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句“陳王昔時宴平樂”中的“陳王”其實是位悲劇人物

李白在他的名篇《將進酒》中寫道:“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想必大家在讀到李白的這兩句詩後的第一印象,會誤以為這位“陳王”是一位縱情酒色的“富家子弟”。

“斗酒十千”,在古代酒水的價格是比較昂貴的,而這位“陳王”一次宴飲就耗費成百上千鬥(唐朝的一斗大約為現在的六升左右),給人留下“陳王”是一位有錢人的印象。

“恣歡謔”,酒後盡情放縱的歡樂,給人他是一種好酒之徒的感覺。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以上印象只是李白詩歌所營造的一種錯覺,歷史上真實的陳王其實是一位悲情人物。

這位“陳王”,其實大家並不陌生,他便是那位“才高八斗”,寫下《七步詩》、《洛神賦》的曹植(字子健,別名陳王、陳思王)。

之所以說曹植是一位悲情人物,其實主要是由於他的身份與才華所帶來的尷尬處境。曹植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的第三子。

曹植的哥哥曹丕與曹植同父同母,年齡僅比曹植大五歲,曹植與曹丕二人很早便是皇位競爭者(至少在曹丕看來如此)。

曹操去世後,曹丕雖然順利繼任了皇位,但他始終對他這位才華出眾的弟弟曹植不放心,九年時間對曹植四次改封。

曹植剛搬到一個新地方,屁股都沒坐熱乎,就要舉家搬遷,可想而知他能生活的愜意才怪了。

當然,李白的詩歌也並非純屬他自己喝多後的幻想,陳王曹植喜歡喝酒這事在史書上確有記載,不過個人傾向於曹植並非只是單純地為了喝酒而喝酒,他喝酒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為了緩解心中的苦悶而已,畢竟除了喝酒這種“小事”,他做其他的事情很容易被皇帝忌憚,甚至是會有生命之危。

曹植雖然腹有才華,卻沒有任何可以施展的機會,只能醒時寫寫詩詞歌賦,醉後忘卻活著的“煩惱”,這不得不說是一場悲劇!

李白詩句“陳王昔時宴平樂”中的“陳王”其實是位悲劇人物