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在封建社會,每逢王朝衰落之時除開大量的貪官汙吏,還有一個重要的事件在史料中被提到,就是饑荒。

因為氣候原因糧食顆粒無收,大量田地被荒廢,許多難民流離顛沛,人們因為飢餓甚至出現了易子相食的慘烈狀況。

為什麼不種地人們就沒有飯吃?

早在遠古時期人們就會採摘野果,打獵和捕魚來果腹。而進入封建社會後的人們為什麼不能依靠這些來填飽自己的肚子?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饑荒劇照

農業取締捕魚打獵成為穩定糧食來源

在遠古時期人類剛剛從樹上爬下來時,對於如何填飽自己的肚子只有兩條路,摘野果和打獵。但人類相比於其它動物,在迅捷與力量都不佔優勢。

因此當時的人們更依靠果子來填飽肚子,狩獵只是其次選擇。不過人類相比於其他動物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和製作工具,為了更好地繁衍生息,人類開始尋找穩定的食物生產方式。

最終在掌握了農作物的生長規律以及創造了耕作工具之後,人類才逐步安定了下來並發展出璀璨的文明。可以說農業正是人類文明的基礎,大多數城市的選址都是位於平原地區與河流附近。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農業

這裡一般都是最適合大規模耕作的地方,在擁有了穩定的食物保障之後,人口逐步增長。而同耕作相比狩獵和採摘這些消耗大回報少並且比較危險地獲取食物方式,也就不再是主要途徑反而轉變為消遣娛樂形式了。

穩定的秩序讓人口逐漸呈現爆炸式增長,歷代封建王朝也將以農為本作為根本性政策執行。因此中國古代大部分人口都是農民,這也就造就了中國盛行了幾千多年的農耕經濟,但正所謂農耕經濟是以耕作為基礎。

一旦耕作出現問題,那麼整個社會就會出現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對於饑荒史料記載十分詳細的原因。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耕作

捕魚打獵填飽肚子價效比十分低

在饑荒中,大多數災民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一般的選擇都是吃樹皮挖草根,甚至許多人把牆面上的灰收集起來混合在水中讓其變成糊糊再喝下去。

即便是吃這些常人難以下嚥的東西他們卻沒有想過自己去狩獵或者捕魚,這看起來十分合理。

餓了找吃的,但仔細分析起來就會發現,這個疑惑跟當年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有一定的相似性。

第一,在飢餓狀態下的人遵循著最基本的求生本能。

任何能夠填飽肚子的東西都是他們所需要的,此時的人體迫切需要能量來補充之前大量消耗的人體組織。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饑荒

一般在沒有進食食物後,人體為了補充消耗的能量,會選擇先消耗身體儲存的糖原,然後燃燒脂肪,最後再消耗身體的肌肉。由此長期經歷飢餓的人往往都是餓得只剩下皮包骨頭。

肌肉的大量消耗讓災民的體力大幅度下降,甚至於連行走都十分困難。因此他們對於食物的尋找也僅僅是找到什麼吃什麼,而打獵這種高強度的體力消耗活動,從根本上就斷絕了災民的尋食可能性。

災民本身自己的身體已經完全承受不住如此高強度的體力消耗,不說打獵時持續奔跑追逐獵物需要的耐力。

災民連最基本的搜尋獵物都無法做到,動物都有著趨利避害的本能,它們也會遷移的。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災民劇照

一個普通人跟蹤它們根本就不現實。大部分獵物往往在深山老林和地形崎嶇之地,災民連過去的機會都沒有。

而打獵物件本身除開靈巧的動物外,在當時許多地方還往往隱藏著兇猛的食肉動物,災民進去打獵不成沒準還把自己的命丟在裡面。除開環境條件的限制,災民也缺少打獵工具,當時的封建社會流行的打獵工具往往是弓箭。

而弓箭一般都是王公貴族狩獵或者習武之人練習才會使用的,普通老百姓手裡一般買不起也學不起,弓箭的使用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掌握。

並且封建統治者為了防止手底下的人造反,還專門頒佈法令收繳老百姓的弓箭並禁止他們持有此類武器。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狩獵

就算不收繳弓箭,你能打下來的獵物也就一隻野雞,僅僅只能管一頓飯。這還不是天天固定能打到的獵物。

綜合這些方面來看,打獵可以說是最不具有價效比的方法了。

那有人就說,打獵不行我捕魚總行了吧。我找個河流,自己做一個簡易漁網,往河裡一撒,過一會兒撈出來的魚也夠我一陣子吃的了。

這種方法也沒戲,當時捱餓的災民肯定能想的法子都想過了才考慮不捕魚的。回到饑荒本身,在古代導致糧食顆粒無收的罪魁禍首就是乾旱。河流枯竭,土地龜裂就是乾旱最好的表現。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災民

而當時的中國大多數城市都集中在黃河沿岸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本身屬於內陸城市。

一旦爆發饑荒那便是好幾百裡地都見不得一滴水。這種情況下災民們去哪裡找河流捕魚?

