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周世宗柴榮得到南唐江北之地後,他沒有采納王樸繼續再向南唐的江南之地征伐。而是將劍鋒指向了他的心腹大患契丹。

還在公元936年,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時,因為是在契丹人的幫助下建立的晉國,史稱後晉。所以當時契丹答應幫助石敬瑭立國是有條件的,石敬瑭立國後必須與遼太宗約為父子。

兩年後,公元938年,兒皇帝石敬瑭將燕雲16州送給了遼國。從此中原北方失去了屏障。

燕雲I6州因其地形險要而易守難攻,所以它是最好的軍事屏障,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中原之地失去了燕雲16州,等於將胸膛裸露在豺狼面前。契丹人可以任意侵襲中原,實行燒殺搶掠。

柴榮想統一天下,當然得先把中原失地收復,給中原以安居樂業的好環境,然後才能更好的開疆拓土,完成統一大業。

再說柴榮也非常仇恨契丹,因為他剛登基才一個月,契丹便與北漢聯合南侵,使得柴榮在政權不穩危機四伏的情況下,艱難地做出親征北地的決定。

後來在柴榮征伐南唐時,契丹又趁機搗亂,三番五次地騷擾後周。只是當時柴榮正與南唐交鋒,無暇顧及契丹的侵擾。

現在,南唐的江北已經擺平了。柴榮也就有精力打擊契丹,報仇雪恨。所以柴榮決定第二劍,必定指向了契丹。

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柴榮親征北伐契丹

柴榮派澶州節度使張永德去北部邊境禦敵。派成德軍節度使郭崇率軍前往邊境,大舉進攻契丹束城(今河北河間)。

然,非常奇怪的是,這麼明顯征伐契丹的訊號,卻沒引起契丹的重視。

辛卯,至滄州。是日,晝漏未盡,帝戎服乘馬,率步騎數萬,發自滄州,直趨虜界。

《冊府元龜》

顯德六年,後周各路大軍向滄州集結。柴榮率數萬步兵、騎兵從滄州出發,直奔契丹境內。

契丹寧州刺史王洪審,沒做任何抵抗,舉城投降。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韓通為陸路都部署,兩路同時出發,兩天後,柴榮乘坐龍船到達益津關(今河北霸州),益津關守將率部投降。

收復益津關後,柴榮又西行瓦橋關,因水路狹隘,大型戰船無法透過。柴榮就上岸率500人乘馬西行。

第二天,後周大軍抵達瓦橋關,瓦橋守將率部投降。隨後瀛洲刺史舉城投降。接著鄚州刺史舉城投降。

後周一個月內不廢一兵一卒,連收三州三關:瀛州、鄚州、寧州;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到此為止,後周軍還沒與契丹正式交鋒。此時大量契丹軍聚集在幽州,於是,柴榮將下一個目標鎖定在幽州。

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壯志未酬身先死

瓦橋關順利收復,柴榮在瓦橋關行宮大宴諸將。席間,柴榮提出下一步將攻伐幽州的設想。方案剛提出,就遭到部分將領的反對。

部分反對派的將領們說:

陛下離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虜騎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

《資治通鑑》

意思是說,皇上,您離京僅42天,沒動一兵一卒就順利的拿下了燕南各州。這的確實是前無古人之功德,也是奇蹟。

現在契丹大軍都集結在幽州,他們必定會死守幽州,拼死抵抗。而此時北地正處在空虛狀態,這也正是我們進攻北地的最好時機,請皇上三思呀。

柴榮本來就是為收復燕雲十六州來的,在這連連勝利面前,他哪裡肯罷手。當即催促李重進為先鋒指揮官,出兵固安。

可惜天妒英才,當晚柴榮就感覺身體不適,沒辦法只好停止了進軍回到瓦橋關,準備南下回京。不幸的是回到京城大梁,柴榮就病故,時年39歲。年僅7歲的梁王柴宗訓即位。

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柴榮軼事

《五代史補》中記載了柴榮這樣4個小故事。

1、世宗問卜

柴榮是個有統一大志的人,因此比較怕壯志未酬身先死。他想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好做出他的人生的規劃。

