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戴的帽子,為何腦袋上頂個搓板,垂著算盤珠子?

看古裝劇,經常見皇帝穿一件黃色的龍袍,腦袋上頂個搓板,垂著算盤珠子擋在眼前。也許不少人想,只要他一動彈,那珠簾就搖擺不定,難道他看東西不彆扭嗎?

天子戴的帽子,為何腦袋上頂個搓板,垂著算盤珠子?

其實這個帽子有正式名字,並且高貴著呢!它的名字喚做“冕旒”。屬於重大場合用作行禮儀國事的冠的一種,也是最高規格的冠,你可以稱它為冠王。而且那東西很重很重,不是眼睛看不看的見的問題,是頸椎撐不撐的住的問題!

“冠”,在古人看來,這可不僅僅是頭上的一道裝飾,更是一個男子身份的象徵,摘冠跟掉腦袋一樣,士可死卻不能摘冠的。

天子戴的帽子,為何腦袋上頂個搓板,垂著算盤珠子?

像當年孔子的好學生子路,之所以被孔子另眼相待,不僅僅是因為子路有儒人的文氣,他還兼有勇者的武氣,子路一方面傳播儒家思想治國安邦,也鼓勵他手持利劍上了戰場建功立業。可一次, 子路在戰鬥爭中,被敵人一劍把系冠的帶子斬斷,冠掉下來,於是子路說,“士失冠不如死。”他扔掉劍,下了馬,去撿冠系冠,被敵人圍過來,砍成了肉泥。

孔子聽說子路如此慘死,當時正在吃飯,有肉醬這道菜,吩咐倒掉,從此不再吃肉。

天子戴的帽子,為何腦袋上頂個搓板,垂著算盤珠子?

可見冠那就是古代男子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咱們中國曆代上至統治者,下至黎民百姓,男性二十歲要行冠禮,由長輩等給帶上冠,以示成年!

不同人帶不同冠還有表明身份的意義!

你想,政府官員的“冠”可以被用來表示官職、身份。

天子戴的帽子,為何腦袋上頂個搓板,垂著算盤珠子?

皇帝戴的“冠”,原本是天子、諸侯、卿、大夫戴的禮,有個專門的稱呼叫冕冠,用以尊賢身份高貴。傳說,最初是軒轅黃帝創立了冕冠制度,到周代進一步完善。南北朝以後,戴冕成為帝王的專利,否則誰戴誰腦袋準搬家。也就說,誰能繼承皇位 或者一統天下登臨帝位,誰才能加“冕”!這套制度在宋代慢慢沒落,在明代後期,皇帝只是偶爾佩戴,滿清入關後,這東西明顯不符合滿人的審美,就改變了樣子,名字還叫“冕”,但東西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天子戴的帽子,為何腦袋上頂個搓板,垂著算盤珠子?

皇帝冠冕上的這一排排算盤珠子有個官稱,叫做“旒”,一般用五彩絲線串聯五彩珠玉而成,每個珠子之間間隔為一寸。置於冠冕之上,稱為“冕旒”。

皇帝的冕冠頂部前圓後方的搓板喚作“延”,通常是前圓後方,用細緻的布帛包裹。代表著天圓地方,一般為黑色,以示莊重和威嚴。延板前後垂掛旒,旒的數量也有講究,帝王為九,加上天地人,為玉珠12串,代表帝王地位。諸侯垂9串!上大夫七,下大夫五也!

天子戴的帽子,為何腦袋上頂個搓板,垂著算盤珠子?

很多韓國所謂歷史劇裡面韓王一出來, 我還認真數過,這點上,韓劇還比較真實,他們的王帶著是9串,因為他不是天子,中國皇帝才可以戴12串。

算盤珠子搓衣板子這是咱們最熟悉的冕冠的主體部分,其實他還有其他重要部件,一件也不能少!像纓,就是冕板左右垂下的紅綢繩。紞,就是絲制的線繩。冕板中間橫著一條紅帶,代表天河,稱為天河帶。長長的天河帶大大增加了冠動態的美感。

天子戴的帽子,為何腦袋上頂個搓板,垂著算盤珠子?

纊,就是掛在紞頭兩旁的玉,紞的兩端自冕板兩邊垂下,而纊的位置正好位於左右兩耳旁,所以又稱充耳、塞耳。以及紘,就是系在下巴處的紅繩。

幾樣加一塊兒才是完整的冠中之冠!戴上,傲便可世天下!

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呢!肯定是大有深意的!

天子戴的帽子,為何腦袋上頂個搓板,垂著算盤珠子?

《漢書·東方朔列傳》記載: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意思是水過於清澈就沒有魚,人太精明而過分苛察就沒有朋友。冠冕前飾有冕旒是用來遮擋視線,兩耳旁邊堵上玉塊,正這樣就聽不見了。看見了當做沒看見,聽見了當做沒聽見,好的德行應予以肯定,原諒人犯下的小過錯,人無完人,不應求全責備。征討冕冠象徵皇帝有謙恭的美德,能傾聽民意,關懷天下百姓,這也是“冕”的本意。前圓後方象徵天圓地方,更有天子是奉上天旨意來治理天下之意。

天子戴的帽子,為何腦袋上頂個搓板,垂著算盤珠子?

當然啦,花這麼多功夫也不全然是象徵意義,它也有實用功能:戴上這東西,走路太急,旒串就會前後擺動打臉;如果行姿七扭八歪,垂珠就會在帝王眼前左右亂晃;而如果坐在那裡,不挺胸抬頭,重心不穩,冕旒也會滑落。所以久而久之,就迫使佩戴者養成挺胸抬頭,沉著冷靜,器宇軒昂的風度。提醒天子諸侯士大夫,保持行為端正。

其來看到影視劇裡頭,天子上朝都帶著冠冕,殊不知,皇帝平時大部分時間都是著便裝的,隆重的冠冕,只有在祭祀天地、祖宗和朝見時才能佩戴,要不,不早的頸椎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