馬奇諾防線,並沒有對進入萊茵蘭地區的德軍進行回擊。

天才還是瘋子?二戰前德國的無硝煙侵略

1936年,德軍進入萊茵非軍事區,受到了熱烈歡迎

在萊茵蘭冒險之後,希特勒又思考了一下英法在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和日本吞併中國東三省中的態度,同樣都是抗議,而不是直接作出軍事行動,希特勒由此判斷出了英法的外交底線——一旦發生緊急事態,只要不是針對英國和法國本土的直接攻擊,和平解決將會是英國和法國的第一手段。

既然已經明白了英法容忍德國做到什麼程度的底線,接下來要做什麼也自認很容易得出結論:

一方面要用不怕挑起戰爭的流氓行徑去恐嚇英法的選民,讓英法的選民迫使他們的政府跟敵人妥協,用犧牲他人來換取自身的安全;

另一方面則是不斷地重申德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德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維護歐洲和平和德國自己的利益,當德國自己的合法利益得到滿足的時候,德國便對歐洲再也沒有任何需求。

·

天才還是瘋子?二戰前德國的無硝煙侵略

希特勒的預判可謂準確無誤,至此之後,無論是德奧合併還是吞併蘇臺德,德國一直都在沿用這套外交策略,並且取得了成功,德國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奧地利、蘇臺德和捷克斯洛伐克。

外交上的巨大成功,再加上恢復就業和擴充軍備的成就,讓希特勒在德國國內的聲望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點。“這種事情我們本來連想都不敢想,那個人卻可以把任何事情都做成功,他是上帝派來的使者”,這正是德國大眾在經歷了各種重大成就之後所產生的觀感。

也難怪有人說如果希特勒在1939年9月1日開戰前死去,他便是德國自1871年來最偉大的人。

天才還是瘋子?二戰前德國的無硝煙侵略

從1933年到1939年,希特勒在經濟上恢復了就業、解決了失業問題並且修建了縱貫德國的高速公路,德國經濟高速發展;在軍事上撕毀了凡爾賽和約對德國軍事力量的限制、讓德軍有能力保護祖國不受侮辱壓迫;在外交上收回了薩爾地區、進軍萊茵蘭、促成了德奧合併並且徹底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用和平手段就極大的擴張了德國的疆域。

即便這種成就的背後潛伏著巨大的危機,但也沒見幾個人指責創造了“柯立芝繁榮”的美國總統柯立芝,人們只會指責在柯立芝之後將美國經濟弄的一塌糊塗的胡佛。

但歷史從來都沒有如果!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