當時王樸對術數深有研究,柴榮就問他:朕還能活多少年?王樸便合上雙眼,口裡唸唸有詞地小聲嘀嘀咕咕了一會,然後煞有介事地告訴柴榮:皇上,您以蒼生為念,受上天恩澤,我只能為您推算30年,30年後我就推算不出了。

柴榮聽後高興地說:若上天假我30年的話,那我第1個10年用來開疆拓土統一天下,第2個10年用來休養百姓,第3個10年我要做到天下太平。

這是柴榮的3個10年計劃,而巧合的是他在位時間是5年零6個月。

這就有人說了,5、6剛好是30,王樸算得真準。其實這都是市井流言,不可當歷史來讀。

大家之所以喜歡傳說這樣的故事,是因為柴榮在百姓心中,他是個願意為民造福的好皇帝。所以百姓們也願意相信,如果柴榮真的能再活30年的話,百姓一定會過上幸福的日子。這也是百姓美好的嚮往和祝願。

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2、地名兇險

《五代史補》說:世宗末年,親征契丹。契丹人聞名而懼,望風而逃。就在柴榮一路順風順水之時,躊躇滿志的柴榮來到瓦橋關。

柴榮得意地站在高崗上,看著他威武的軍隊,滿眼的江山。高興地問老鄉:這地方叫什麼名字?老鄉說:病龍臺。柴榮聽後心中有些不快,沉默了一會便回行營,當晚柴榮就病了,隨即回京病死。

這個傳說說明百姓們,非常認可柴榮是真龍天子。

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3、夢見神人

《五代史補》記載:說柴榮還是普通人時,曾做了一個夢,夢中遇見一位神仙。那神仙送給他一把金光閃閃的大傘,和一部《道經》。

從那以後,柴榮便連連走運,步步高昇直到做後周的皇帝。

在瓦橋關身體感到不適的那天晚上,他又做了一個夢。夢中再次遇到那位送神傘的神仙,來向他討要神傘和《道經》。

柴榮被夢驚醒後,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開始著手安排自己的後事。

柴榮敢面對現實,非常理智地儘快安排後事。相比之下,秦始皇在這點上就大不如柴榮。

4、柴、煙之說

當初幽州聽說柴榮北征幽州時,就有人說:天子姓柴,柴入火成煙。幽州乃燕地,與煙同音。

柴榮伐幽州,如同柴入火成煙,煙隨雲散,所以柴榮伐幽州是不會成功的。

果然,就在柴榮準備征伐幽州時,就病倒在征伐幽州的路上。

柴榮是五代十國時期的英主,如果他真的還有30年的壽命的話,或許中原百姓會提前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今天我們也只能感嘆:天妒英才。然而,歷史不會因感嘆而改變。

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木牌讖語疑案

木牌讖語疑案雖然簡單,因其在多種正、野史料中都有記載,所以為後世的史學家們留下了一個議論多多的話題。如果沒有當事人的解釋,那這個故事就永遠是個謎。

帝之北征也,凡供軍之物,皆令自京遞送行在。一日,忽於地中得一木,長二三尺,如人之揭物者,其上卦全題雲“點檢做”,觀者莫測何物也。

《舊五代史》

意思是說,柴榮出征時的御用品,都是從京城皇宮裡運出來的專供物資。

這一天,御用品仍然如同往常一樣,都是從京城皇宮裡運出來的,所不同的是,多出一塊二三尺長的木牌,木牌上刻有“點檢做”三個字,在場的人看到此物,都不明白此物為何物,“點檢做”為何意。

《宋史》裡記載的更加明確:

世宗在道,閱四方文書,得韋囊,中有木三尺餘,是雲“點檢做天子”,異之。

《宋史。太祖本紀》

也就是說,到《宋史》記載時,木牌已經是直接被送到了柴榮的面前,而且讖語也明確地指出,點檢將成為下一個天子。如此,柴榮當然是非常震驚了。

想想歷代王朝天子,哪個不想將江山傳於萬世。特別是病重中的柴榮,兒子僅7歲,更加害怕他的江山僅一世而亡。

柴榮收到木牌的那一刻,當朝點檢是周太祖郭威的女婿張永德,他不僅是柴榮的至親,還是柴榮最信任的心腹。所以真要說張永德篡位,好象不太可能。但是,皇位面前沒有什麼不可能篡位之說。