就算找到了河流,很大程度都是那種涓涓細流。根本就看不到哪怕一條小魚的影子,更別談捕魚了。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河流

封建社會弊端以及饑荒帶來的人禍

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饑荒當中沒有糧食也無法打獵的農民只能眼睜睜被餓死,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哀。中國古代上下五千年,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一直到清朝滅亡。

大多數時間中國社會的主體都是封建制度,而主流經濟也是小農經濟。在這個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年代,剝削與壓迫不可避免。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地主階級對農民階級的殘忍剝削,土地私有制的盛行讓農民在每年耕作豐收之後要將自己的收成中大部分的糧食作為稅收上交給地主,而自己手中僅有的糧食只是勉強維持著一家溫飽。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糧食

而小農經濟最大的特點是自給自足,每個農民都是一個個個體,而且這些農民對於他人的依賴性也較低。

這就導致了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之間形成了一個微妙脆弱的平衡。稍有不慎便會被打破。

而捕魚與狩獵,也全部都被統治階級牢牢控制在手裡,漁場與獵場完全歸於國家管理。就算是沿海地區,出海捕魚也需要國家許可。

獵場就更好理解了,這些有著野生動物棲息的場地全部被貴族圈起來用於打獵享受,農民是根本沒有資格進入到獵場之中。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農田

不能捕魚與打獵,將自己的大半生人生全部耗費在農田中,這就是封建社會大多數農民的常態,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一旦大規模的天災導致糧食顆粒無收,他們根本沒有應對的措施,只能期待朝廷開倉放糧。

即使朝廷開倉放糧效果也不見得好,古代的通訊與運輸技術十分落後低下,將饑荒的訊息傳到朝廷需要耗費一段時間,朝廷決策下詔還需要一段時間。

再加上從糧倉調往災區路上消耗的時間,許多災民是等不到朝廷的救濟糧的。

除開朝廷,災民們還要面對各地的匪患以及起義。大規模饑荒帶來的不僅僅是大量居無定所的災民,還有許多落草而生的匪徒與盜寇。他們經常在災民遷移的路途中趁火打劫,逼迫災民交出手裡的糧食。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災民

而起義則更是災難性的,一旦國家陷入戰亂狀態。那麼不管你願不願意,自己的糧食甚至性命都會被搶劫計程車兵奪走。史料中“十室九空”的現象屢見不鮮。

以東漢末年為例,黃巾軍起義之前東漢人口有5000萬,而到了三國時期則銳減到500萬。僅僅幾十年的時間就至少有4500萬人死於疾病、戰亂、饑荒等等。

而歐洲著名的“三十年戰爭”中的德意志地區,新教陣營與天主教陣營在該地進行的以戰養戰政策,縱容手下士兵燒殺搶掠,在德意志地區造成了800萬人的死亡。導致當地許多人口直接斷代。

綜合古今中外,饑荒對於農民來說確實致命,但更致命的是饑荒這個天災隨後到來的人禍。

即使你幸運躲過了饑荒,僥倖能夠捕魚打獵積攢糧食,但最終很大可能還是會被別人搶走。

古代饑荒時,餓到甚至出現易子相食的慘狀,那為什麼不捕魚打獵?

饑荒劇照

結語

農民在饑荒時為什麼不捕魚打獵?身體沒有足夠的體力,野生動物與魚類資源的減少,農民本身的侷限,朝廷的剝削與壓迫和各類強盜的燒殺搶掠。這些都讓農民根本沒有辦法攢夠維持自己生存所需的食物。

因此在饑荒中他們也是最主要的受害者。自建立了國家與階級之後,古代社會的繁榮與興衰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農業與人口。

拋棄了費時費力收益少的方式後人口才得以快速增長,最終形成國家。

而大量的人口肯定不能再依靠遠古時期的做法,必須要用最穩定的方式保證社會的穩定,這種方法就是種田。

因此也就不需要再有人去專門打獵與捕魚。相對的,農民在一個時刻充滿著未知的饑荒大環境下,也不會去選擇這種有著較大風險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