特別是在五代十國時期,改朝換代的事幾乎成了家常便飯。就說柴榮眼見的石敬瑭,他就是女婿篡上皇位的。權力面前,什麼情都是假的,人人都是凡人,人人都離皇位一步之遙。誰不想坐坐龍椅,領略做皇上的滋味呢。

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柴榮回京後,就將張永德的殿前都點檢的軍職給撤銷了,換上趙匡胤接替殿前都點檢的職務。由此,趙匡胤走上了國家禁軍這個最有實力的領導位置。

故事到此講完了,可話題卻留給了一代又一代的史學家們。古代人相信迷信,說這是天意。可現代人會相信這是天意嗎?哪如果不是天意又是誰幹的呢?

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一、趙匡胤集團所為說

每一個案件,偵察者們第一想到的就是,誰受益,誰有作案動機。

那麼此次“木牌讖語”案中,趙匡胤是受益者。所以有史學家判斷,這是趙匡胤集團乾的。

那麼有人說是趙匡胤集團乾的,當然也就有反對派說,趙匡胤集團與此案無關。理由是:

1、趙匡胤只是接替點檢的人選之一,但絕非唯一。扳倒了張永德的點檢職位,也未必就一定是趙匡胤接替。

憑趙匡胤的睿智,絕不會冒著風險為別人做嫁衣。

2、當時的張永德還是趙匡胤的靠山,如果扳倒了張永德,趙匡胤又沒接替上點檢的職務,那趙匡胤的損失可就大了。

趙匡胤不會幹這種自毀前程的傻事。

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3、從後來趙匡胤登基當皇帝后,他與張永德的關係上看,當時耍陰謀陷害張永德的人,不是趙匡胤。

入覲,召對後苑,道舊故,飲以巨觥,每呼駙馬不名。

《宋史。張永德傳》

也就是說,張永德在覲見皇上時,趙匡胤都在苑內設宴,酒興來了兩人便敘舊。而且趙匡胤對張永德從來不直呼他的名字,都是以駙馬相稱。

可見兩人關係十分融洽。

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二、李重進集團所為說

有史學家猜測是李重進集團乾的,理由是,李重進和張永德之間有矛盾。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來按後周體制,中央禁軍除殿前指揮使司外,還有侍衛司,兩者互不統屬,均直接受命於皇帝。

高平之戰前,侍衛司高於殿前司。戰後殿前司經趙匡胤的招兵調整,殿前司又強於侍衛司。這樣他們倆人之間就產生了矛盾。

張永德還經常借酒胡說李重進有意謀反,甚至還派過親信到柴榮那去密報李重進謀反。幸虧柴榮沒相信張永德的密報,還是繼續重用李重進。

《宋史》裡還記載過李重進和張永德的關係:張永德多次在公開場合說李重進有謀反之心。李重進為了國家利益,曾單騎赴張永德帳中飲酒。酒興間,李重進對張永德說:我們都是國家重要將領,為了國家利益,我們應該團結起來才是,你為什麼對我有這麼深的疑慮呢?從此兩人摒棄前嫌,兩軍關係也非常融洽。

大丈夫如李重進這等膽略見識與胸襟,如何會做出這等偷雞摸狗的苟且之事。

周世宗柴榮遺留下來的疑案,“木牌讖語”之謎

再說了,李重進、趙匡胤都親眼看到,親身經歷過張永德幾次三番地密報李重進謀反,柴榮都沒相信,他們難道不知道柴榮也同樣不會相信“木牌讖語”這種事。他們會做出這種惹火燒身,出賣自己的的事嗎?

那麼問題來了,“木牌讖語”事件到底是誰幹的?親愛的讀者,請您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